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硝酸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4&rec=46&run=13

  硝酸是三大无机强酸之一,也是用途广泛的一种化工原料,省内生产的硝酸主
要用于生产硝酸铵、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等产品。
  山东省硝酸生产同硫酸一样起源于军火工业。最早生产硝酸的是德州北洋机器
制造局火药制造场。内设的硝酸生产装置,日产硝酸约700余公斤,全部用作生产
无烟火药。
  抗日战争时期,胶东抗日根据地为了生产无烟火药,用当地土硝(主要成分为
硝酸钾)与硫酸反应生成硝酸。解放战争开始后,硝酸生产在渤海、鲁中解放区也
发展起来,但仍用土法生产。只有胶东解放区的牟平金牛山制酸厂,采用联合国救
济物资中得到的铝管和不锈钢板材改装了设备,开始用氨氧化法生产硝酸;所需用
氨是硫酸铵加石灰分解后得到的,经氨氧化后用水吸收制成稀硝酸;氨氧化催化剂,
最初是用无定型三氧化二铁,转化率可达80%左右,后改用氧化钴,转化率提高到
90%,日产浓度为42%的硝酸1吨。至1949年,因军工生产转业,硝酸贮量过多而
停产。其他生产厂,如渤海、鲁中解放区所建的硝酸厂,皆因条件差投产不久便停
产。是年,全省硝酸产量仅69吨(折100%,下同)。
  图 1948年山东第二军工局化学总厂驻乳山县凤凰崖村提硝班工人在工作。
  建国初期,省内生产硝酸的主要厂家是淄博制酸厂(其部分生产装置由牟平
金牛山制酸厂迁来)和济南建鲁化工染料厂、潍县裕鲁颜料有限公司两家私营厂。
硝酸产量1950年为148吨,1951年增至860吨,其中淄博制酸厂415吨,1953年,淄
博制酸厂的硝酸停产,全省产量降至95吨。两家私营厂的硝酸亦于1955年停产。
1958-1960年,省内曾恢复硝酸生产,但产量很少,产量较多的1960年也只有58吨,
后又停止生产。
   1965-1977年,东风化肥厂、楼德化肥厂、鲁光化工厂、胜利油田建设指挥
部化肥厂、红光化工厂、昌潍硝铵厂相继建成了硝酸装置。生产工艺均为氨氧化法,
以铂为催化剂。1978年楼德化肥厂开始改建年产1万吨的浓硝酸装置,原计划当年
投产,后因基建经费不足暂时停建。1980年由省投资,经过两年施工建成了这套装
置,由于硝酸市场发生变化,浓硝酸产品滞销,一直没有投产。闲置数年后,到
1988年上半年硝酸市场看好,于10月底投料试车成功,生产出浓度为98%的一级品
浓硝酸。后对工艺和设备进行了部分改造,达到年产万吨浓硝酸的设计能力。是年
底,该厂生产浓硝酸302吨,每吨成本1200元,实现产品利税15万元。
  省内浓硝酸生产受市场和铂催化剂制约,历年产量波动较大。自1972年以来,
除鲁光化工厂有少量浓硝酸出售外,其他厂最终产品多为硝酸按,东风化肥厂等还
用以生产硝酸钠和亚硝酸钠。鲁光化工厂1984年前提供的商品量每年只有几十吨,
1985年增加到3607吨,翌年为4880吨,1988年达到5968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