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鳞肥工业的形成与发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4&rec=13&run=13

  1955年,济南裕兴化工厂根据化工部的安排,在厂总工程师曲瀛洲带领下,利
用江苏省锦屏磷矿开始试制普钙,经过小试、中试,于1956年初试制成功,随即建
成普钙生产装置,当年生产磷肥2543吨。其生产形式是采用一个反应锅、两个密封
式化成室、人工出池的间断流程。后经1957年技术改造,把砖池化成室改为动力拖
出的半连续式车厢化成室,并配有切削机、皮带运输机,使普钙年产能力增加到1.
08万吨。1959年,青岛肥料厂改建炼铁炉为钙镁磷肥高炉,采用高炉法生产钙镁磷
肥。1960年,两厂磷肥产量分别达到7964吨和2257吨。
  1958-1960年“大跃进”期间,县、社办小磷肥厂曾一度兴起,仅建成投产的
县办小磷肥厂即有10多家。各地还建起钙镁磷肥小高炉69座。但这些厂多是因陋就
简、土法上马的,设备、技术都不过关,加之国民经济出现困难,资金、原料缺乏,
生产难以为继,故在1961-1962年全部关闭。因此,全省磷肥产量由1960年的2.19
万吨,降至1962年的8100吨,均为济南裕兴化工厂和青岛肥料厂两家生产。
  1963年,通过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磷肥生产又开始发展。1962年青岛肥料
厂与青岛农药厂合并,于1964年利用下马的沧口炼铁厂旧址及设备,建成钙镁磷肥
车间。翌年,该车间从农药厂分出成立了青岛磷肥厂,经1966年扩建,磷肥年产能
力达到9000吨。济南裕兴化工厂亦于1964年开始对普钙生产装置进行技术改造,增
加了2000平方米的熟化库,并将混化设备改为立式四桨混合器,化成室改为皮带化
成,1966年磷肥年产规模达到1.8万吨,是年易名为济南工农磷肥厂。济南天桥化
肥厂(后改称济南向阳化肥厂)、青岛化工厂(只在1966年生产)、张店化工厂和
张店东风化工厂还先后开发了磷肥新品种沉淀磷酸钙(简称沉钙)。1967-1970年,
淄博罗村磷肥厂、烟台化工厂、潍坊化工实验厂、胶县化工厂和青岛染料厂莱芜分
厂(现莱芜硫酸厂),亦相继建成普钙生产装置。到1970年底,全省专产和兼产磷
肥的化工企业有10多家,磷肥年产能力增至4.19万吨,年产量增至2.09万吨。
  60年代后期,省内氮肥发展快,磷肥发展慢。1970年比1965年氮肥产量增长9.
6倍,而磷肥产量仅增38.4%。农田施用氮肥、磷肥比例失调的矛盾日渐突出。为
此,进入70年代,加快了磷肥工业的发展速度。1971年,有即墨、胶县、安丘、潍
县等磷肥厂投产;1972年,有峄城、乳山、福山、招远、莱西、海阳、掖县、荣成、
牟平、诸城、昌邑、桓台、武城、齐河、禹城、宁津、新汶等磷肥厂投产;1973年,
有平度、临淄、高密、腾县、济宁、兖州等磷肥厂投产;1974年,有黄县、文登、
金乡、陵县、商河、德州、长清等磷肥厂投产;1975年,又有威海、莱阳、益都、
寿光、临朐、胶南、昌乐、莒南、临沭、鱼台、新泰、莱芜、济阳、庆云、邹平、
广饶、菏泽等磷肥厂投产。到1975年底,全省县属以上磷肥企业即有56个,磷肥年
产能力增至14.42万吨,年产量增至10.59万吨。
  1976年,在全国掀起的群众性找矿、办矿、大搞磷肥的热潮中,山东省由社队
办起的“小土群”磷肥厂有近500处,翌年增至近600处。与此同时,县办磷肥企业
继续发展,到1978年底增至79家,年产能力增至16.86万吨,产量达到12.45万吨。
但这段时间发展起来的磷肥企业,均为土法生产,加之硫酸供应不上,磷矿质量低
劣,导致磷肥产品质次价高,滞销积压,生产成本上升,企业亏损严重。仅据58个
预算内全民所有制企业统计,出现亏损的有45家,亏损额高达1011万元。
  从1979年开始,在磷肥工业中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对不
具备基本生产条件,短期内又不能扭转亏损的磷肥生产厂点,实行了关、停、并、
转。是年,“小土群”磷肥厂大部关闭,县办磷肥企业亦减少到74个。为扶持磷肥
工业的发展,省政府根据财政部、化工部《关于小磷肥试行定额补贴办法的联合通
知》,对省内磷肥生产实行了“以销定补”的政策,即每销售一吨合格的实物磷肥
平均补贴30元,补贴后按全省统一定价销售。1979年全省补贴总额2204万元。翌年,
又根据化工部关于磷肥工业“整顿提高、择优改造、挖潜配套”的要求,把财政补
贴后的盈余用于技术改造。1980年,投资约2000万元,对14个工艺、设备不配套的
磷肥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了从矿石粉碎到混合、化成、熟化四个工序的机械化
生产。翌年,又投资1600万元,对8个磷肥企业进行上述内容的技术改造。同时,
省政府还对发展磷肥工业的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除继续实行定额补贴外,规定补
贴后的盈利全部留给企业用于技术改造;技术改造所需材料实行定额补助;对磷肥
实行以质论价;用于磷肥生产的硫酸实行免税。上述政策促进了磷肥工业的巩固和
发展。从1981年开始扭亏为盈,当年全行业补贴前和补贴后分别盈利362.7万元和
2257.4万元。此后逐年增长,到1983年,补贴前和补贴后的盈利额分别达到1343.
