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类 化学农药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4&rec=22&run=13

  山东省化学农药的生产始于1947年3月在胶东解放区创建的玲珑农药厂。因处
战争环境,该厂几经迁址、易名,于1949年迁至青岛重建了胶东农药厂。
  建国后,农药生产开始发展。在50年代,以山东农药制造厂(原胶东农药厂)
为基础,分别于1952年和1956年建立了张店农药厂和青岛农药厂,以生产氟化钠、
硫酸铜等无机农药为主,并研制投产了粮食熏蒸剂氯化苦。1957年,全省农药产量
3828吨。自1958年开始投产了六六六和敌百虫等重要品种;在聊城、威海、胶县、
安丘、滕县、日照、昌邑、济宁等地建立了农药加工厂。到1960年,农药企业发展
到13个,产品增加到15种,产量达到4453吨,初步形成了包括农药加工在内的化学
农药工业基础。
  60年代初,国民经济出现暂时困难,农药生产亦受到影响。1961年企业亏损
175万元。1962年农药产量降至939吨。1965年后,按照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指示,
大抓了农药生产,加快了农药系列品种的发展。其中以有机磷杀虫剂增加最多,重
要的品种有敌敌畏、乐果、对硫磷等。有机氯杀虫剂滴滴涕,杀菌剂代森铵,粮食
熏蒸剂磷化铝等亦相继建成装置投产。1973年,农药企业发展到16个,产品增至24
种,产量突破万吨。1974年,由于江青反革命集团煽动“停产闹革命”的影响,农
药生产遭到破坏,产量下降,出现亏损。到1976年,3年中共亏损1074万元,其中
1974年即亏损595万元。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农药生产增长较快,先后投产了
久效磷、杀螟松、倍硫磷、异丙磷、甲胺磷等新品种。1978年,全省农药产量达到
1.54万吨。但农药产品结构比例失调问题开始暴露出来,老品种敌百虫、乐果、
马拉硫磷、敌敌畏和高残留农药六六六、滴滴涕等6个品种的产量达1.12万吨,占
农药总产量的72.7%。1979年,这些老品种的库存量增至年销售量的2~4倍,造
成积压。
  自1979年开始,按照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对
农药企业和品种结构进行了全面调整。通过投产氧化乐果、水胺硫磷、辛硫磷、甲
基异柳磷、杀虫双、乙磷铝、三氯杀螨醇等新品种,淘汰和压缩部分老品种的生产,
并对部分产品的工艺、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逐步实现了产品的更新换代。在淘汰了
六六六和滴滴涕两个大吨位农药品种后的1984年,全省农药产量为1.18万吨,比
1978年虽减少23.1%,但高效低残留农药占农药总量的比重却由1978年的71.3%
上升到96.2%;农药产值达到1.93亿元,实现利税增加到1880万元,分别比1978
年增长21.6%和88.2%。1983-1985年,由于进口农药增多,农药市场受到冲击,
造成部分企业一度停产或半停产。为改变这种状况,国家控制了进口,省政府也采
取了调控措施,发展了久效磷、氧化乐果等有机磷农药品种,1988年全省农药产量
恢复到1.1 万吨。
  经过近40年的发展,山东省已形成从科研、原药生产到成药加工的农药工业体
系,先后研制和投产过70多个农药品种。1988年底,全省有农药企业13个(其中大
中型企业4个),职工9471人。在产的农药有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以及杀螨剂、
杀线虫剂、杀鼠剂、粮食熏蒸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8大类近30个品种,年产量是
1950年的75.6倍。年产值2.37亿元,实现利税4566万元。成为全国农药生产的重
要省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