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石油化工公司研究院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4&rec=180&run=13

  该院是1973年3月在原山东胜利石油化工建设指挥部科研设计所基础上成立的。
时称山东胜利石油化工总厂科研设计所。翌年,设计室分出,改称山东胜利石油化
工总厂科学研究所。1982年易名为齐鲁石油化学工业总公司科学研究所,1984年改
为齐鲁石化公司研究院。
  该院职工由初期不足300人,1988年发展到893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50人(
内有高级工程师28人,工程师104人)。研究室由初期的3个发展到11个,并设有2
个中试车间和1个维修加工车间。建有10余套中试装置和5条塑料加工实验、生产线。
拥有现代化大中型分析测试仪器设备1830台。该院占地32.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
积5.4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918.7万元。1987年4月该院在辛店新院区进行扩建,
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投资2200万元。
  该院的主要科研领域,从初期仅有的石油炼制和制氢催化剂,发展到包括石油
炼制、石油化工、催化剂、有机合成、高分子合成、化学工程、塑料加工、分析方
法、电器仪表及环境保护等。其主要任务是为齐鲁石油化工公司提供新工艺、新技
术、新产品,同时还承担国家科委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的部分重点科研项目。到
1988年,共取得小试成果151项,中试成果36项,工业化应用39项。其中获国家发
明奖和全国科学大会奖3项,获石油工业部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优秀科技成果奖
和科技进步奖7项,获山东科学大会奖、科技成果奖和优秀成果奖23项;填补国内
空白13项;申请专利9项,3项已获得专利权。
  工业化应用的科研成果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例如,E301炼厂焦化干气蒸汽
转化制氢催化剂,填补了国内空白,从1972年以来一直应用于该公司第一化肥厂年
产8万吨合成氨装置的一段转化炉,比以煤为原料的同规模合成氨厂年增利润1000
万余元。1979年研制成功的Z402、Z404、Z405轻油水蒸汽转化催化剂,填补了国内
空白,从1982年相继用于上海吴泾化工厂年产30万吨合成氨装置和齐鲁石油化工公
司胜利炼油厂、第一化肥厂,年增利润330万元以上,茂名和南京炼油厂使用后亦
取得显著效益。1980年该院开发的聚丙烯酞胺干粉生产的全套技术,已在国内建成
4套装置,1985年投用后年获利润140多万元。1981-1987年,该院与齐鲁石油化工
公司胜利炼油厂、山东铝厂合作,先后研制成功LS一801、LS—811、Ls—821硫磺
回收催化剂,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到1988年已在国内14个生产厂的硫磺回收装
置上应用或即将投用,已获利润440多万元。1983年该院与齐鲁石油化工公司设计
院、橡胶厂等单位合作,在国内最早开发成功的甲基叔丁基醚合成工艺(可作为烷
基化原料或顺丁橡胶和高纯度丁烯—1的原料),当年在齐鲁石油化工公司橡胶厂
建成全国第一套年产5500吨的生产装置,年利润达680多万元;1985年受到国家计
委、经委、科委和财政部的联合奖励;上海高桥、大庆、荆门等地的炼油厂以此技
术建成了年产2万吨工业装置,齐鲁石油化工公司建成年产4万吨的工业装置。1986
年该院与齐鲁石油化工公司设计院、胜利炼油厂等单位合作。在国内首次开发成功
了戊烷油生产技术,为齐鲁石油化工公司聚乙烯装置提供了合格的戊烷油,保证了
齐鲁乙烯一期工程的按期投产。是年,由该院研制、齐鲁石油化工公司第一化肥厂
生产的LH一01加氢精制催化剂,达到美国联合油公司N—22的水平,并成功地用于
戊烷油生产装置。
  该院建立以来,共编写科研论文和报告550篇。其中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与其
他形式交流的350篇;被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外学术刊物录用的8篇;被美国选入《化
学文摘》(CA)的9篇。
  该院根据中央和山东省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1980年在院内试行了科研合
同制,1982年开始实行技术经济责任制,院与公司签订科研经济合同16项,与院内
的研究室和车间签订科研经济合同20项。1984年院内试行课题承包责任制。1985年
开始推行院长负责制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1986年开始对外实行有偿合同制,对
内推行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1987年对科研人员进行了优化组合,改革了奖
金分配办法,设立了单项奖。1988年对科级、副科级干部和技术干部实行了聘任制,
试行了“科研课题定量评价办法”,制定了进一步放活研究室、放活科技人员的若
干规定,并与30多个高等院校、工厂、科研、设计单位建立了技术经济协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