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纯碱工业的创建与发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4&rec=56&run=13

  山东省纯碱生产始于抗日战争时期在胶东抗日根据地建立的益新碱厂。1942年
夏东海工业研究室成立后,在秦有斋(秦仲达)主持下采用路布兰法试制纯碱获得
成功,并在东海区设立益新碱厂开始生产,产品大部分用于制烧碱,进而制造肥皂
等。据1945年东海专署工矿工作总结报告和东海公营工厂会议总结记载,该厂半年
即生产碱料子94.69吨,不但解决了抗日根据地内工业原料与日用品的需要,而且
还有部分推销外地,换回其他必需物资。抗日战争胜利后,随着解放区的扩大,烧
碱供应有所好转因而停止了纯碱生产。
  建国后,山东省所需纯碱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靠国家调拨。随着工业的发展,
纯碱需要量增多,单靠调拨已不能适应需求,于是,省政府决定创建自己的纯碱工
业。
  1958年,由省投资开始在青岛建立一座年产合成氨5万吨,联产纯碱和氯化铵
各16万吨的中型联合制碱法企业,定名为青岛化肥厂(现青岛碱厂)。到1961年,
厂区公用工程及重碱厂房已基本建成,但因省内财力不足,加之合成氨高压设备制
造质量不过关而使建设徘徊不前。期间,在荣成、文登、博山等地兴建的几座小纯
碱厂,则因采用已被淘汰的路布兰法生产工艺,投产后产量低、质量差、成本高,
到1961年全部关停。
  1962年,化工部对青岛化肥厂的建设进行了考察,确定由化工部投资,对联碱
法采取预留措施,先以年产8万吨的氨碱装置上马,于1965年5月建成投产,当年生
产纯碱5.3万吨。这是省内建成投产的第一座现代化纯碱厂。之后,该厂边生产边
扩建,1966年生产能力达到13万吨,翌年突破设计能力,生产纯碱15.13万吨,两
年间产量翻了一番多。直到1970年,全省只有青岛化肥厂一家生产纯碱。
  “文化大革命”10年间,山东省纯碱工业的生产、建设受到了严重干扰。一是
生产时起时落,出现严重亏损。青岛化肥厂纯碱产量1969年降至8.31万吨,1972
年回升到13.14万吨,1974年又降至6.49万吨;10年间该厂累计亏损2259万元。
二是建设了一批无效项目。1971-1974年,在诸城、郯城、平度、日照等县的化肥
厂以及诸城、莱西等酒厂建设了10多座小联碱装置,年产能力多在1000~2000吨之
间,这些装置因规模小、设备简陋、防腐条件差,维持生产困难,大多数相继下马,
有的当年即停产。1974年青岛化肥厂的联碱工程恢复建设,在完成投资4400万元后,
又确定将其中已基本建成的合成氨系统下马;除小苏打车间、双水氯化钙和小水泥
装置经改建利用外,其他生产设备先后报废或调拨他用。
  1978年以后,山东省纯碱工业走向稳定发展的轨道。是年,青岛化肥厂的纯碱
产量恢复到14.04万吨;1980-1982年,该厂对设备、厂房进行了全面整修和填平补
齐,石灰窑实现了联锁程序控制,使各项工艺指标在国内领先。自1981年该厂纯碱
产量突破20万吨;后经扩建和改造,1985年产量达到26.03万吨,1988年突破30万
吨,达到31.12万吨。该厂生产的纯碱,1981年被评为省和化工部优质产品,1983
年又荣获国家金质奖。
  1978-1980年,济南化肥厂对1975年建成的联碱装置进行技术改造,纯碱年产
能力由6000吨提高到1万吨。但因蒸汽锅炉烧油,油源渠道不通而影响到中压蒸汽
的供应,生产难以为继,于1981年停产。后于1986年恢复生产。是年,纯碱产量为
2684吨,1988年达到5216吨。
  1980年东风化肥厂的联碱车间建成投产,纯碱年产能力为1万吨。由于该厂地
处沂源县山区,交通不便,食盐运费高,曾一度造成亏损,后经纯碱调价得以解决,
从而调动了生产积极性。1985年,该厂在全国小联碱行业中首先采用蜂窝澄清技术
用于氨母液Ⅱ的澄清,提高设备出力近一倍;采用“氨直冷”新工艺,缩短了工艺
流程,减少了转动设备,延长了外冷作业周期,使纯碱和氯化铵双吨节电50余度。
是年,纯碱产量达到5966吨。1987年该厂对联碱装置进行扩建,纯碱和氯化铵年产
能力均增至1.5万吨。1988年纯碱产量达到1.24万吨,为该厂年产最高水平。
  山东酒精总厂的联碱装置是1973年建成投产的,纯碱年产能力原为1500吨,后
扩建为2000吨,是国内联碱装置最小的一套,也是国内唯一利用发酵法副产二氧化
碳再生产纯碱的企业。但在70年代一直低负荷运行,造成亏损。从1979年开始攻产
量、质量、消耗和成本“四关”,当年产量突破2000吨设计能力,翌年开始转亏为
盈,成为国内小联碱装置中过“四关”的先进单位。 1980-1988年,该厂纯碱年
产量均在2000吨以上,其中1983年和1987年突破3000吨。
  1984年11月荣成化肥厂的联碱装置开始兴建,于1986年6月建成投产,纯碱和
氯化铵年产能力各2万吨。1987年纯碱产量1.27万吨,1988年增长到1.65万吨;
纯碱一级品率保持在98%以上。 1987年10月该厂又开始进行年产4万吨纯碱的扩
建改造,1988年尚在施工中。
  1988年,莱州东风盐场氨碱法纯碱厂建成投产,纯碱年产能力为4万吨,当年
生产2.02万吨。
  建国以来,山东省纯碱工业走过了曲折发展的道路,逐步建成了大中小企业相
结合、技术装备较为先进的工业体系。到1988年,纯碱年产能力达到38.7万吨。
其中,氨碱法年产能力为34万吨,生产厂点有青岛碱厂和莱州东风盐场;联碱法年
产能力为4.7万吨,生产厂点有济南、荣成、东风化肥厂和山东酒精总厂。全省主
要年份纯碱产量增长情况见表2-3。

         全省主要年份纯碱产量增长表
表2-3                          单位:吨
┌──────┬──┬───┬───┬───┬───┬───┬───┬───┐
│    年份 │1960│1965 │1970 │1975 │1978 │1980 │1985 │1988 │
│产量    │  │   │   │   │   │   │   │   │
├──────┼──┼───┼───┼───┼───┼───┼───┼───┤
│全省合计  │870 │53156 │120120│93182 │143108│187937│269000│367664│
│其中:氨碱法│870 │53156 │120120│91472 │140393│181847│260324│331364│
│   联碱法│— │ —  │ — │1710 │2715 │6090 │8676 │363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