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辑 单质与氧化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4&rec=68&run=13

  山东省单质与氧化物的生产,建国前只有硫磺和氧气两种,建国后发展了10多
种。其产品多数是化工的重要原料,同时也广泛用于轻工、医药、农药及军工等行
业。
  硫磺是传统的无机化工产品。博山、蓬莱等地自古即有天然硫磺。后来人们从
煤堆自燃生成硫磺得到启示,开始生产硫磺,逐渐兴起了烧磺业。1919年有了官磺
机构,1929年山东成立硝磺局,统一管理烧磺和熬硝业务,当时,全为手工操作,
产量甚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为支援军工,兴起了烧
磺生产。1948年山东工矿部在硫磺集中产地淄博设立了硫磺管理处(后改名为山东
省人民政府工业厅硫磺管理处)。建国前夕,仅淄博的博山、昆仑、西河、羊泉等
地烧磺专业户就有381户,1949年全省生产硫磺2242吨。建国后,硫磺生产持续发
展,先后建立了博山硫磺厂(现博山化工厂)、胶东硫磺厂、枣庄硫磺厂等国营企
业。人民政府还积极扶持集体和个体户生产硫磺,并于1952年提高了硫磺收购价格。
1955年全省有硫磺炉1191只,其中淄博974只。1956年个体生产户实现合作化,推
动了硫磺生产发展,是年全省产量突破3000吨。此后发展了国营硫磺企业,产量逐
年增长,1960年达9526吨。自60年代末,化肥厂、化工厂和炼油厂开始回收生产硫
磺,成了省内硫磺的主要来源。先后增加回收硫磺装置的,1969年有济南化肥厂和
青岛红星化工厂;1971年有即墨、明水和东风化肥厂;1972年有鲁南化肥厂、胜利
炼油厂;1975年有德州化肥厂以及淄川、滕县、济宁、胶南、临沂、莒南、招远等
县的化肥厂。其中以胜利炼油厂的硫磺回收装置最大,年回收能力为5500吨,1972
年投产后,一般年产量在6000吨左右;80年代生产能力不断扩大,1986年产量突破
万吨。在70年代,除1974年外,全省硫磺年产量均在万吨以上。同时,炼磺生产也
有发展,在淄川化工厂、博山化工厂、淄博红旗化工厂、枣庄山亭区硫磺厂、济南
南郊化工厂、济宁东郊硫磺厂及枣庄、莱芜、新泰、肥城等地的一些乡镇企业都有
炼磺生产。但其炼磺方法仍属土法,与建国前相比,只是炉体有所扩大,硫磺收率
不到40%,且污染严重。全省炼磺的年产量一般在5000吨左右。为了加强生产、收
购和原料供应方面的工作,1978年省化工、煤炭、商业三厅(局)联合召开硫磺生
产会议,协调了各方面的关系,进一步促进了硫磺生产的发展。1985年全省硫磺产
量达到1. 81万吨,其中回收1.3万吨;1988年生产2.13万吨,为历年最好水平,
其中回收硫磺1.7万吨。
  活性炭 1953年青岛新和化工厂开始生产,最初年产10~40吨,1957年达141
吨。1959年张店化工厂、1965年烟台木材加工厂先后投产活性炭。1965-1972年,
全省年产量在千吨左右,其中1972年达1137吨。此后,除青岛东风化工厂(原青岛
新和化工厂)保持年产400吨左右的生产水平外,烟台木材加工厂和张店化工厂分
别于1974年和1976年停产。1981年淄博查王化工厂有少量生产。1983年全省生产活
性炭100吨,其中青岛东风化工厂生产99吨。后仅有零星生产。
  锌粉 1963年张店农药厂和张店化工厂先后投产,年产量分别为300吨和100吨
左右。1966年张店农药厂将锌粉转交张店化工厂生产,年产量在500吨左右,1969
年曾达579吨,于1975年停产。此后,张店木器厂和淄博房镇化工厂先后投产锌粉,
以淄博房镇化工厂的产量为多,年产量在300吨左右。
  黄磷 1965年底青岛红旗化工厂、1969年济南红卫化工二厂、1978年淄川化工
厂先后投产。1975年济南红卫化工二厂的黄磷改由兖州化工厂生产。 1979年全省
生产黄磷2827吨。1980年青岛红旗化工厂因黄磷生产的安全问题未解决而停产;后
于1982年恢复生产。1985年全省黄磷产量为4124吨。1986年滕县南沙河化工厂投产
黄磷。1988年全省产量达5093吨,为历史年产最高水平。兖州化工厂所产黄磷于
1983年和1984年分别被评为省和化工部优质产品。
  赤磷 1985年由济宁化工试验厂开始生产,当年生产259吨;1987年青岛红旗
化工厂相继投产,年产量仅10余吨。1988年全省生产赤磷213吨。济宁化工试验厂
所产赤磷于1986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
  碘 1968年由青岛第一海水养殖场投产。此后,投产的厂家:1969年有青岛海
洋化工厂、日照化工厂;1970年有崂山海藻胶厂、烟台制碘厂、烟台第二化工厂、
威海酿造厂、胶南海洋化工厂;1971年有青岛第二海水养殖场;1972年有胶南隐珠
化工厂;1978年有荣成制碘厂。此外,青岛、荣成等地的一些乡镇企业和青岛、烟
台的一些部队化工厂也有碘的生产。全省年产能力不足百吨,1978年产量最多,为
80吨。进入80年代,因产品滞销,制碘厂点纷纷停产,1985年全省仅有青岛海洋化
工厂生产,当年产量1吨,1988年有日照化工厂和青岛海洋化工厂两家生产,产量7.
