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4&rec=1&run=13

  山东省煤炭、石油、原盐以及其他无机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具有发展化学工业
的有利条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山东省化学工业发展缓慢,仅在青岛、济
南等地有少数化工厂,产品品种和产量都很少。建国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
的领导下,山东省化学工业获得较快发展,不到40年时间,就建成了门类比较齐全、
品种大体配套、技术装备较为先进的工业体系,成为山东省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
门,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了贡献。
            (一)
  早在明代以前,山东省就有芒硝、火硝(硝酸钾)、硫磺等化学品生产。明嘉
靖年间,博山、淄川一带已有人以煤矿中的碛石作原料烧制红土(氧化铁)。据北
京故宫博物院史料记载,明、清时代粉刷宫墙所用红土即来自山东博山地区。清代
的许多县志都记载有硫磺和硝的生产。硫磺,主要产于淄川、博山、蓬莱、牟平;
硝,主要产于德州、惠民、聊城、菏泽。
  晚清官办化工始于火药制造,继有硫酸和硝酸生产。1875年(清光绪元年),
山东省巡抚丁宝桢在济南泺口创立山东机器局,除制造枪械外,还以硫磺、硝酸钾、
木炭作原料制造黑火药。到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火药年产量5000余公斤。
1900年天津机器制造局被八国联军毁坏,劫余设备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移
至山东省德州,建立北洋机器制造局,内设硫酸和硝酸生产设备各一套,日产硫酸
约1200余公斤、硝酸约700余公斤。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初期,山东省民族工商业者乘西方列强忙于争夺,
无暇东顾之机,开始发展近代化工企业。1914年,在济南创办了生产肥皂的兴华造
胰厂(济南化工厂前身)。1919年9月,在青岛创办了国内首家化学染料厂——青
岛维新化学工艺社(青岛染料厂前身)。是年,在济南创立了中国颜料厂股份有限
公司(济南裕兴化工厂前身)。此后,潍县(今潍坊市)的裕鲁,青岛的中国、大
华,济南的天丰、华丰等颜(染)料厂亦相继建立。其产品主要是煮青(硫化染料)
,1931年产量达到3400箱(每箱50公斤),广销鲁、豫、苏、冀、晋、陕等地。作
为染料主要原料的硫化碱亦随之而兴,济南、青岛各有数家工厂生产。
  30年代,山东省民族工商业者开始兴办橡胶制品、油漆和电石企业。橡胶制品
业始于1929年在威海创办的中威胶皮工厂(威海橡胶厂前身);之后,青岛的福字、
隆裕、同泰、山东等胶皮工厂相继建立。这些厂除同泰生产自行车胎和人力车胎外,
其余均生产胶鞋。1932-1933年,济南、青岛各建有一家油漆公司,1933年,在青
岛开办了年产电石2400吨的德泰工厂。进入40年代,民族工商业者又开办烧碱业,
在济南、青岛等地相继建立了近20家烧碱厂,均采用苛化法,以手工操作,大锅熬
制。到1945年,青岛延年、广益两厂建立,首开电解法烧碱生产。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前,日本帝国主义资本就侵入山东省开办化工企业。抗
日战争期间,日本伴随其军事侵略,更加紧了对山东省民族资本化工企业的掠夺。
一是独资设厂,排挤民族资本化工企业。在青岛开办的橡胶制品、染料、制碱、制
药及其他化工企业有20余家,规模较大的有1935年建立的日本护谟株式会社太阳胶
皮鞋场和1939年建立的日本桥石护谟株式会社BS制胎场。1944年两场合并后,改称
青岛胶皮工业株式会社青岛胶皮工厂(青岛第二橡胶厂前身),其资本由200万日
元增至1100万日元,生产的汽车轮胎、人力车胎、自行车胎、胶管、胶带、胶鞋及
其他橡胶制品,控制了整个华北市场,成为日资在中国开办的最大的橡胶企业。日
本侵略者为掠夺中国煤炭资源,1939年还在博山夏庄办起了年产电石4000吨的华北
电化厂。由此,民族资本在博山设立的悦升公司(以采掘煤炭为主)的电石生产因
遭到排挤而停产。二是对民族化工企业实行强制“购买”或“中日合办”。1936年,
青岛福字胶皮工厂(青岛第九橡胶厂前身),被日商儿岛熊吉仅以2万日元“购买”
,改称泰安胶皮工厂。此后,又有山东胶皮工厂和济南兴华造胰厂被日商强行“购
买”;青岛维新化学工艺社和青岛同泰胶皮工厂(青岛同泰橡胶厂前身),则被日
商强行入股,变成了以日资为主、主权丧失的“中日合资”企业。三是制造种种借
口摧残民族化工企业,使其破产。日本侵略者还采用控制原料,把许多化工产品定
为军事物资禁止自由销售,以及随意采取停水、停电等手段,迫使工厂停产或倒闭,
将沦陷区民族化工企业逼入绝境。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日本侵略者在山东留下来的化工企业,由南京国民政
府派出的接收机关接管。规模较大的变为官僚资本化工企业;规模较小的厂,则被
接收机关招标拍卖。这些工厂由于饱受战争破坏,原料无着,加之国民党发动内战,
多数未能复工。即使几个较大的官僚资本化工企业,亦陷入停产、半停产的困境。
青岛维新化学厂因生产停滞而两度遣散员工,到1949年6月青岛解放时仅剩78人。
青岛橡胶厂1940-1945年,平均年产轮胎外胎1.45万条,而1946-1948年平均年产
只有9000条。1947年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利用日本侵略者投降时未及安装的设备开办
的青岛第一化工厂(青岛化工厂前身),其技术、设备虽较先进,但自1947年10月
投产到青岛解放,仅生产烧碱227吨、盐酸154吨、氯化锌252吨、漂白液31吨。
  日本侵略者投降后,美货充斥市场,民族化工企业无力与之抗衡,80%以上被
迫歇业。在青岛,苛化烧碱厂全部关闭;两个电解法烧碱厂也处于停产、半停产状
态;同泰、大元两个规模较大的私营橡胶企业,也产品积压,生产凋敝。在济南,
