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氯碱工业的起源与发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4&rec=52&run=13

  山东省氯碱生产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苛化法烧碱业。之前,省内所需烧
碱全靠外供。抗日战争爆发后,天津永利碱厂遭到日本侵略者控制,致使山东省烧
碱来源短缺,于是,民族工商业者开始创办烧碱业。1940年,济南的裕华、永生、
晶晶三家制碱厂首先创立。1942-1943年,济南的照源、同福聚、恒昶、裕东、华
生、中华、慎记、鹏程和青岛的丰盛、德隆、青岛等制碱厂相继投产。这是建国前
省内烧碱业发展的盛期。但此类企业规模很小,职工人数最多的青岛制碱厂有35人,
少的只有3人;生产方法均为苛化法,以手工操作,大锅熬制。
  1945年,青岛延年和广益化工厂先后建成电解烧碱生产装置;1947年,中国纺
织建设公司利用日本投降时未及安装的电解烧碱设备建立了青岛第一化工厂,除生
产烧碱外,还生产合成盐酸、漂白液和氯化锌等氯产品。从此,省内有了以电解食
盐水溶液为基础的氯碱工业。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控制的济南、青岛等地,美货充斥市场,民族
资本兴办的烧碱业无力与之抗衡。在济南,40年代初期建立的10多家苛化法烧碱厂,
到1948年解放前夕只剩照源、慎记、东利、中华4家生产,月产烧碱仅75桶(每桶5
公斤)。在青岛,苛化法烧碱厂全部被迫关闭;两个私营电解烧碱厂,延年碱厂投
产一年即停产,广益碱厂亦处半停产状态。即使官僚资本开办的中纺青岛第一化工
厂,其技术、装备虽较先进,但自1947年10月投产到1949年6月青岛解放,仅生产
烧碱227吨、盐酸154吨、氯化锌252吨、漂白液31吨。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亦发展了烧碱生产。1942年
下半年,东海工业研究室以碳酸钠、氧化钙为原料,采用苛化法试制烧碱成功,并
在东海区创建了益新碱厂。据1945年上半年东海专署工矿工作总结报告记载,当时
该厂有职员13人,工人56人;半年生产碱料子(纯碱)94.69吨,火碱(烧碱)17.
23吨。到解放战争时期,渤海、鲁中解放区已有苛化烧碱生产,所产烧碱质量虽然
不高,但却打破了敌人的封锁,解决了硝化棉、肥皂等生产用碱的急需。解放区各
地民主政府还积极扶持私营烧碱生产,在张店曾建永记碱厂,在德州曾建振业火碱
厂。
  建国后,省内氯碱工业发展较快。1949年,青岛化工厂和广益化工厂的电解烧
碱首先恢复生产。同时,一批私营小苛化法烧碱厂也发展起来,仅青岛、济南两市
就有20多家相继复工或新建投产。之后,潍坊也发展了烧碱业。到1951年,全省已
有27个烧碱生产厂。1952年,济南化工厂和青岛延年化工厂亦建成了苛化法烧碱生
产装置。是年,全省烧碱产量达到2981吨,比1949年的244吨增长11.2倍。其中电
解烧碱和苛化烧碱分别为1091吨和1890吨,所占比重分别为36.6%和63.4%。
  1953年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后,在人民政府领导下,对私营烧碱厂进行了社会
主义改造,到1956年全部实现了公私合营。同时,青岛的延年化工厂、永新工业社、
鼎成工业社、德发化学厂、景盛制碱工厂的苛化烧碱,于1955-1956年并入青岛广
益化工厂,使分散的小生产逐步走向相对集中的大生产。
  1956年国家计委和化工部提出,山东省不宜再发展苛化法烧碱生产,要把重点
放在电解烧碱上,以发展一些氯产品。是年,在青岛化工厂投资100万元,增加了1.
2平方米纳尔逊电解槽94台,同时建成液氯装置并正式投产,使电解烧碱产量达到
2932吨。青岛广益化工厂在1957年停产了苛化法烧碱,扩大了电解烧碱的生产规模。
1957年全省烧碱产量达到8002吨,其中电解烧碱4711吨,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36.
