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杀菌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4&rec=27&run=13

  山东省杀菌剂农药的生产,始于1947年创建的玲珑农药厂。该厂一经建立,即
利用玲珑金矿副产的硫酸铜,与石灰配制波尔多粉剂。1949年该厂改为胶东农化研
究室后,又利用当地富产硫磺,与石灰水配制石硫合剂。这两种无机杀菌剂,在胶
东解放区用以防治小麦黑穗病、大麦秸黑穗病、高粱谷子乌米病、谷子白发病以及
果蔬病害等,都起了一定的作用。
  建国初期,张店农药厂还少量生产过石硫合剂。1951-1952年又先后投产了硫
酸铜和胶体硫磺。这两种农药逐步发展成为50年代杀菌剂的主要品种。1959年,硫
酸铜和胶体硫磺的产量分别达到196吨和494吨。
  1958-1959年,张店农药厂开发投产了多种杀菌剂。主要有六氯苯、五氯硝基
苯、二硝散、代森锌等。期间,济南、淄博、烟台、临沂等地还采用土法(多系乡
镇企业)生产过多硫化钡,但这些产品是在技术不过关的条件下生产的,均于1962
年前后停止了生产。其中,代森锌因属保护性杀菌剂,能防治多种作物病害,1967
年张店农药厂在沈阳化工研究院帮助下,通过改变原料路线和生产工艺恢复了生产,
产品的有效成分由60%提高到85%以上,从而打开了销路,1969年产量695吨。
1973年后又因销路不畅而停止了生产,7年累计生产2937吨。
  60年代中期,省内开发投产的杀菌剂主要有代森 铵和退菌特。
  代森铵 主要用于种子处理、叶面喷雾或土壤消毒。1966年博山农药厂开始生
产,当年产量为24吨,最高年产的1979年曾达300吨。1980年因销路不畅而停产。
1988年,根据市场需要又恢复生产,产量145吨。
  退菌特 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为福美锌、福美双、福美甲胂的混合物,主要
用于拌种或叶面喷雾,以防治水稻纹枯病及果、蔬、棉等作物的病害。1967年胶县
农药厂开始生产,当年仅产4吨。后经几次扩建,1980年最高年产量达到250吨。此
后因产大于销,压缩生产,1985年产量降至32吨,1987年回升到64吨,于1988年停
产。
  进入70年代,山东省又陆续开发投产了福美胂、菲醌、敌锈钠和乙基大蒜素等
杀菌剂。
  福美胂 能防治黄瓜白粉病、大豆灰斑病、稻瘟病、苹果炭疽病、梨黑星病等,
其残效期较长,毒性较低。1971年胶县农药厂开始生产,当年产量16吨,1979年因
滞销停产。1984年,该厂根据市场需求恢复生产,翌年产量154吨。1988年,德州
农药厂亦投产了福美胂,使全省产量达到513吨。
  菲醌、敌锈钠、乙基大蒜素 均是短期投产后又停止生产的杀菌剂品种。菲醌
由博山农药厂于1972-1977年间生产,累计产量28吨;敌锈钠由潍坊化工二厂于
1974-1981年间生产,累计产量2700吨;乙基大蒜素于1976-1979年间分别由博山农
药厂和胶县农药厂生产,两厂累计产量仅36吨。
  80年代,随农业生产发展需要,又陆续开发了乙磷铝、粉锈宁、立枯灭、多菌
灵以及硫磺胶悬剂等。其中,乙磷铝、粉锈宁、硫磺胶悬剂已投入生产。
  乙磷铝 为内吸性杀菌剂,主要用以拌种、喷洒、灌根,可防治霜霉属、疫霉
属引起的病害。1981年张店农药厂开始生产,当年生产58吨。此后,产量逐年增长,
1988年产量达到240吨,成为杀菌剂的主要品种之一。
  粉锈宁 为高效内吸性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白粉病和锈病。1984年,海阳农
药厂采用四川省化工研究所技术建成生产装置,于1985年投产,当年生产6吨,
1988年产量提高到49吨。是年,山东农药厂采用本厂开发技术,亦建成粉锈宁生产
装置。
  硫磺胶悬剂 是国际上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无机硫杀菌剂新剂型。其特点是
药效稳定,对多种植物的白粉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1981年,省农药研究所着手研
制,并在淄博洪山化工厂建成中试装置进行试产。自1985年以来,省内有10多家乡
镇企业利用该项技术生产硫磺胶悬剂。
  此外,多菌灵、立枯灭等杀菌剂品种,亦分别于1980年和1985年在潍坊化工厂
和高密农药厂建成生产装置,但尚未投产。
  到1988年,省内杀菌剂品种经过不断更新,在产的有乙磷铝、粉锈宁、代森铵、
福美胂以及硫酸铜等5种,产量1603吨,占全省农药总产量的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