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浮选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3&rec=114&run=13

〖黄金〗〖金矿〗〖选矿〗〖方法〗〖浮选〗
〖设备〗〖药剂〗〖黄药〗〖浮选油〗
1936年,日本人在招远玲珑建设了日处理150吨矿石的选金厂, 首次在山东用
浮选法选金。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由于当时动力不足等原因, 弃浮选法而使用
人工拉溜提金。1958年,招远县在玲珑等地建立了日处理25~50吨的小型浮选厂,
沂南县铜井建立日处理50吨矿石的选矿厂选铜回收金。1963年,招远金矿在灵山建
起100吨/日选厂,这是当时全省最大的黄金浮选厂。此后,浮选法在全省广泛应用,
连民间乡镇办金矿也建立了小型浮选厂。到1987年底,全省有日处理25吨以上规模
的浮选厂(车间)50多家。
浮选设备。50年代,山东省浮选用日本产法连瓦尔德机械充气搅拌式浮选机。
60年代,采用仿苏的米哈诺布尔机械充气搅拌式浮选机,此后应用了国产的机械充
气搅拌浮选机。有的厂家曾试用过浮选柱,因浮选柱的处理能力大,对大粒金的选
别能力差,所以未推广应用。
浮选药剂。1936年,招远玲珑选金厂采用的是黄药和松油。60年代,黄金选厂
浮选采用国产的黄药和松油,主要是丁基、乙基黄药和2号浮选油。 随着选矿技术
的发展,浮选用药由单一用药发展为混合用药。1982年,沂南县龙头旺金矿选厂试
验以铵黑药与黄药混合使用,金的回收率提高了2%,各矿山先后推广应用。80 年
代,许多矿山选厂采取多种药剂混合添加,提高了生产指标,降低了药耗。全省黄
药消耗由60年代每吨原矿200~500克,降为1987年的70~150克, 全省选金黄药用
量平均只有100克/吨左右。

〖选矿厂〗〖调整剂〗〖石灰〗〖浮选〗〖矿浆〗〖酸碱度〗
选矿厂一般用石灰做调整剂,吨矿石灰用量一般为1~2公斤,有的选矿厂耗石
灰量高达5公斤以上。石灰耗用量与石灰质量、矿石性质、操作技术等有很大关系。
有的厂家因添加石灰对金有抑制作用,而改加碳酸纳(苏打),其成本比石灰高些。
全省浮选金的矿浆PH值(酸碱度)一般是7~8。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1936年,玲珑选厂采用的浮选工艺流程为一次粗选、二次扫选、二
次精选,得金铜精矿,尾矿弃去。当时进入浮选的是经过重选的“汰矿”,入选品
位每吨10克左右,浮选回收率90%。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浮选工艺不断完善。
80年代兴建的浮选厂,有的采用了优先富集,然后再粗选、扫选、精选,得最终金
精矿和尾矿;有的采用了粗选一次抛尾,粗精再磨、再选的浮选工艺流程;有的采
用了先混合浮选然后再分离浮选的工艺流程。
为了解决金矿中部分难选矿物的回收和综合利用,由各种选矿方法组成的联合
流程已屡见不鲜。70年代,以机械选矿和物理化学等选矿组成的联合流程发展迅速。
招远、沂南、新城、焦家、乳山金矿应用联合流程后,选矿总回收率有较大提高。
新城金矿由单一浮选改成浮选加氰化后,浮选尾矿由改前的0.25克/吨下降为0. 18
克/吨,有效地利用了矿产资源。沂南金矿于1971年采用联合流程后, 不仅为国家
回收了黄金,还回收了铜和铁。到1987年,除个别乡镇或村办选金厂外,都采用了
联合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