40年代初建立的10多家烧碱厂,1948年解放前夕只剩照源、慎记、东利、中华4家
生产,月产烧碱仅75桶(每桶5公斤);裕兴颜料股份有限公司则被国民党军队毁
为废墟,被迫在市区普利街门市部用两口大锅熬煮青,以维持生计。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胶东、鲁中南、渤海等抗日根据地(后称解放区),
利用当地资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建立和发展了主要为军事工业和军民生
活服务的化学工业。
  在胶东地区,抗日战争初期即有火药生产,用以制造地雷、手榴弹。1942年后,
相继创建了东海、西海和胶东工业研究室,以王旭九、秦有斋(秦仲达)等为技术
骨干,研制并设厂投产了20余种化工产品,为军火与民用化学品生产提供了急需的
化工原料。到1944年,在昆嵛山设立的硫磺厂,在东海区建立的益新碱厂,其硫磺、
纯碱、烧碱生产均达一定规模。解放战争开始后,胶东地区的牟平、乳山、招远、
黄县等,都建有硫酸厂,全区日产硫酸2~3吨。1947年下半年胶东军区军工部成立
了化学总厂,对军工、化工、科研实行统一领导。研究试制成功了一些急需的军事
化工产品,所生产的弹药在孟良崮、兖州、济南等战役中起了很大的作用。1946年,
东海军分区和威海卫市政府向中威胶皮工厂投资,建起了省内首家公私合营化工企
业——中威橡胶厂股份有限公司,到1949年生产胶鞋约30万双,有力地支援了解放
战争。为发展解放区农业生产,胶东行署于1947年3月还建立了玲珑农药厂,为建
国后创建山东农药厂打下了基础。
  在鲁中南和渤海解放区,围绕生产无烟火药,配套生产硫酸、硝酸、烧碱、丙
酮、乙醚、甘油、三硝基苯酚、硝酸汞(雷汞)、硫磺等。主要生产厂点,鲁中南
地区多集中于莱芜县郑王庄附近的綦山观;渤海地区集中于广饶、沾化等县。为支
援硫酸生产,1946年中共淄川县委组织力量,在夏禹河一带建炉200余个,月产硫
磺20余吨。1948年,胶东、鲁中南、渤海地区部分军工、化工生产厂点陆续迁至博
山夏庄,利用原日本建立的华北电化厂旧址,筹建化学总厂。翌年底,总厂下设的
制酸部改为制酸厂(淄博制酸厂前身),于1950年4月建成了年产2000吨硫酸装置。
此为在解放战争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省内最大的硫酸厂。
  到1949年底,全省有化工企业126个(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8个),从业人员
5676人,固定资产原值407万元。主要产品产量:硫酸237吨(折100%,下同),
烧碱368吨(折100%,下同),农药2.5吨(折100%,下同),染料242吨,轮胎
外胎1.05万条,胶管1.19万标准米,胶鞋108.31万双。化工总产值2322万元(
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9%。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山东省化学工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到1988年,
全省化工总产值平均每年以16.2%的速度增长。经过近40年的发展,山东已成为
全国化学工业的主要基地之一。
  建国初期,党和政府把济南、青岛等地的官僚资本主义企业收归国有,使之成
为全民所有制的社会主义企业,并积极扶持,使这些企业在1950年前后均恢复生产。
公私合营的威海橡胶厂亦于1949年底改为国营企业,年产胶鞋27万双,并扩产了自
行车外胎。由解放区迁至青岛建立的胶东农药厂(后改称山东农药制造厂),研制
并开始生产多种农药;迁至博山夏庄组建的淄博制酸厂,先后投产了硫酸和硫酸铝;
1949年开始筹建的青岛油漆厂于1950年6月投产。为了克服解放初期在生产经营中
的困难,在党和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对110多个私营化工企业的公私关系、劳资关
系和产销关系进行了调整,扩大了加工订货和包销范围。在化工企业进行了民主改
革,废除了把头制、搜身制等,建立了工厂管理委员会和职工代表会议制度,实行
了按劳分配的劳动工资制度及劳动保护制度,从而确立了工人的主人翁地位,调动
了工人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化工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所发展。1952年,化工总产
值达到5270万元,比1949年增长1.27倍。主要产品的产量为:硫酸2089吨,烧碱
3387吨,农药30吨,染料2364吨,轮胎外胎13.67万条,均超过建国前的历史最高
水平。
  1952年,山东省私营化工企业116个,占全省化工企业总数的91.3%。1954年
全省化学加工业个体户1466个,从业人员3496人。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政府对
私营企业一方面扶持其发展生产,另一方面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青岛同泰
胶皮工厂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裕兴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首批实现公私合营,分
别易名为青岛同泰橡胶厂和济南裕兴化工厂;淄博市建华、永安、大华3家私营电
石厂合并为公私合营的博山建华电石厂(淄博有机化工厂前身)。1956年社会主义
改造进入高潮,私营化工企业全部实现了公私合营。
  1953年,国家进入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山东省化
学工业重点扩建和改建了济南、青岛、淄博等地的几个骨干企业,大大提高了化工
产品的生产能力。全省化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10万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98.
