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化工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4&rec=60&run=13

  潍坊化工厂位于潍坊市跃进北路,是由一座私营颜(染)料厂演变而来的全民
所有制中型氯碱企业。主产品烧碱年产能力为2万吨;氯产品有聚氯乙烯、液氯、
盐酸、氯化聚乙烯;还生产电石、苯胺等。
  该厂前身是1922年由蓬莱人张荆芳和丛良弼创建的山东潍县裕鲁颜料股份有限
公司。建国后,经社会主义改造,于1956年报请潍坊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公私合营,
易名为潍坊市裕鲁颜料厂;1965年改为全民所有制,易名为潍坊市化工厂,自创建
到1958年,该厂主要生产煮青染料。1959年开始以苛化法生产烧碱,当年产量为
397吨。1965年10月开始筹建年产1000吨电解烧碱生产装置,翌年试产成功。1967
年新增电解槽20台,使烧碱年产能力增至2500吨。为使氯、碱平衡,新建的年产
1000吨聚氯乙烯装置于1970年1月建成投产,并于当年淘汰了苛化法烧碱。1972年
将水银整流器改为硅整流器,装机容量由3000千瓦增加到6000千瓦,使烧碱年产能
力增至3000吨。后经1976-1977年的技术改造,将电解烧碱蒸发工段的单效蒸发改
为双效蒸发,新增150平方米的蒸发器4台,电解槽增加到105台,烧碱年产能力扩
大到1万吨,聚氯乙烯也随之扩大到5000吨。期间,还自筹资金建成了年产7000吨
电石和年产1000吨苯胺车间。但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和“左”的思想影
响,1974-1978年连续5年亏损,亏损总额达833万元。
  自1979年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当年扭亏为盈。与1976年
相比,年产值由900万元增长到1651万元(按1970年不变价);利润由亏损249万元
转为盈利51万元;烧碱产量由4500吨增长到9500吨。1980年6月,向泰国第一次出
口疏松型聚氯乙烯树脂350吨;7月,化工部部长孙敬文到该厂视察;8月,被省政
府命名为先进单位。1981-1983年,三次向泰国出口疏松型聚氯乙烯树脂1750吨。
1984年,该厂研制开发新产品氯化聚乙烯通过国家鉴定,翌年投资120万元,年产
200吨车间建成正式投产,1986年生产能力扩大到1000吨。自1985年实行厂长负责
制,并开始筹建3000千瓦背压式发电机组,总投资630万元,于1988年3月建成投入
运行。该机组可供生产用汽(背压6~9公斤/平方米)23~24万吨,发电1650万度,
并网后仅电费一项即节约开支165万元。同时,投资499万元,新建电解烧碱厂房
2368平方米,新装金属阳极16平方米电解槽44台,使烧碱年产能力由1.3万吨上升
到2万吨,液氯也由3500吨扩大到1万吨。
  1988年,全厂有职工1518人;固定资产原值3605万元;工业总产值2602万元,
利润总额356万元,上缴利税944万元。主要产品年产能力为:烧碱2万吨,聚氯乙
烯6000吨,液氯1万吨,氯化聚乙烯1000吨,电石7000吨,苯胺1300吨。主要产品
的产量为:烧碱1.35万吨,聚氯乙烯6545吨,液氯2983吨,盐酸1618吨,氯化聚
乙烯445吨,电石4884吨,苯胺1022吨,硝基苯1536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