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研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4&rec=178&run=13

  建国前,化工企业一般无实验室。1919年,青岛日本守备军民政部曾办过一个
化学试验所,只能为工厂分析原料和产品。1936年秋,临沂城内亦曾办过一个从事
工业原料和矿石化验的化学实验室,在抗日战争中被日本侵略军破坏。
  1942年春,胶东抗日根据地创建了仅有3人的东海区工业研究室(亦称东海区
化学实验室),1944年扩大到41人。是年下半年,胶东行署从东海区工业研究室抽
调王旭九、秦有斋(秦仲达)、苟培萱、姜一萍等技术骨干组建了胶东工业研究室,
并不断充实技术人才。到1946年研究室拥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科研人员48名(中
国人17名,日本人28名,意大利人2名,德国人1名),1947年包括一般技术人员、
学员及辅助人员,发展到320多人,下设化工室、医药室、分析室。胶东工业研究
室及其下属东海区工业研究室,主要任务是研制“三酸”(硫酸、硝酸、盐酸)、
“两碱”(纯碱、烧碱)及无烟火药,为军工生产提供化工原料。相继研制成功路
布兰法制纯碱,苛化法制烧碱,塔式法与接触法制硫酸,氨氧化法制硝酸,熔炉法
制硫磺。还研制并能生产甘油、盐酸、苦味酸、二硝基萘、乙醚、丙酮、升汞(氧
化汞)、酒精、骨粉、硫酸锌、硝化棉、无烟火药、硝化甘油等,研究室坚持科研
与生产紧密结合,及时把科研成果转移到兵工厂,使胶东军事工业有了较快发展,
逐步形成了以弹药制造为中心的10多个兵工厂。对于研究室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山
东省行政委员会曾于1944年作出决定给予特别奖励。在科研工作中贡献大的王旭九
(研究室主任)被评为劳动模范,1948年被华东人民解放军政治部授予特级人民英
雄的称号和勋章。
  1949年初,胶东行署以胶东农药厂为基础,创建了胶东农化研究室,主要从事
农药研究。该室成立时有20余人,主任王胜,副主任周作惠,主要研究人员有谢炎、
宫原泰幸(日本人)。先后进行了20多种有毒植物的试验和研究,试制出的花生油
乳剂、石灰硫磺合剂,对防治棉蚜、果树虫害以及牲畜寄生虫病、皮肤病等都很有
效;利用胶东富产的氟化钙(萤石)和硫磺,试制氟化钠、氟化铁钾等杀虫剂和二
硫化碳粮食熏蒸剂。1949年6月该室迁至青岛,10月即在该室基础上重建了胶东农
药厂。
  建国初期,山东省化工科研机构只有华东工矿部于1949年7月在博山建立的化
学总厂实验室。其技术人员大部来自胶东、鲁中南、渤海等解放区,共40人左右。
实验室主要从事工矿原料分析、无烟火药试验和化工新产品的开发。其主要科研成
果,如硫酸铝填补了国内空白;氧化钴触媒的研制成功,代替了铂触媒,解决了因
缺铂影响硝酸生产的问题。1950年2月,该室改称山东省人民政府工矿部化工局实
验室,1952年5月又改称山东省工业厅实验室,于1948年山东第二军工局化学总厂
在乳山县岛子村东庙的酒精生产车间1956年迁至济南。
  1958年,以省工业厅实验室为基础成立了山东省化工研究所。同年,中国科学
院济南化学研究所亦成立。1971年两所合并为山东省化学石油研究所,1978年易名
为山东省化学研究所,成为山东省最大的综合性化工科研机构。1966年,以张店农
药厂中心化验室为基础成立山东省化学工业公司农药研究所,因“文化大革命”的
干扰于1968年停办;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重建,定名为山东省农药研究所,于
1983年由张店迁到济南。1976年,建立了山东省石油化学职业病防治研究所。究所。
1979-1980年,化工部还在青岛相继建立了化工劳动保护研究所和海洋涂料研究所。

照片 胶东工业研究室工作人员做化学实验
   1948年山东第二军工局化学总厂在乳山县岛子村东庙的酒精生产车间
   1949年初创建的胶东农化研究室就设在这座祠堂里
   1949年胶东农化研究室的试验室

  与此同时,各地区(市)的化工科研机构亦发展起来。1957年12月,青岛市成
立了青岛科学技术研究院化工研究所,1966年独立,易名为青岛市化工研究所。从
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又陆续建立了潍坊市化工研究所(1966年3月)、济南市化
工研究所(1972年11月)、济宁市化工研究所(1973年3月)、青岛橡胶工业研究
所(1975年4月)、淄博市化工研究所(1975年6月)、烟台市化工研究所(1976年
2月)、聊城地区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1978年1月)、枣庄市硅酸盐研究所(1978
年5月)、枣庄市化学冶金研究所(1978年6月)、泰安市化工研究所(1978年6月)
、惠民地区化工研究所(1984年11月)。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末期开始了厂办科研。最早是1956年创建的青岛染料厂研究
所和淄博制酸厂中心试验室。第二个五年计划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青岛海洋化工
厂研究室(1960年)、张店农药厂试验室(1963年)、青岛东风化工厂研究室(
1964年)相继建立,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中,厂办科研基本停滞。粉碎江
青反革命集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厂办科研机构迅速发展。从
1977-1988年,计有63个企业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科研机构。原胜利石油化工总厂科
研设计所,则发展成为拥有893名职工、11个专业研究室的齐鲁石油化工公司研究
院。
  经过近40年的发展,全省逐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各有侧重的化工科研体系,
培养了一支科研队伍。1988年,全省化工科研机构共有89个,拥有职工5246人。其
中:化工部属研究所2个,职工418人,占总人数的7.97%;山东省石油化工厅属
研究所3个,职工604人,占总人数的11. 51%;市(地)化工公司(局)属化工
科研单位12个,职工665人,占总人数的12.68%;厂办科研机构72个,职工3559
人,占总人数的67.84%。其科研人员构成情况见表7-1。
表7-1  1988年化工科研机构及科研人员构成表
┌──────────┬─┬───────────────────┐
│    名  称  │机│  固定职工人数           │
│          │构├────┬──────────────┤
│          │数│ 合计  │其中科研人员        │
│          │ │    ├──┬──┬──┬──┬──┤
│          │ │    │小计│高级│中级│初级│其他│
├──────────┼─┼────┼──┼──┼──┼──┼──┤
│  合    计  │89│5246  │2827│264 │855 │1214│494 │
├──────────┼─┼────┼──┼──┼──┼──┼──┤
│化工部属研究所   │2 │  418 │286 │36 │81 │169 │— │
│省属化工研究所   │3 │  604 │344 │65 │122 │126 │31 │
│市(地)属化工科研所│12│  665 │406 │41 │184 │143 │38 │
│厂办科研机构    │72│3559  │1791│122 │468 │776 │4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