5吨。
  溴 1958-1961年青岛海洋化工厂采用直接从海水提取法生产过17吨,后因成
本过高而停产。1969年寿光羊口盐场化工厂采用盐卤加热与氯气反应的蒸汽蒸馏法
生产溴,年产量在300吨左右。此外,青岛磷肥厂于1977-1986年生产过溴,年产量
在40吨左右。
  氧气 1930年青岛中国瓦斯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安装一套每小时生产12立方米的
制氧机,1933年投产。1935年日商新隆洋行的青岛酸素工厂也生产氧气。1937年“
七七事变”后,日军强迫青岛中国瓦斯股份有限公司并入青岛酸素工厂,产品供其
军用。抗日战争胜利后,青岛中国瓦斯股份有限公司于1946年恢复生产,但营业不
振,亏损严重,青岛解放前夕改组为中国氧气股份有限公司。建国后,该公司于
1953年实行公私合营,1957年氧气产量达72.6万立方米。后因市场需求量增加,
氧气生产迅速发展起来。除青岛氧气厂(原中国氧气股份有限公司)继续扩大生产
规模外,又先后增加了烟台、聊城、泰安、潍坊、文登、临清、平度、莱阳、胶县、
滕县、济南黄台、枣庄齐村等12个氧气厂和济南向阳化工一厂、北镇化工厂、济宁
第一化工厂、青岛染料厂、张店农药厂、淄博制酸厂、淄博有机化工厂、胶南化工
厂等氧气生产厂点。1980年全省生产氧气达808.6万立方米。此后,益都电石厂也
开始生产氧气。1985年全省氧气产量增加到900万立方米,其中青岛氧气厂351万立
方米。1987年又增加了梁山磷肥厂和枣庄市化工厂生产氧气。1988年全省氧气产量
达2176. 18万立方米,为历史年产最好水平。其中济宁第一化工厂567万立方米。
青岛氧气厂和济宁第一化工厂所产氧气,于1986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氮气 1958
年青岛氧气厂开始生产,1966年产量突破1万立方米。1985年鲁南化工厂也开始生
产氮气。是年全省产量为9.19万立方米,其中青岛氧气厂7.39万立方米。1987年
鲁南化工厂停产,省内只剩青岛氧气厂继续生产氮气,是年产量为13.96万立方米,
其中高纯氮1.42万立方米,还生产液氮1.65万吨。1988年氮气产量为15.16万立
方米,其中高纯氮2.27万立方米,另有液氮1.45万吨。
  氢气 1966年青岛氧气厂开始生产,年产量在1万立方米左右,1980年产量达1.
35万立方米,1984年又提高到2万立方米,其中灯泡氩气6020立方米。1986年产量
最高,达3.04万立方米。1988年为2.76万立方米。该厂所产氩气于1984年被评为
省和化工部优质产品。
  硅胶 主要生产厂家是青岛海洋化工厂。该厂从1956年投产,先后制成了粗孔
块状、细孔块状、粗孔球状、细孔球状、粗孔微球状、细孔微球状、蓝胶指示剂等
硅胶,活化硅胶,干燥剂硅胶,薄层层析硅胶,硅溶胶,硅酸等10多个品种,年产
能力为3000吨。1985年生产2404吨,1988年达3763吨。生产品种根据市场需要而定。
薄层层析硅胶和细孔块状硅胶除供国内需要外还有部分出口。这两个产品于1979年
分别被评为省和化工部优质产品;于1980年荣获国家金质奖。粗孔块状、细孔球状、
蓝胶指示剂于1979年被评为化工部优质产品;蓝胶指示剂还于1980年和1984年被评
为省优质产品,于1985年荣获国家金质奖。此外,1979年淄博孟家堰化工厂曾少量
生产过硅胶,年产量在50吨左右。
  液体二氧化硫 1969年和1974年淄博制酸厂和济宁第一化工厂先后生产,两厂
年产量在千吨左右。80年代以来,又有潍坊磷肥厂、平度氧气厂、益都磷肥厂先后
开始生产液体二氧化硫。1982年全省产量达1092吨,1985年只剩淄博制酸厂和济宁
第一化工厂继续生产,但产量增加。1985年为1835吨,其中淄博制酸厂1039吨;
1988年增加到2899吨,其中济宁第一化工厂1529吨。
  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 1975年和1977年青岛草制品厂和青岛化纤材料厂先
后投产,1978年两厂产量663吨。1979年后,又有章丘黄河化工厂、益都电石厂、
济南黄台化工厂、烟台氧气厂相继投产。1985年全省生产过氧化氢4769吨,其中青
岛化纤材料厂1729吨。1986年章丘黄河化工厂的过氧化氢停产。1988年全省产量为
9554吨,为历年最好水平,其中烟台助剂厂生产3237吨。青岛化纤材料厂、烟台助
剂厂、青州电石厂(原益都电石厂)所产过氧化氢于1984年和1988年被评为省优质
产品。
  二氧化碳(俗称碳酸气) 1982年由青岛红寨化工厂生产,是年产量302吨;
1984年青岛酒精厂生产367吨;济南酒精厂也有少量生产。1985年后只有青岛红寨
化工厂生产,是年产量476吨,1988年达到731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