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投资效益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4&rec=205&run=13

  1953-1988年,全省化工累计完成的基本建设投资为94.75亿元,新增固定资
产63.2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66.7%。期间,由于受“左”的影响和缺乏
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投资效益不够稳定。“一五”计划时期投资效益较好,完成基
建投资3041万元,新增固定资产2992万元,交付使用率为98.4%。“二五”计划
时期,化工基本建设规模一度出现膨胀,影响了投资效益。这一时期完成基建投资
1.22亿元,新增加的固定资产只有5400万元,交付使用率为44.7%。1963-1965
年,由于贯彻了国民经济调整方针,3年基建投资完成5200万元,新增固定资产
5500万元,交付使用率高达105.1%。1966-1975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
破坏,投资效益下降。10年间完成基建投资12.94亿元,新增固定资产为6.62亿
元,交付使用率仅51.2%。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调整和改革,投
资效益逐步回升。1976-1988年,完成基建投资79.77亿元,新增固定资产55.19
亿元,交付使用率为69.2%。
  1953-1988年,山东省化学工业通过增加和优化固定资产投资,产品增加到
1300余种。其主要产品生产能力的发展情况是:氮肥,从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建设,
到1988年已建成大、中、小企业88个(经调整下马的未计在内),合成氨年产能力
达到183.3万吨,其中通过基本建设增加的生产能力118.98万吨;氮肥年产能力
达到136.3万吨(按纯氮计,下同),其中通过基本建设增加的生产能力89.31万
吨;磷肥,自50年代中期济南裕兴化工厂开始生产,到1988年全省已建成磷肥厂61
个(经过调整下马的未计在内),年产能力达30.4万吨(按五氧化二磷计,下同)
,其中通过基本建设增加的生产能力13.03万吨;农药,建国初期只有两个厂生产,
1952年产量为30吨(折有效成分100%,下同),到1988年扩建、新建农药企业13
个,年产能力达1.87万吨;硫酸,1952年只有淄博制酸厂生产,年产能力不过
2000吨,到1988年全省硫酸年产能力已增加到105.5万吨;纯碱,1949-1964年几
乎是空白,1965年青岛碱厂建成投产后,形成了年产8万吨生产能力,此后通过该
厂不断扩建,又在济南化肥厂、东风化肥厂、荣成化肥厂等建成联产纯碱装置,到
1988年全省纯碱年产能力增加到38.7万吨,其中通过基本建设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
达34.7万吨;烧碱,建国初期只有两个厂生产,1952年产量为3387吨,到1988年
通过基本建设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为7.02万吨,加上企业不断地进行更新改造,
实际生产能力已达23.9万吨;染料、涂料以及橡胶制品等,国家用于基本建设的
投资比较少,主要是依靠了企业的自我发展,到1988年的实际生产能力:染料1.5
万吨,油漆10.43万吨,轮胎675.94万套,运输带1415万平方米,胶管3082万标
准米,胶鞋5248万双。其中靠企业自我发展增加的生产能力:染料占88%,油漆占
97%,轮胎占87.4%,运输带占94.3%,胶管占99.6%,胶鞋占97.6%。从60
年代中期开始发展起来的石油化工,其生产能力主要是通过基本建设投资形成的。
到1988年,石油化工主要产品的年产能力:原油加工940.5万吨,乙烯30万吨,丙
烯16.7万吨,丁二烯7.25万吨,甲醇10万吨,丁醇2万吨,纯苯11.42万吨,甲
苯2.22万吨,二甲苯10.24万吨,对二甲苯6.4万吨,聚乙烯14万吨,顺丁橡胶1.
5万吨,丁苯橡胶8万吨。其中通过基本建设形成的生产能力:原油加工占76.9%,
纯苯占94.9%,其余主要产品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