5万元和3270.2万元;磷肥企业增至85个,年产能力20.29万吨,产量18.8万吨,
创历史最高水平。
  1984-1985年,省内磷肥工业出现较大波动。鉴于能源、运输、原材料提价,
磷肥企业增支因素增加,省物价局和省石油化工厅于1983年11月相应地调整了磷肥
的出厂价格。普钙以含五氧化二磷12%为基价(不带包装),出厂价格由每吨(实
物)105元调整为160元;钙镁磷肥以含五氧化二磷13%为基价,出厂价由每吨(实
物)110元调整为152元(带纸袋包装)。由此,自1984年1月起取消了对磷肥的定
额补贴,同时由省财政拨出专项资金对46个主要磷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但是,由
于农业施用化肥量减少,进口化肥急剧增多(1984年全国进口量比1983年增加27.
7%,占国内化肥生产量的26.8%),冲击了国内和省内市场,磷肥再次出现滞销
积压。1984年全省磷肥产量减少到13.26万吨,比1983年下降29.5%。特别是
1985年,全省有11个磷肥企业关闭,尚存的74个企业中只有45个间断生产,全年仅
产磷肥4.35万吨,为1983年产量的23.1%。同时,有43个企业出现亏损,亏损额
高达2025万元,全省盈亏相抵后净亏1622.5万元。
  为扭转上述状况,在省政府支持下,自1985年起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按照国
家规定,对磷肥企业实行了生产许可证制度。1985年,经企业申报,省组织考核,
化工部批准,有50个磷肥企业获得生产许可证。1986年和1987年又有8个企业获得
了生产许可证。剩下来的企业大多数列入关、停、并、转的范围,省不再安排生产
计划和供应原料;二是根据农业科学施肥的需要,安排了27个企业生产复混肥料、
5个企业生产磷酸一铵;三是进一步完善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提倡企业“一业为
主,多种经营”;四是在宏观调控上,限制了化肥进口,保证磷肥生产的原材料和
电力供应,并将磷肥销售价格的调整权下放到地、市,允许企业实行季节差价,为
企业搞活生产经营创造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上述措施实施后,磷肥生产逐步好转。
自1986年走出低谷,1987年全省磷肥产量回升到15.35万吨,比1985年增长2.5倍;
全行业实现了扭亏为盈,总盈利额达到2888.2万元。
  图2 山东省磷肥产量主要年份增长情况
  到1988年,全省磷肥企业调整为62个(含复混肥企业1个),职工2.29万人,
固定资产原值2.34亿元。1988年与1978年相比,全部企业总产值由7000万元上升
到3.03亿元,增长3.3倍;经济效益由亏损967万元转为盈利4579万元;磷肥年产
能力由16.86万吨增加到30.44万吨,增长80.5%;磷肥产量达到20.42万吨,
增长64%(全省磷肥产量主要年份增长情况见图2)。其中,普钙14.35万吨,占
磷肥总产量的70.25%;钙镁磷肥5.36万吨,占26.25%;其它磷肥(包括磷酸
一铵和沉钙等)7100吨,占3.5%。1988年,莱芜硫酸厂和济南裕兴化工厂的普钙
被评为化工部和山东省优质产品;莱州化工总厂、栖霞化工总厂、烟台化工厂的普
钙和平度磷肥厂、青岛磷肥厂的钙镁磷肥,被评为山东省优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