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橡胶制品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4&rec=142&run=13

  山东省橡胶制品工业创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最早的橡胶企业是1929年6月刘
金堂、孟显初在威海创办的中威胶皮工厂(威海橡胶厂前身),主要生产胶鞋。
1931-1936年,民族工商业者又在青岛相继建立了福字、隆裕、同泰、山东等胶皮
工厂。其中除同泰生产自行车胎和人力车胎外,其余均为胶鞋。这一期间,日本人
也在青岛投资开办了青岛、大裕、太阳等橡胶企业。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后,又
先后开办了泰安、鑫和、共和、同泰、桥石、横滨等6个厂,其中泰安、同泰、横
滨等厂是以“中日合资”或“购买”等方式侵吞民族橡胶企业后扩建而成的。日本
人开办的这些工厂,除生产胶鞋和自行车、人力车胎外,还增加了汽车胎、胶管、
胶带等产品。到1945年,各种外胎、内胎、胶鞋的产量,分别占华北地区总产量的
60%、50%和90%左右,控制了整个华北市场。抗日战争胜利后,日资橡胶企业由
南京国民政府派出的接收机关接管,但因原料困难,加之国民党发动内战,除青岛
胶皮工厂勉强维持生产外,其余厂均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建国后,国家将青岛橡胶厂等官僚资本企业收归国有,同时实行保护民族工商
业的政策,使橡胶制品工业得到恢复和发展。1950年,济南建成华成、大康橡胶厂
(后两厂合并为济南橡胶厂)。1952年,青岛私营橡胶厂发展到21家。是年,全省
橡胶工业总产值达3319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下同),生胶耗量3325吨,分别
比1949年增长5倍和30倍。1952年轻工业部成立橡胶工业管理局(1956年移交化工
部),统一管理全国橡胶工业。在青岛橡胶厂基础上成立山东橡胶总厂,并建立了
4个分厂。1953-1956年,橡胶局将全国国营橡胶厂重新排列了厂名顺序,其中山东
橡胶总厂改名为国营青岛第二橡胶厂,主要生产轮胎;总厂所属第三分厂改名为国
营青岛第六橡胶厂,主要生产胶管和胶带;总厂第二分厂改名为国营青岛第九橡胶
厂,主要生产胶鞋;总厂第四分厂改名为国营第十二橡胶厂(即威海橡胶厂),亦
生产胶鞋。期间,同泰胶皮工厂于1954年实行公私合营,改名为青岛同泰橡胶厂。
到1956年,全省私营橡胶企业全部实现了公私合营。1953-1957年,中央对山东省
橡胶工业共投资2144.6万元,分别对第二、六、九、十二和同泰橡胶厂进行了不
同程度的扩建和改造,使全省橡胶工业的生产规模明显扩大,到1957年,橡胶工业
总产值达到1.36亿元。青岛市发展成为全省也是全国的橡胶制品工业基地之一。
  自1958年,潍坊、烟台、淄博、德州等市、地先后建立了一批橡胶厂。到1960
年,全省橡胶企业发展到18个,工业总产值增加到3.05亿元。但由于受急于求成
思想的影响,布点过多,产品质量下降,人力、财力、物力浪费较大。在1961-
1962年的调整中,对10个技术装备落后,产品质量低劣的厂分别进行了关、停、并、
转。为支援国家内地建设,在化工部统一安排下,1963年青岛第二橡胶厂拿出三分
之一的力量搬迁到宁夏银川,于1966年建成一个年产30万条轮胎的银川橡胶厂;是
年,青岛第六橡胶厂又在湖北完成了宜昌中南橡胶厂的筹建任务。1965年,国家试
办橡胶工业“托拉斯”,在青岛成立了中国橡胶工业公司青岛分公司,统管省内的
8个橡胶厂。1968年,该公司撤销,各橡胶厂改由所在市、地化工部门管理。1970
年,省石油化工局组织青岛第二、第六、第九和同泰橡胶厂分别在肥城、枣庄、东
平建立分厂,于1976-1977年相继建成投产。1966-1975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
干扰和破坏,橡胶制品生产波动较大。期间,橡胶企业由19个增至32个;橡胶工业
总产值1966-1970年平均每年递增10.9%,而1971-1975年平均每年递增仅1.7%。
其中,1974年产值降至2.97亿元,比1972年的6.4亿元下降53.6%;虽经1975年
整顿,使产值回升到5.8亿元,但仍未达到1972年生产水平。1976-1980年,橡胶
工业又出现片面追求产值、重复建设和盲目增产的现象,轮胎生产尤为突出。1980
年,全省橡胶企业增至54个,橡胶工业总产值达到8.06亿元,轮胎外胎产量达到
149.79万条,分别比1975年增长68.8%、39%和72.9%,轮胎出现过剩,产品
结构失调。
  进入80年代,根据中央提出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对橡胶工
业进行了全面调整。在企业结构方面,对产品质量低、消耗高、经济效益差的工厂,
实行了关、停、并、转。1981年,按专业化分工,轮胎厂由9个调减为4个,手推车
胎厂由7个压缩为2个,胶鞋厂由18个调整为13个,其他产品生产厂也进行了相应调
整。在管理体制方面,1980年单独成立了省橡胶工业公司,翌年青岛市也成立了橡
胶工业公司,加强了橡胶行业的管理,基本控制了盲目发展的趋势。在产品结构方
面,对长线产品轮胎、传动带等压缩了产量,对供不应求的手推车胎、自行车胎、
胶鞋等增加了产量。轮胎外胎产量,1981年压缩到89.11万条,为1980年的59.5
%,1982年回升到101.6万条;在解决产品积压问题以后,1985年根据市场需要增
加到296.06万条。自行车胎,1980年产量只有371.48万条,到1985年增加到726.
06万条,满足了需要。胶鞋的产量,1971-1979年一直徘徊在2000万双左右,到
1985年突破3000万双大关,达到3510.94万双。在企业整顿方面,1981-1984年按
要求完成了经济责任制、劳动纪律、财政纪律、劳动组织和领导班子等五项整顿工
作,生产经营逐步转向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整顿后的1985年与1981年
相比,产值由6.93亿元提高到12.27亿元,增长77.06%;实现利税由1.62亿元
提高到3.01亿元,增长85.8%。在调整整顿过程中,还不断推进技术进步,开发
新产品。自1981年到1988年,研制开发新产品23种,新规格产品34种;中小型汽车
胎占轮胎总量的比重由18.03%提高到24.3%;解放鞋等低档鞋占胶鞋总产量的
比重由83.43%下降到52.41%,其中中高档运动鞋、旅游鞋上升到47.59%;难
燃运输带、高强力运输带已经发展起来,占1988年运输带总量的47.6%;树脂管、
橡塑并用胶管已占胶管总量的20.31%;合成橡胶掺用量已占耗胶总量的55.6%,
其中丁苯胶占29%。
  经过调整和贯彻改革、开放的方针,橡胶工业逐步走向稳定发展的轨道。到
1988年,全省橡胶企业为66个,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29个,集体所有制企业37个;
共有职工4.46万人;主要产品产量:轮胎外胎达到467.03万条,手推车外胎490.
14万条,胶管1919.31万标准米,运输带1071.62万平方米,均居全国第1位;胶
鞋为4046.75万双,居全国第6位。实现工业总产值16.93亿元,利税3.24亿元,
分别比1981年增长1.4倍和1倍。产值居全国同行业第2位。出口产值达1.28亿元,
占全省地方化工出口总产值的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