第三辑 经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5&rec=159&run=13

  清朝末期,山东中药店铺遍及城乡,多数业户小本经营,资金在万元以上者寥
寥无几。经营额和利润等无统计资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药业渐兴,1933年济
南市中西药商年销售额723500元。日本帝国主义势力入侵山东后,日本药品及伪劣
药品充斥市场,鸦片、吗啡等麻醉药品随意买卖,危害深广。
  1949-1950年,城乡医药供应主要靠供销社及私营药店。济南市区私营西药商
1949年营业额127378万元(旧币),1950年营业额1583849万元(旧币),占西药社会
销售总额53.69%,纯利率9.1%。

一、专业分工
  山东的中药座商有近600年的历史,西药商有近百年历史。中西药在历史上已
形成为两个经营专业。
  初期的中药业多为零售店,经营中药饮片、诊病配方。清朝中期,济宁、济南、
聊城等地陆续出现批发行栈。清末,出现药局,属中小批发商,供应零售店饮片和
部分中药材。民国初期,制做中成药的丸散庄和切制中药饮片的切药局渐兴。西药
业,清末主要是零售店。民国初期,出现批发兼零售业户;1931年后,逐步发展到
批发药商垄断市场。西药房多数兼营医疗器材,医疗器械未形成独立的经营专业。

二、组织形式及经营方式
  中药店、铺的传统经营方式是诊病配方,医药一家,多数为独资经营,也有合
资经营户。清朝中期起,较大药店多兼制丸散膏丹,前店后坊,集医药、工商于一
体。民国期间崛起的大户,既有批发货栈、零售店,又有制药作坊和坐堂医生,有
的在外省或外埠设有分店。西药业有独资、合资两类组织形式。独资户多数由股东
任经理,少数户另聘经理;合资户一般由董事会负责企业决策,经理负责经营管理。

三、采购、销售
  中药零售药店货源主要来自当地行栈或药局,批发行栈除在祁州、禹州、亳州
等地常驻采购员外,还于药材收获季节在省内产地设庄收购或带土产杂货到省外换
回地道药材;各药市会,也是重要货源地。进口药材,主要来自广州、上海、青岛
等地。西药货源,1934年前主要购自各地洋行。1935年后,批发药商直接向药厂采
购或自产自销部分制剂;原料药及抗菌素、磺胺类等主要药品长期来自洋行或仰仗
进口。德国侵占青岛时,全省西药几乎全部由德国输入。1901年西药输入3475海关
两(每海关两=1.52墨西哥元),1907年增加到50663海关两。1914年始,日本药品
取代德国产品大量输入青岛,年内输入26146海关两(下同),1915年18982两、1916
年77894两、1917年109697两。1922年,中国正式收回青岛主权,该年西药输入量
达到163537两,1927年218267两,占全国西药输入总量的5%。1929年,南京国民
政府接管青岛后,西药输入量一度下降,1931年输入151143两。1938年,日本侵略
军侵占青岛,西药输入量回升,该年输入160904两。1945年抗战胜利后,美国药品
充斥医药市场。
  1949年10月至1953年,青岛地方进口药品大部由私营进出口商进口,国营青岛
进出口公司的西药仅占青岛进口西药总值的1/3。私商接受进口为私营西药房提供
了货源,1953年国营医药商业又盲目“泻大肚子”,医药市场一度出现“公退私进”
的局面。1954年,加强了对私营进出口商的社会主义改造,继续认真执行1953年商
业部“关于沪、津、青岛等9城市的医药产销价格由商业部统一掌握”的规定,贯
彻执行外贸部海关总署颁布的《关于制剂类药品及成药进口的几项规定》,青岛进
口药品始由青岛医药支公司统一收购。
  建国前,中西药商销货方式有现金交易,有经销、代销,对经常性客户实行价
格优惠,形式多样,买卖灵活。结算方式有现金、转帐,也有记帐或赊销,每年端
午、仲秋、春节结算。
  中药店铺柜台营业员知医懂药,能审方,明了配伍禁忌,对各种药材能辨其真
伪,知其功能主治。对审方、抓药、复核、给药十分严格,声誉高的大药店,每个
环节均设专人负责,想方设法把药方配齐。
  西药商业集中在城镇,批发对象主要是医院、诊所、零售药商。服务形式多样
化,不少药房做到接方送药,电话购货,昼夜营业;有的药房还和私人开业医生建
立固定业务关系,让患者持方到指定药房买药。
  药价不公开,随行就市;门市配方、零售,看客计费。纯利率一般在15%以上,
紧俏品成倍牟利或掺假减料;伪劣药品充斥市场。

四、出口
  青岛市《胶澳志》记载,自东晋(317-420年)“商船已由胶澳(胶州湾)与东洋、
南洋相通商”,输出中药材。盛唐时期,中药出口扩大到阿拉伯半岛。清同治四年
(1865年),胶澳设东海关。1898年德国侵占青岛后,建大港、小港和船渠港,中药
出口量逐年增多。出口品种主要有大黄、陈皮、五倍子、鹿茸、杏仁及丸散膏丹等
中成药。出口值为:1889年14375海关两(下同),1900年758两,1903年14175两,
1904年53187两,1905-1910年累计195868两,1911-1928年2031922两,1929年
508580两,1930年306787两,1931年268225两,1932-1938年729258关金,1940年
515421关金(1941-1945年数字缺),1946年82230元(法币,下同),1947年452952元,
1948年158548元。
  烟台市烟台口岸有记载的中药出口始于1863年,出口品种主要有北沙参、黄芩、
桔梗、荆子、茵陈、翻白草等。据烟台海关关册统计,1863-1910年共出口中药材1
61690担(每担60.453公斤),其中出口量最多的1906年13439担。龙口港1915-1931
年累计出口中药材值127634海关两,其中出口量最多的1930年31169海关两,1932
-1941年共出口中药材46890元(法币)。威海港1930年出口中药材10种、值3736海关
两,1931-1939年出口中药材值181691元(法币)。石岛港也出口部分中药材。1929
年8月1日至1930年7月31日,烟台港无汇出口中药材黄芩、桔梗、沙参、远志、全
蝎等44种及粗药材185928公斤、值146464元(法币),其中阿胶29421公斤、21338元。
1949年1-5月,烟台出口香港蔓荆子、黄柏、五味子、赤芍、苍术、黄芩等15525公
斤、值2352750元(北海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