4%,是投资效益最好的时期之一。到1957年底,全省县属以上化工企业35个,其
中全民所有制企业12个,集体所有制(公私合营)企业23个。化工总产值达到1.
95亿元,与1952年相比增长2.7倍,占全省工业的比重,由3%增加到5.7%。预
算内全民所有制企业实现利税7557万元,增长8.26倍。主要化工产品产量的增长
幅度为:农药126.6倍,电石13.5倍,运输带11.7倍,硫酸近6倍,胶管3.7倍,
胶鞋近3倍,烧碱2.2倍,染料、油漆、轮胎均增长1倍多。磷肥和硫铁矿基本从无
到有,其产量分别达到5747吨(折五氧化二磷100%,下同)和3.31万吨(折硫35
%,下同),全面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8-1960年,山东省化工受“大跃进”急于求成思想的影响,基本建设战线
越拉越长。1960年在建化工项目多达162个,投资额4549万元,比1957年分别增加
13.7倍和32.7倍。由于基建规模超出了财力物力的承受能力,再加上为“大办钢
铁”让路,致使大部分计划内工程项目长期不能建成。此外,系统内还铺开361个
“小土群”化工项目,大部分因原料不落实、技术不过关和产品质次价高而未正式
投产。1958-1962年,全省化工完成基建投资1.22亿元,新增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
只有44.7%,是投资效益最差的时期。由于大槁基本建设,企业和职工人数膨胀。
1960年,化工企业增加到109个,职工人数增加到5.88万人,比1957年分别增长2.
1倍和3.1倍。在生产管理上,用大搞群众运动的办法代替科学管理,许多规章制
度被废止,生产秩序被打乱,消耗上升,生产下降。1961年和1962年,全省化学工
业总产值分别比1960年下降42.2%和51.9%;预算内企业实现利税分别比1960年
下降50.9%和48.9%。
  自1961年开始贯彻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化
工在建项目进行了多次清理,大部分计划外项目被撤销。到1962年,在建项目压缩
到9个,基建投资额1961年比1960年减少66.3%,1962年又比1961年减少22.5%。
同时,对“大跃进”中投产的消耗高、质量差、亏损严重或原料不落实、技术不过
关、产品无销路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1962年,全省化工企业调整到37个,
职工总人数压缩到2.56万人。与1960年相比,企业和职工人数分别精减了66%和
56.5%,大体退到了1957年的水平。对调整中保留下来的企业,普遍进行了整顿,
恢复和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并开展了以提高质量、降低消耗、降低成本为主要内
容的增产节约运动。1963-1965年,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了全面调整,重点恢复了
化肥、农药等支农产品和纯碱、烧碱、硫酸等基本化工原料项目的建设,年投资规
模控制在2000万元以内,3年共完成投资5852万元,年均投资额比“二五”计划期
间减少25%,而新增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提高到105.1%,是投资效益最好的时期
之一。
  国内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己安装的年产8万吨氨碱法纯碱生产装置,亦于
1965年5月在青岛化肥厂(现青岛碱厂)建成投产,当年生产纯碱5.3万吨,从此
在省内有了现代化纯碱厂。其他主要化工产品的生产,1965年与1957年相比也有较
大发展:硫铁矿达到5.1万吨,增长54.5%;烧碱2.54万吨,增长1.4倍;电石
1.71万吨(折300升/公斤。下同),增长3.7倍;染料8662吨,增长69.7%;
油漆6000吨,增长3.8倍;轮胎外胎54.62万条,增长92.5%。其他几种主要橡
胶制品,手推车外胎增长54.2%,自行车外胎增长近2倍,胶管增长2.7倍,胶鞋
增长1.6倍。全省化工总产值达到5.28亿元,预算内企业实现利税1.74亿元,分
别比1957年增长1.7倍和1.3倍。
  国家和省十分重视化肥工业的建设。1958年8月,中共山东省委书记谭启龙亲
自为济南化肥厂奠基;1960年6月,该厂兴建的省内第一套年产800吨合成氨生产装
置投产;是年11月,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陈云视察了济南化肥厂小合成
氨车间。之后,又相继建成投产了历城、明水、东风、滕县、潍坊、即墨等6个小
型氮肥厂。1965年合成氨产量1.55万吨,氮肥产量达到1.16万吨(按纯氮计,下
同),结束了山东省无氮肥生产的历史。农药行业从1960年的12个厂调整到1965年
的5个厂,其中扩建和新建了张店农药厂和青岛农药厂两个重点企业,并增加了高
效、低残留农药新品种敌敌畏、乐果等,有力地支援了农业生产。
  1966-1975年,山东省化学工业新建企业大量增加,县属以上化工企业由1965
年的63个增加到1975年的348个。这期间,重点发展了化肥和石油炼制两大新兴工
业。化肥工业,10年间完成基建投资6.34亿元,占化工基建投资总额的49%。
1975年与1965年相比,化肥厂由7个增加到164个。其中,氮肥厂由6个增加到108个,
合成氨生产能力由2.42万吨增加到74.9万吨;磷肥厂由2个增加到56个,磷肥生
产能力由1.89万吨增加到14.42万吨。济南化肥厂的年产4.5万吨合成氨及碳酸
氢铵装置,分别于1968年和1970年建成投产。由国内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己安
装的年产6万吨合成氨、11万吨尿素的鲁南化肥厂、胜利合成氨厂(现齐鲁石油化
工公司第一化肥厂),经过省组织的重点工程会战亦分别于1972年9月和12月建成
投产。这一时期建成投产的还有100个小型氮肥厂和54个小型磷肥厂。1975年全省
化肥产量达到49.9万吨(其中氮肥39.31万吨,磷肥10.59万吨),比1965年增
长17.7倍。石油炼制工业,10年间完成基建投资4.5亿元,占化工基建投资总额
的34.8%。1967年胜利炼油厂建成投产,到1975年原油加工能力达到600万吨。在
济南、青岛、德州、东营等地,还陆续兴建了一些中小型炼油企业。1975年全省炼
油企业发展到6个,原油加工能力684.6万吨,原油加工量达到462.78万吨。
  1966-1976年,化工行业的生产建设虽有较大发展,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
干扰和破坏,也受到严重损失。一是化工生产秩序被打乱,生产很不稳定。特别是
1974年,大批工厂停工停产,全省化工总产值由1973年的21.1亿元减少到15.06
亿元,下降28.7%。主要产品的产量:纯碱由1967年的15.13万吨下降为6.52万
吨;烧碱由1972年的6.33万吨下降为3.25万吨;化肥由1973年的36.09万吨下降
为20.16万吨;农药由1973年的1.05万吨下降为6500吨;轮胎外胎由1970年的72.
