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磷矿勘探与开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4&rec=12&run=13

  为发展磷肥生产,山东省自1957年开始组织专业地质队与群众找矿相结合,对
磷矿资源进行普查勘探。到1988年,已探明的磷矿床大体有三种类型,即沉积型、
沉积变质型和岩浆岩型。主要分布在掖县(现莱州市)的彭家岭、蒋家,栖霞县的
观里,临沂县(现临沂市)的窦家岭和枣庄市峄城区的沙沟等地。但多数矿体含磷
层品位太低,无开采价值。其中,含磷层品位略高的主要矿体有:掖县彭家岭磷矿,
由原山东省地质局第六地质队勘探,于1977年5月提交报告,矿石五氧化二磷含量
一般在2~5%,最高达21.6%;栖霞县观里磷矿,由山东省化学矿地质勘探队普
查,于1980年9月提交报告,矿石含五氧化二磷一般在3~4%之间。
  磷矿的开采、浮选始于70年代初。1970年省拨款50万元,在泰安徂徕镇建成采
选矿点1处,进行低品位磷矿的浮选试验。翌年,浮选磷精矿粉(折五氧化二磷30
%,下同)65吨;1972年经过设备的填平补齐,浮选装置年产能力达到3000吨。
1973-1974年,莱芜县寨里、栖霞县小庄集资自建的磷矿先后投产。1975年,通过
贯彻化工部在锦州召开的全国小磷矿、小磷肥生产经验交流会精神,省内县及社队
办小磷矿兴起。是年底,全省建成投产的小矿点有54处,产量达到1.44万吨。
1976年,全国掀起群众性找矿、办矿、大搞磷肥的热潮。山东省亦提出了“就地开
采,就地加工,就地使用”的政策,使“小土群”矿点进一步发展,当年全省矿点
增至148处。1977年达到高峰,矿点总数增至156处,产量达到15.5万吨。但这些
矿点多是在地质资源不清,采选设备、技术不过关的条件下上马的,加之多数磷矿
品位过低,尽管享受国家财政补贴也难以为继,建矿不久便纷纷下马。到1978年,
全省矿点只剩75处,产量降至6.76万吨。1979年省政府制定了《关于开发磷矿、
硫铁矿发展的磷肥生产暂行办法》,对小磷矿点进行了调整与整顿,关停了38处资
源不清、品位过低、管理不好、亏损严重的矿点。是年底,磷矿开采点减至37个(
其中县属14个,社队属23个),年产量为6.03万吨。翌年,省石油化工厅对全省
磷矿点按其资源条件、管理和经济效益状况分为三类:对一类矿山,如掖县、栖霞
磷矿,在投资、设备、原材料供应上给予优先安排;对二类矿山,如荣成邢家、临
沂窦家岭、曲阜红山、沂水上峪等磷矿,在资金、物资上给予适当扶持;对三类矿
山,有的暂时维持开采,有的则坚决关闭。到1981年,全省保留县属矿点2处,社
队矿点7处,年产磷矿3.6万吨。此后,又相继关停了5处矿点,到1985年仅剩掖县、
栖霞、临沂和沂水等4处磷矿生产,产量降至1.02万吨。从1986年起,只有资源条
件较好的掖县磷矿一家生产,其他矿点均因磷矿品位太低、经济价值不高而转产。
1988年,掖县磷矿易名为莱州磷矿,年采选能力2万吨,产量由1986年的7200吨上
升到1.63万吨。省内自产磷矿仅占需要量的2%左右,磷肥生产所需磷矿基本依靠
省外调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