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废”治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4&rec=228&run=13

  70年代初,省仅对个别污染严重的项目进行初步治理。如1972年给济南化工厂
拨款50万元用于治理氟化氢尾气;1973年向济南裕兴化工厂投资22.15万元治理含
铬废渣等。从1974年开始有计划地安排化工“三废”治理和综合利用项目。1976-
1980年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共投资2809万元,完成较大的治理项目159个。期间
涌现出治理“三废”的先进企业有周村农药厂、招远化工厂、即墨化肥厂等,并曾
在省第二次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介绍推广过他们的经验。但许多污染源仍未得到有
效控制。
  进入80年代,加快了“三废”治理的步伐。1981-1988年,通过各种渠道用于
“三废”治理的投资共计2.19亿元,年均投资2739万元,比“五五”计划时期年均
增长3.8倍,安排治理项目2337个,平均每年292个,比“五五”计划时期年均增
长8倍多。地方投资治理“三废”的自觉性普遍提高。8年的投资总额中,地方和企
业自筹资金2.14亿元,占97.7%。1981-1988年用于“三废”治理的资金和治理
项目数见表8-11。
     1981-1988年全省化工“三废”治理项目及投资表
表8-11
┌──┬────────────┬────────────┬───────────┐
│项目│   合计       │国家拨款        │地方和企业自筹资金  │
│  ├─────┬──────┼─────┬──────┼─────┬─────┤
│年度│项目(个)│资金(万元)│项目(个)│资金(万元)│项目(个)│资金(万元)│
├──┼─────┼──────┼─────┼──────┼─────┼─────┤
│总计│  2337 │21910.8   │33    │  531.8 │  2304 │ 21379  │
├──┼─────┼──────┼─────┼──────┼─────┼─────┤
│1981│  358  │  1508  │9     │   195  │  349  │ 1313   │
│1982│  343  │  1415  │4     │   30  │  339  │ 1385   │
│1983│  526  │  1480  │4     │   40  │  522  │ 1440   │
│1984│  467  │1918.8   │16    │  266.8 │  451  │ 1652   │
│1985│  111  │  4491  │ —    │   —   │  111  │ 4491   │
│1986│  180  │  2581  │ —    │   —   │  180  │ 2581   │
│1987│  186  │  4337  │ —    │   —   │  186  │ 4337   │
│1988│  166  │  4180  │ —    │   —   │  166  │ 4180   │
└──┴─────┴──────┴─────┴──────┴─────┴─────┘
  注:不含中央企业;1985-1988年实行拨款改贷款;“三废”治理资金来源主
要是企业自筹和排污费返回。
  1981年以来,重点污染源治理项目有30多个。其中中央企业有齐鲁石油化工公
司的全面治理和济南炼油厂的含油污水处理。到1988年,齐鲁石油化工公司已建成
环保装置61套,形成固定资产2.75亿元。其中二级污水处理场3座,日处理污水4.
8万吨。地方企业重点污染源治理项目有:济南裕兴化工厂、青岛红星化工厂的铬
渣处理及利用;青岛石油化工厂、滨州化工厂、临邑石油化工厂的含油污水处理;
青岛油漆厂、济南化工厂、莱州化工厂、青岛染料厂的含酸废水处理及废盐酸利用;
青岛化工厂、山东农药厂、青岛农药厂、济宁煤化公司、青岛染料厂的污水处理;
青州化工二厂炭黑尾气余热发电;济南化工厂的烟尘治理;青岛碱厂的蒸馏废液围
坝拦渣干法运转和制氯化钙;青岛红旗化工厂的苯甲酸母液回收等。此外,为配合
省对南四湖(微山、南阳、独山、昭阳四湖)、小清河、罗山河流域的污染治理,
按照省环保局的统一安排,对沿湖、沿河的13个化工企业进行污水处理,到1988年
有6个企业已经完成。全省化工“三废”治理情况见表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