38万条下降为31.85万条。二是基本建设的程序被打乱,重复布点多,投资结构不
合理,效益差。在10年间完成的12.94亿元基建投资中,新增固定资产只有6.62
亿元,交付使用率只有51.2%。在14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技术改造投资
只有1.07亿元,仅占7.64%。三是企业管理混乱,许多企业产品质量下降,原材
料消耗上升。单位产品的原材料消耗,1976年与1965年相比,合成氨耗标准煤上升
63%,电石耗焦上升32.4%,耗电上升32.5%,黄磷耗电上升26.1%。四是经
济效益下降,亏损企业增多。1965年到1975年,预算内企业百元资金(固定资产净
值十定额流动资金,下同)实现的利税,由84.65元减少到37.51元;百元固定资
产(净值)实现的产值,由330.93元减少到215.35元;百元产值占用流动资金,
由11.13元增加为22.06元。1966年全省化工无亏损企业,翌年有9个企业亏损了
139万元。之后,亏损企业逐年增加,1975年增加到132个,占全民所有制企业总数
231个的57.1%,亏损额高达1.09亿元。
  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山东省化工行业经过初步整顿,生产秩序很快
得到恢复。到1978年,工业总产值和实现的利税,比1975年分别增长67.7%和62.
4%。从国外引进的年产30万吨合成氨、48万吨尿素装置和年产1.5万吨顺丁橡胶
装置,分别于1976年和1978年在齐鲁石油化工公司第二化肥厂和橡胶厂正式投产。
但这期间由于受经济工作中“左”的思想影响,仍严重地存在着基建战线过长、片
面追求产值产量、忽视经济效益等问题。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山东省的化学工业进入了现
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在工作指导思想方面,通过清除“左”的思想影响,从单纯追求产量、速度,
逐步转向以讲求经济效益为主的轨道。一是指导企业由单纯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
变,改变产品靠包销、原料靠分配的旧模式,在统一计划下实行了市场调节。据
1981-1985年不完全统计,销售计划外化工产品1000多万吨,价值34亿元;调剂了
500多万吨煤炭、110万吨硫铁矿和磷矿、91万吨短线化工原料。二是支持企业打破
行业界限,支持别人,发展自己,搞深度加工,生产社会需要的最终产品。三是提
出了“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仅据1987年统计,开
展多种经营的企业达78个,新增产值2.07亿元,利税1600多万元。四是面对生产
经营条件变化而形成的各种增支减收因素,提出了“两眼向内,靠挖潜求效益”的
对策,广泛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提高企业的自我消化能力和经济效益。
1979年以来,尽管化工企业的各种增支减收因素大大超过产品提价的增收因素,但
1988年预算内企业实现的利税比1978年提高1.7倍,亏损企业及其亏损额分别减少
92%和94.7%,每百元产值实现利税提高26%,每百元资金实现利税提高16.9%。
  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1979-1981年对在建的251个项目进行了两次调整和多次
清理,共停缓建项目74个,压缩投资5.71亿元。其中包括缓建齐鲁石油化工公司
30万吨乙烯工程和青岛碱厂18万吨联碱工程等大中型项目。此后,严格控制在建规
模,调整优化投资结构,集中力量加强了支农化工、石油化工和基本化工原料的重
点建设。1981-1988年,用于这三个方面的基建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
由“五五”计划时期的85.3%增加到94.6%。同时逐步由外延为主扩大再生产向
内涵为主扩大再生产转变,注重了老企业的挖潜改造。这一时期,全省地方化工用
于挖潜改造的投资达16.45亿元,占可比口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由“五五”
计划时期的35.5%增加到51.2%。
  在产品结构方面,根据市场情况,以增加有效供给为目标,采取计划控制、优
化投资方向、截长拉短、开发新产品等办法,重点对支农化工、石油化工、精细化
工、基本化工原料和橡胶制品等行业进行了调整。1979-1988年,新增主要短线化
工产品的生产能力为:原油加工量171.7万吨,硫酸65.4万吨,纯碱24.6万吨,
烧碱12.8万吨,化肥45.6万吨,纯苯10.8万吨,甲醇8.9万吨,塑料17.9万吨,
油漆7.53万吨,染料5000吨,轮胎外胎541.4万条,运输带415万平方米,胶鞋
2658万双。为改善地方化肥工业中氮、磷比例失调和高浓度、多元素化肥品种少的
状况,加快了磷肥的发展,同时铺开了6套年产4万吨尿素、5套年产1~3万吨磷酸
—铵和济南化肥厂年产15万吨硝酸磷肥的品种改造。1981-1988年,全省共开发适
销对路化工新产品803种,新产品产值累计约13亿元,增加利税约2.5亿元以上。
  自1980年起,对企业进行全面整顿。1980-1985年,按照存优汰劣和促进规模
合理化原则,关、停、并、转企业130个。其中主要是不具备基本生产条件、能源
消耗高、产品不对路、重复生产和长期亏损的小化肥厂、小农药厂、小电石厂、小
油漆厂、小橡胶厂。保留下来的企业通过整顿和技术改造,总体实力和技术素质有
了明显提高。1988年与1980年相比,小氮肥企业由125个调减为86个(不含生产点)
,减少32%,合成氨生产能力由102.2万吨增加到126.3万吨,增长23.6%;平
