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钾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4&rec=65&run=13

  山东省生产的钾盐产品有10余种,除硝酸钾是传统产品外,大都是1958年后发
展起来的。主要用于制造火药、炸药、火柴、医药、肥料、防腐剂等,也用于印染
行业。
  硝酸钾 由于原料(土硝)易得,生产方法简单(手工熬制),晚清时期已发
展成为一个较大的行业。1875年(清光绪元年)在济南创设的山东机器局,就大量
生产硝酸钾,用于制造黑火药。并供应天津、上海等地。建国后手工熬制法基本被
淘汰。1954年济南裕兴化工厂采用硝酸钠和氯化钾复分解法生产硝酸钾,年产能力
为1000吨,1957年产量最高,达2402吨;1970年移交给济南红旗化工二厂(现济南
化学试剂厂)生产,年产800吨左右,1985年产量为677吨,1988年691吨。该厂生
产的硝酸钾于1980年和1984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1988年被评为化工部优质产品。
此外,在60-70年代,菏泽化工厂与巨野化工厂曾生产过硝酸钾,两厂累计产量为
2400余吨。
  碳酸钾 1959-1960年济南裕兴化工厂曾用路布兰法生产过20吨。1972年鲁南
化肥厂在曲阜师范学院、省化学研究所、沈阳化工学院等单位协助下,以氯化钾为
原料采用离子交换法试制成功,并于1975年在鲁南化肥厂和济南东风化工厂先后投
产,填补了国内特级标准碳酸钾的空白。离子交换法生产碳酸钾新工艺,荣获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75-1983年,全省年产量在800吨左右,累计生产6557吨。为
适应发展彩色电视机的需要,产量逐年增加,1985年达1651吨,1988年增长到2886
吨。鲁南化肥厂生产的碳酸钾于1982年被评为省和化工部优质产品;从1985年起开
始出口,当年出口50吨,1988年增至1059吨,占全国出口量的83%。
  高锰酸钾(俗名灰锰氧) 1958-1962年青岛广益化工厂和青岛永和化工厂曾
经生产过,两厂累计产量为113吨。1976年济南槐荫化工厂开始生产,最初年产量
不足百吨,以后产量不断增加,1985年增至361吨,成为省内高锰酸钾的主要生产
厂。 1987年该厂协助邹县焦化厂生产100吨。是年全省产量为968吨,1988年增至
1560吨,为历年最好水平。其中济南槐荫化工厂生产1055吨,该厂生产的高锰酸钾
于1982年开始出口,1985年被评为省和化工部优质产品。
  省内其他钾盐都是小批量产品,且断续生产。硫酸钾是济南裕兴化工厂首先生
产的,1957-1961年累计生产279吨,1961年后停产。1988年济宁有机化工厂开始生
产,当年产量为20吨。氯化钾主要由盐场从制盐后的苦卤中提取。1958年青岛盐化
厂开始少量生产,1962年寿光羊口盐场投产,沿海一些乡镇盐场也有少量生产。全
省年产量一般在2000吨左右,其中寿光羊口盐场1988年生产1336吨。氟化氢钾只有
济南化工厂从1959年开始生产,年产量在20吨左右,1988年生产28吨。磷酸氢二钾
和磷酸二氢钾都是由磷酸和碳酸钾以不同的配比制得。自1958年,青岛永大化工厂、
济宁塘口化工厂、崂山化工厂、寿光化工厂、莱西化工厂、诸城磷肥厂、兖州化工
厂等都先后断续生产过。1975年前全省年产量不足百吨,1980年后在200吨左右。
1988年只有淄博彭阳化工厂生产28吨。1956-1961年青岛台东化工厂曾生产过氯酸
钾,1962年因滞销停产。1982年青岛红旗化工厂由于次氯酸钙过剩,设计了利用废
氯气生产氯酸钾的装置。同年5月投产,年产量在百吨左右。60年代济南裕兴化工
厂在生产过磷酸钙时副产过氟硅酸钾,年产量只有十几吨。济南化工厂于1974-
1975年生产过7吨氟化钾。青岛红旗化工厂于1974-1977年生产过氢氧化钾,累计产
量为308吨。济南槐荫化工厂于1978-1980年生产过硅酸钾,当年生产50吨,曾向新
加坡出口。此后由青岛泡花碱厂生产硅酸钾,1988年产量为139吨。兖州化工厂和
济南化学试剂厂于1978年生产过焦磷酸钾,两厂合计生产67吨。潍坊化学试剂厂于
1975-1977年生产过溴化钾,累计生产16吨。淄博卫固化工厂于1978-1984年生产过
碘化钾,年产不足1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