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化学研究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4&rec=179&run=13

  该所是由1958年9月成立的山东省化工研究所和同年10月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济
南化学研究所,于1971年11月合并而成的。合并时称山东省化学石油研究所,1978
年易名为山东省化学研究所,隶属山东省石油化工厅。所址在济南市文化东路36号,
占地2.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不含宿舍区)。
  两所合并时,职工265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88人。到1988年职工增至376人,
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30人(内有高级工程师54人,工程师93人)。设有7个专业研究
室和2个中试车间,以及饲料添加剂技术开发服务中心、化工环保科研检测总站、
基本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等。科研手段比较齐全,各种科研仪器设备价值近
500万元。
  两所分设时期,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有:原油高效破乳剂PE2060、SP169,菲
电解氧化制菲醌,混合二甲苯氧化制(间、对)苯二甲酸,乙烯直接氧化水合制乙
二醇,硝酸加压氧化制均苯四酸酐,丙烯水合制异丙醇,乙炔水合制丙酮,苯甲酸
钾沸腾岐化制苯二甲酸,混合苯二甲酸岐化转位,磷化铝,特级硫酸铝,沉锭磷酸
钙,晶种法Y—氧化铁,造纸、纤维和电焊条用钛白粉的研制等,均先后通过中试
投产。
  两所合并至1988年,开展科研项目共200余项。其中获国家级和部、省级奖励
的30余项;应用生产取得明显效益的60余项。该所在原油破乳剂研究方面不断取得
新成果,为油田开发做出重要贡献。例如,该所与大庆、胜利油田协作研制的
SP169原油破乳剂,解决了大庆油田的脱水跑油问题,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DQ125(即AP113)破乳剂,获得1979年国家发明三等奖;用于高粘原油的M—501破
乳剂,获1982年山东省科技成果一等奖。破乳剂研究的学术带头人刘闻良高级工程
师,于1988年被评为山东省科技拔尖人才。该所在气相色谱仪的研制方面处于国内
先进水平。以商登喜高级工程师为主研制的SP501型气相色谱仪,获1978年全国科
学大会奖;1977年在鲁南化工仪器厂投产后到1988年,累计生产2000余台,实现产
值5000多万元,利润700多万元;产品销往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并少量出口
到新加坡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此基础上,1985年又研制成功具有国际80
年代水平的带微机控制的SP502型气相色谱仪,1989年3月通过定型鉴定。1985年,
商登喜被评为全国化工系统劳动模范。该所在化工“三废”治理方面取得多项成果。
以孙兆通高级工程师为主研制的一种多级生物接触氧化塔废水处理装置,1987年获
国家专利,并获国家发明银牌奖。在微机应用方面,以金卫东工程师为主研制的矿
热炉微机控制系统,1987年获国家机械电子产品优秀奖,已在10多家电石厂应用,
每吨电石的电耗下降150-200度,产品质量可提高一个等级。
  1984年,该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定为科研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后,实行了所长负
责制、有偿合同制、课题承包责任制等改革措施。1988年中试新产品销售收入近
400万元,科技成果转让和技术服务收入120余万元。还与鲁南化工仪器厂等单位形
成了科研生产联合体,建立了微肥技术开发公司、化学建材技术开发部等技术开发
实体,其目标是逐步建成科研先导型企业集团,事业费逐步实现自立。
  此外,1985年化工部在该所建立了饲料添加剂技术开发服务中心,部与省联合
投资435万元,新建3000平方米科研楼,并在长清县城南建成3802平方米的饲养试
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