均单厂合成氨生产规模由8176吨上升到1.46万吨;每吨合成氨的煤、电消耗,分
别下降24.9%和14.9%。磷肥企业由84个调减为62个,磷肥生产能力由9.28万
吨增加到30.44万吨;平均单厂生产能力由1105吨上升到4910吨。自1982年开始,
调整和整顿领导班子,完善经济责任制。列入整顿规划的企业372个,到1985年底
验收合格的360个,占96.8%。经过整顿,企业开始实行全面计划管理、全面质量
管理、全面经济核算和全员培训。
  1980年在全省化工企业开展创建“清洁文明工厂”活动,1981年开展创建“无
泄漏工厂”活动,1985年开展创建“六好企业”即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兼顾
好,产品质量好,经济效益好,劳动纪律好,文明生产好,政治工作好)活动,
1986年又开展企业管理升级活动。到1988年,共创建“清洁文明工厂”82个,占企
业总数的18.9%;创建“无泄漏工厂”218个,占企业总数的50.2%;创建“六
好企业”13个。1987-1988年,经省政府批准的先进企业达60个,晋升为国家二级
企业的有23个。通过开展上述活动,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自1984年开始,山东省化工系统按照《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和
《山东省经济体制改革试行方案》,进行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年11月,省石油
化工厅提出了《全省化工行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几点意见》,翌年又制定了《全省化
工行业经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在以下方面展开:
  下放管理权限。在计划管理上,省石油化工厅减少了指令性计划,将过去管理
的110种产品计划中的85种和53项技术经济指标中的20种,分别下放到市、地和企
业管理。在固定资产投资上,将1000万元以下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的审批权,
下放给市、地,并试行了项目投资包干和工程承包责任制。在物资管理上,由过去
计划分配的123种减少到86种,其余37种和计划外产品全部下放到市、地和企业管
理;除国家统配、部管和列入省统配的计划内产品外,企业有权自主经营。在销售
方式上,变单一的统购包销为多种购销方式。1984年省化工供销公司成立了山东省
石油化工贸易中心,开展了计划外物资的市场调节。在科研管理上,对厅直属科研、
设计单位实行了事业费递减包干和有偿合同制,并推行了院长、所长负责制和课题
承包责任制。在企业管理体制上,将厅直属的鲁南化肥厂、莱芜硫酸厂于1984年分
别下放到枣庄、莱芜市管理;将潍坊纯碱厂于1985年下放到潍坊市管理。
  在企业内部,围绕建立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机制,增强活力,推行了以厂长负
责制、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到1988年,在全省434个县属以上化工企业
中,已有90.6%的企业实行了厂长负责制;有84.8%的企业实行了厂长(经理)
任期目标责任制;有83%的企业实行了竞争招标、风险抵押、资产承包、租赁经营
等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承包期均在3年以上;承包内容由过去主要包产值、利
税,转变为产值、利税、质量、安全、固定资产增值一起包。同时,有133个企业
实行了优化劳动组合,115个企业建立了厂内银行,一批企业还试行了股份制、结
构工资制、弹性工资制、全员合同制。在济南、青岛、淄博等市还试办了特试企业。
  自1987年开展横向经济技术联合以来,成立了以青岛第二橡胶厂为龙头的黄海
橡胶公司,以青岛第九橡胶厂为龙头的双星运动鞋联合公司,以济南化工厂为龙头
的华鲁氟化学联合公司。并组建了由27个单位参加的科工贸结合型的青岛橡胶机械
联合公司。到1988年底,全省已有251个化工企业与省内外的702个单位建立了465
个联合开发项目,完成后约新增产值15.68亿元、利税2.59亿元。齐鲁石油化工
公司发挥中央企业产品和技术优势,积极开展横向经济技术联合,到1988年已联合
开发50余项,其中与淄博市联营的有39项,并与山东省联合组建了山东齐鲁联营开
发总公司。
  1979年以来,山东省化学工业的外向型经济亦得到发展。除国家为齐鲁石油化
工公司、潍坊纯碱厂引进的大型成套装置外,地方化工企业10年间利用外资6924万
美元,建设了17个项目。其中,中外合资、租赁项目各1个,国外银行贷款项目3个,
补偿贸易项目12个。引进技术项目77个,用外汇1.12亿美元。通过利用外资和引
进技术,对63个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建成了27条生产线。还大力发展了对外贸易。
1979-1988年,全省地方化工企业交付外贸部门的出口商品收购总值达14.99亿元。
其中,1988年出口产品达100余种,出口产品收购总值达到2.86亿元,比1978年增
长1.7倍。并建成了一批出口产品重点企业,其中出口总值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
有16个。出口国别已遍及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齐鲁石油化工公司1981-1988年
出口产品59.6万吨,创汇1.49亿美元。其中,1988年创汇达5487万美元,占8年