6%提高到58.9%。
  自1958年开始,青岛化工厂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扩建,新安装16平方米虎克电解
槽37台,并开始淘汰落后的纳尔逊和西门子电解槽,至1960年已全部采用虎克电解
槽,使烧碱产量达到1.57万吨,占全省总产量2.19万吨的71.7%。这一时期,
由于发挥了地方的积极性,各地自筹资金相继建设了一批小型氯碱厂和小苛化法烧
碱生产装置,小型碱厂遍及济南、青岛、聊城、潍坊、德州、惠民、济宁、临沂等
市、地,但多数是因陋就简盲目建设起来的,建成以后又忽视技术改造和经营管理,
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比较低,企业亏损,在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中被关、停、并、
转。是年,全省烧碱产量1.28万吨,比1960年下降41.6%。后经1963-1965年的
调整,保留了青岛化工厂的电解烧碱和济南化工厂、潍坊裕鲁化工厂的苛化烧碱,
并使这些厂的氯碱生产得到改造和发展。1965年全省烧碱产量增至2.54万吨,其
中电解烧碱为1.66万吨,所占比重达到65.4%。
  1966年以后,为了适应化学工业特别是农药及其他氯产品发展的需要,全省电
解烧碱进一步发展。先后建成投产电解烧碱装置的企业:1967年有张店农药厂、潍
坊化工厂;1968年有济宁电化厂、山东塑料试验厂;1969年有烟台第三化工厂(现
烟台氯碱厂);1970年有青岛红旗化工厂(原广益化工厂恢复生产)、胶南化工厂、
高密化工厂、北镇化工厂、聊城农药厂、济南军区“五·七”农药厂(现东都农药
厂)、郯城化工厂等。到1970年,全省烧碱年产能力达到6.68万吨,其中电解烧
碱年产能力达到5.68万吨。此后,德州石油化工厂(1975年)和牟平化工厂(
1976年)亦陆续建成电解烧碱装置。到1976年,全省烧碱年产能力达到9.74万吨,
其中电解烧碱8.74万吨。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和破坏,形成的烧碱
生产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消耗上升,经济效益下降。特别是1974年,全省只生产
烧碱3.25万吨,实际产量仅占当年生产能力7.53万吨的43.2%;每吨烧碱(含
氢氧化钠100%,下同)耗直流电由1965年的2355度上升到2503度;仅据青岛化工
厂、潍坊化工厂和济宁电化厂统计,1974年3厂亏损(包括氯产品)682.9万元。
青岛化工厂1974-1976年连续3年亏损,亏损额高达1226万元,其中仅1974年即亏损
534万元。
  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特别是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山东省氯碱工业逐步走向稳定发展的轨道。1977年,贯彻了化工部在上海召开的全
国氯碱生产经验交流会精神,安排了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是年,在潍坊化工厂投
资270万元,将烧碱蒸发工段由单效蒸发改为双效蒸发,将电解槽增加到105台,使
烧碱年产能力由3000吨增至1万吨,其氯产品聚氯乙烯年产能力也相应扩大到5000
吨。1979年经国家计委批准,在青岛化工厂投资640万元,对烧碱装置进行了重大
改造,安装了48台具有7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30平方米金属阳极电解槽,对盐水预
热、氯氢处理、供电等系统亦进行了相应的配套改造,使烧碱产量由1974年的9200
吨增长到1979年的3.35万吨。此后,省内氯碱企业的技术改造全面展开。1981年,
苛化法烧碱被淘汰,全部采用电解法生产烧碱。电解烧碱沿用的汞整流器,已全部
被较为先进的硅整流器所取代。青岛红旗化工厂和山东塑料试验厂还采用更为先进
的可控硅整流器;青岛化工厂则采用附有载调压开关的硅整流器(简称“主调合一”
硅整流变压器)以及贯串式饱和电抗器和同相逆并工艺,生产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
平。 1985年后新建和扩建的氯碱企业几乎全部采用金属阳极电解槽,与石墨电解
槽相比,每吨烧碱节电100多度。齐鲁石油化工公司氯碱厂从日本引进的MDC—55型
电解槽(即金属扩张阳极加改性隔膜),于1988年投入运行。随着化学纤维工业的
发展,对高纯度烧碱的要求日趋迫切。为此,青岛化工厂、山东农药厂已立项建设
离子交换膜电解槽,这是80年代国际上最先进的电解槽。在电解液蒸发方面,1986
年青岛化工厂和济宁电化厂首先采用三效顺流蒸发流程。随后,山东农药厂、德州
石油化工厂、聊城化工厂等相继采用。山东农药厂和济宁电化厂还先后实现了部分
强制循环。此后,新建和扩建的氯碱企业全部采用三效蒸发顺流加部分强制循环的
流程,每吨烧碱耗用蒸汽一般在3.5吨左右,属国内先进水平。1988年建成投产的
齐鲁石油化工公司氯碱厂,则采用引进的四效逆流强制循环流程,生产浓度为50%
的液碱,达到了世界先进技术水平。
  技术进步使氯碱工业的总体实力不断增强。1988年,全省共有18个氯碱生产厂
点,烧碱年产能力由1978年的10.1万吨增加到23.9万吨(齐鲁石油化工公司氯碱
厂新建20万吨烧碱装置未计在内),10年间新增生产能力13.8万吨,相当于前29
年的1.37倍。几个主要生产厂的年产能力分别为:青岛化工厂5万吨,山东农药厂
3.05万吨,山东塑料试验厂2.5万吨,潍坊化工厂、济宁电化厂、德州石油化工
厂均为2万吨。全省烧碱产量达25.82万吨,比1978年的9.92万吨增长1.6倍。其
中,青岛化工厂5.17万吨,齐鲁石油化工公司氯碱厂4.35万吨,山东塑料试验厂
2万吨,济宁电化厂1.66万吨,潍坊化工厂1.35万吨。重点企业的电解法液碱合
格率达到100%;每吨烧碱耗原盐1635公斤,耗直流电2290度。青岛化工厂、济宁
电化厂和潍坊化工厂生产的30%液体烧碱,1987年被评为化工部和山东省优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