创汇总额的36.9%。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山东省化工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进展较快,逐步形成
了一个多层次、各有侧重的化工科研体系。到1988年,全省有化工科研院、所和厂
办科研机构89个。其中,地、市级以上化工专业科研院、所18个(包括化工部属2
个,齐鲁石油化工公司1个)。科研单位与生产企业紧密结合,围绕生产建设中的
课题,开展科技攻关和群众性的技术革新活动,取得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
从1949年到1988年,共取得科研和技术开发成果1377项。其中1978年以后的即有
1125项。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山东省化工系统获得33项重大科技成果奖。
1979-1988年,有17项重大科技成果获国家级奖励,其中的6项获国家发明奖,8项
获科技进步奖,3项获科技攻关和技术开发优秀成果奖。还获得部、省级科技成果
奖318项次。1981-1988年开发的803项新产品中,达到国际水平的21项,填补国内
空白的106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284项,填补省内空白的392项。
  在化肥工业方面,开发成功了多种净化新技术,自行研制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
多种催化剂已在生产中应用。建成了两套年产4万吨水溶液全循环法生产尿素装置、
3套年产1万吨料浆浓缩法生产磷酸—铵装置,为全省小型化肥企业的品种改造积累
了经验。还开发成功了19个化肥新品种。寿光化肥厂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对生产过
程的能量关系进行综合平衡,遂级回收,利用工艺余热取代外供蒸汽,于1987年在全
国小氮肥行业首家实现了合成氨生产蒸汽自给,并于1988年10月通过了部级鉴定,
它标志着国内小氮肥生产技术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农药工业方面,研制开发并能生产杀虫剂、杀螨剂、杀线虫剂、杀鼠剂、熏
蒸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8大类农药近70个品种,1988年在产的
农药近30种。研制成功的久效磷、甲基异柳磷和助壮素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
科技进步奖。
  在基本化工原料方面,氯碱工业采用的钉钛金属阳极电解槽、新型变压整流装
置、氧气透平压缩机、三效逆流蒸发装置已取得成果。制酸工业有4个厂采用两转
两吸新流程。鲁北化工总厂开发的以盐石膏、天然石膏和磷石膏为原料制取硫酸联
产水泥的3项试验,均已通过国家级鉴定。这项技术是国内首创,它为发展磷铵生
产解决副产磷石膏危害,开辟了良好的途径。
  在石油化工和合成材料方面,陆续开发投产了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有
机硅、有机氟、有机氯等系列产品。济南油脂化工厂(现济南石油化工四厂)开发
的高强度抗撕裂硅橡胶,为中国第一次向太平洋发射火箭提供了新型材料,受到中
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贺电嘉奖。齐鲁石油化工公司1983年研究开发的甲基
叔丁基醚合成工艺,为国内首创,并在该公司橡胶厂建成年产4万吨的工业装置;
1984年研制成功的大比重喷气燃料,填补了国内国防产品的一项空白;1986年开发
成功的戊烷油生产技术,亦系国内首创,此项技术用于工业生产后,为聚乙烯装置
提供了戊烷油,保证了齐鲁乙烯一期工程的按期投产。济南化工厂开发的新聚合体
系生产氟树脂F—46新品种已投入工业化生产,1988年荣获国家技术开发优秀成果
奖。
  在精细化工方面,染料行业已开发生产11类、66个新品种,还有水溶性和油溶
性成色剂及一些配套染料中间体;涂料行业开发了聚氨酯类、丙烯酸酯类、氯化氯
了胶类等高档涂料,以及水性涂料、粉末涂料、有机氟涂料、阴极电泳漆等;还开
发了催化剂、助剂、添加剂、粘合剂、原油破乳剂等共200多个品种。研制成功的
DQ125原油破乳剂、57—40抗高烯烃蒸汽转化制氢催化剂、A78—1型(现国家统定
为A110—4型)低温氨合成催化剂、Y7型分子筛催化剂,均获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
技进步奖,并在油田开发、石油炼制和合成氨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在橡胶制品工业方面,开发成功的子午线轮胎系列产品、斜交轮胎系列产品、
彩色自行车胎系列产品、难燃运输带系列产品、特殊功能胶管、新式运动胶鞋和老
人健身鞋等,均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
  在化工机械制造方面,开发成功了轮胎成型机头系列产品,轮胎厂脱氧热水站
装置,湿式挤出造粒机,直径1.8×16毫米蒸汽煅烧炉,硫化机、板框压滤机系列
产品,沥青成型包装机,以及SP—501和SP—502气相色谱仪、氢气发生器、气体热
值测定仪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优质名牌产品大量涌现。从1979年开展产品质量创优活
动以来,全省化工产品共获得国家质量奖28个,其中金质奖6个,银质奖22个。被
评为部优质产品奖199个,省优质产品奖496个。这些获奖产品不仅在国内受欢迎,
不少产品还畅销国外。1988年,优质产品的产值达到29.1亿元,占全省化工总产
值的35.32%。其中地方化工优质品产值达到20.86亿元,占地方化工总产值的38.
45%。
  国家和省十分重视重点化工基地的建设。齐鲁石油化工公司(原胜利石油化工
总厂)是一个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的大型石油化工基地。该公司始建于1966年。
从1984年开始,展开了大规模建设。其主体工程30万吨乙烯是国家“六五”期间的
重点项目,计有16套大型工艺生产装置,20万千瓦自备热电站及相应的公用辅助设
施。第一期工程包括乙烯、低压聚乙烯、甲醇、丁辛醇、丁苯橡胶5套装置及相应
的辅助设施,于1987年5月建成,并投料试车一次成功;第二期工程包括烧碱、芳
烃、氯乙烯、聚氯乙烯、环氧氯丙烷5套装置,于1988年6月建成,也投料试车一次
成功;其后续配套工程苯乙烯、常减压和渣油加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
苯酐、增塑剂等装置正在进行施工。1984-1988年,共完成投资55.28亿元,使该
公司固定资产原值增加到39.1亿元,拥有33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50套主要生产
装置。其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为:原油加工800万吨,合成氨38万吨,尿素60万吨,
合成橡胶10万吨,乙烯30万吨,聚乙烯14万吨,聚氯乙烯20万吨,炼油催化剂1.
15万吨,有机化工原料39万吨,烧碱20万吨。主要生产企业和科研设计事业单位:
胜利炼油厂、第一化肥厂、第二化肥厂、橡胶厂、催化剂厂、机械厂、烯烃厂、氯
碱厂、热电厂、供排水厂、工程公司、研究院、设计院、职工大学等。到1988年,
职工发展到4.4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529人,管理人员6130人;工业总产值达
到24.9亿元,利税总额11.4亿元,在全国年利税总额超亿元的百家企业中居第9
位。自建厂到1988年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41.8亿元,利税105.07亿元。1988
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特大型工业企业。
  潍坊纯碱厂是国家在“七五”期间建设的全国三大纯碱厂之一(另两座分别在
河北省的南堡和江苏省的连云港)。其主体设备由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引进,规模为
年产纯碱60万吨,自1986年4月开始兴建,建设进度在全国三大纯碱厂中一直处于
领先地位。到1988年,累计完成投资5.28亿元,占调整概算5.92亿元的89.3%。
经过3年的建设,于1989年6月投料试车一次成功,成为全国新建三大纯碱厂中第一
个投产厂。与该厂配套建设的年产石灰石200万吨的淄博柳泉石灰石矿,于1988年
11月建成投产。
        (三)
  山东省化学工业经过近40年的发展,奠定了相当规模的物质技术基础。到1988
年,全省化工固定资产投资119.63亿元,全省形成固定资产原值79.4亿元(内含
中央企业40.66亿元,地方企业38.74亿元),其中预算内全民所有制企业固定资
产原值73.52亿元,占92.6%,比1949年的407万元增长1805倍,比1978年的22.
81亿元增长2.2倍。形成了青岛、济南、淄博等综合性化工生产基地和55个现代化
大中型骨干企业。山东化学工业的地位、结构、布局以及职工队伍都发生了重大变
化。
  1988年,山东省化学工业总产值达到82.39亿元,平均每年递增16.2%。其
中地方化工(不含中央企业和乡镇企业,下同)总产值54.24亿元,比1978年的23.
84亿元增长127.5%;占全省工业同口径总产值的7.6%,居省内各工业部门第5
位;占全国化工同口径总产值的7.9%,列江苏、上海之后居第3位。
  预算内全民所有制化工企业实现利税22.9亿元。其中地方化工10.33亿元,
比1978年的2.64亿元增长291.3%,占全省工业同口径利税总额的18.9%,居省
内各工业部门第2位;占全国化工同口径利税总额的7.2%,由1987年的第5位上升
到第3位。
  全省27种主要化工产品的产量(包括石油化工产品),有24种居全国前10名。
其中,轮胎外胎467.03万条,手推车外胎490.14万条,胶管1919.31万标准米,
运输带1071.62万平方米,居全国第1位;原油加工量857.8万吨,合成氨168.16
万吨,化肥137.39万吨,合成橡胶6.13万吨,纯苯6.6万吨,居全国第2位;纯
碱36.77万吨,油漆5.22万吨,居全国第3位;烧碱25.82万吨,塑料15.12万吨,
染料1.29万吨,居全国第4位;精甲醇3.68万吨,冰醋酸1.01万吨,居全国第5
位;硫酸73.3万吨,农药1.1万吨,胶鞋4046.75万双,居全国第6位。
  山东省化学工业的内部结构日趋合理。到1988年,主要行业有化肥、农药、无
机化工原料、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材料、石油炼制、染料、涂料、颜料、化学试剂、
助剂、催化剂、橡胶制品、化工机械、化学矿开采等10多个。生产的产品有1300余
种,花色规格1.5万多个。
  化肥工业:企业152个,其中氮肥企业90个,生产能力136.27万吨;磷肥企业
62个,生产能力30.44万吨。化肥总生产能力166.71万吨,产值15.76亿元,占
全省化工总产值的19.1%。农药工业:企业13个,生产能力1.87万吨,产值2.
37亿元,占全省化工总产值的2.9%。无机化工原料工业:企业57个,产值7.36
亿元,占全省化工总产值的8.9%。有机化工原料与合成材料工业:企业32个,产
值10.49亿元,占全省化工总产值的12.7%。石油炼制工业:企业7个,年原油加
工能力940.5万吨,产值18.01亿元,占全省化工总产值的21.9%。染料工业:
企业9个,生产能力1.5万吨,产值2.37亿元,占全省化工总产值的2.9%。涂料
与颜料工业:企业15个,产值2.99亿元,占全省化工总产值的3.6%。化学试剂、
助剂与催化剂工业:企业25个,产值2.43亿元,占全省化工总产值的2.9%。橡
胶制品工业:企业66个,产值16.93亿元,占全省化工总产值的20.5%。化工机
械工业:企业18个,产值9300万元,占全省化工总产值的1.13%。化学矿开采工
业:企业9个,产值1300万元,占全省化工总产值的0.16%(以上行业中的企业数
包括齐鲁石油化工公司所属厂)。
  建国时,山东省化工企业95%以上集中在济南、青岛以及淄博等胶济铁路沿线
的城镇。经过近40年的发展,山东化学工业已从省会城市、沿海及胶济铁路沿线地
区,扩展到枣庄、济宁、泰安、滨州、德州等市地,工业布局趋于合理。
  在青岛、烟台、威海等沿海城市对老企业进行革新、改造、挖潜的同时,又新
建了一批化工企业。青岛市已经建成化工、橡胶制品两大生产基地,1988年产值达
18.53亿元,占全省化工总产值的22.49%。其中,橡胶制品工业产值达9.25亿
元,占全省橡胶工业总产值的54.6%。从1967年开始,青岛市向莱芜、梁山、北
镇(现滨州市)、肥城、枣庄、东平、泰安等地搬迁设厂,建立了硫酸、油漆、橡
胶、氧气等7个厂。其中莱芜硫酸厂、梁山油漆厂、北镇化工厂(现滨州化工总厂)
、肥城橡胶厂、枣庄橡胶厂等已发展成为当地化工行业的骨干企业,为内地化工建
设发挥了积极作用。烟台、威海两市,1988年化工企业已发展到51个,产值达6.
91亿元,占全省化工总产值的8.38%。
  同时,济南、淄博、潍坊等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的化学工业继续得到发展。1988
年3市的化工总产值已达41.48亿元(包括中央企业)。与1965年相比,占全省化
工总产值的比重由20.05%上升到50.35%。
  按照省内“东部开放、西部开发”的战略部署,积极发展了鲁中南、鲁西南和
鲁西北等内地化学工业。1988年与1965年相比,内地化工产值占全省化工总产值的
比重已由1.21%上升到18.78%。其中,鲁中南地区(包括临沂、枣庄、泰安)
由0.15%上升到9.49%;鲁西南地区(包括济宁、菏泽)由0.46%上升到3.29
%;鲁西北地区(包括德州、惠民、聊城、东营)由0.4%上升到6%。在这些地
区中,化工年产值在3亿元以上的有泰安,2亿元以上的有济宁、枣庄、临沂,1亿
元以上的有德州、菏泽。内地化学工业主要是围绕发展农业生产,建立中小型化肥、
农药企业。其中建立的中小型化肥企业有83个,遍及各县、市,1988年化肥产量占
全省地方化肥企业总产量的51.6%。同时发展了烧碱、硫酸、电石、染料、油漆、
石油炼制品、橡胶制品、化工机械制造等化工企业。
  1988年底,全省县属以上化工企业共434个。按隶属关系分,中央直属企业2个,
省辖市和行署属企业123个,县、市、区属企业309个;按经济类型分,全民所有制
企业293个,集体所有制企业141个;按企业规模分(国家计委规定的大、中、小型
企业标准),大型企业13个,中型企业42个,小型企业379个。大中型化工企业在
全省化工行业中占居重要地位。1988年,大中型化工企业产值已达55.99亿元,占
全省化工企业总产值的67.96%;实现利税20.66亿元,占全省化学工业实现利税
总额的80.5%(均含集体所有制企业)。
  到1988年底,全省化工企业共有职工29.58万人。其中,中央直属企业职工4.
73万人,地方企业职工24.71万人;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25.05万人,集体所有制
企业职工4.53万人。全民所有制企业固定职工人数,比1949年的5676人,增长了
42倍。比1978年的20.9万人,增长16.8%。
  化工科学技术队伍不断扩大。1949年,全省化工工程技术人员只有78人,占职
工总人数的1.37%。1988年发展到1.45万人,占职工总人数的4.93%。
  通过生产、科研、基本建设的实践,建设了科研、设计、建筑安装和地质勘探
队伍。化工科研队伍,1988年共有职工5246人(其中科研人员2827人)。有2580人
在18个专业科研机构,担负着全国性和全省性的化工科研开发任务;还有2666人在
化工企业所属的科研机构,为本企业的技术开发服务。化工勘察设计队伍,1988年
共有职工1475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029人。这支队伍分布在18个化工勘察设计专
业院所和企业的设计部门,承担了近500个化工、橡胶、医药、石油化工等企业的
基建、技术改造和涉外项目的工程设计任务。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所属的第十建设
公司(驻山东省)和省化学矿地质勘探队,1988年职工人数分别为6793人和358人,
其中工程技术人员分别为1059人和71人。他们在齐鲁石油化工公司化工基地的建设
和省内化学矿勘探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职工队伍中涌现出一批先进人物。1985年山东省化工系统有17人被化工部授
予劳动模范称号。1986年省化工系统有22人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1987-1988年有4人获得全国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章。1988年,有53人被山
东省石油化工厅和山东省石油化工工会评为全省石油化工产业劳动模范。1988年11
月18日,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命名表彰的首批省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中,
有10名是属于化工系统。1988年12月19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命名的山东省首批优秀
企业家中,化工系统有1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