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氧气顶吹转炉炼钢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2&rec=68&run=13

  山东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始于1969年,70年代初发展较快,中后期时升时降。80
年代钢产量大幅度提高,1987年创年产钢132.61万吨的历史新纪录。1969-1987年
底,山东共拥有氧气顶吹转炉12座、150.50公称吨,累计产钢730.06万吨。其中最
大的为25吨转炉,最小的转炉只有1.5吨。
  莱钢第二钢厂设计规模为3座25吨氧气顶吹转炉,年产钢50万吨。由马鞍山钢
铁设计院负责设计,济南建筑公司承担施工。1970年12月开始平整场地,1972年10
月动工建设,厂房主体结构基本建成,后因缩短基建战线于1976年10月停建。1978
年10月经山东省计划委员会批准,该工程恢复建设,由莱钢建筑工程处承担施工任
务,继续完成设备基础等混凝土工程,同时安装了1座600吨混铁炉和吊车等设备。
1980年初,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该工程第二次停建。为
改变产品结构不合理和经济效益差的状况,1982年2月省计委批准该工程再次恢复
建设。确定先建1座25吨氧气顶吹转炉。1983年11月配套的3200立方米/时制气机建
成投产。1984年1月2日转炉进行试生产。第二座转炉于1985年11月建成投产,形成
年产30万吨钢的生产能力。两座转炉及其辅助设施共投资2358万元。炼钢铁水由莱
钢第二铁厂供应,送入600吨混铁炉。钢水采用地平面注锭,锭型为510毫米开口锭,
锭重2.1~2.5吨。脱模后送钢锭库精整或直接热送750初轧厂。冶炼管坯钢和低合
金钢时,浇510毫米带帽钢锭。这2座25吨氧气顶吹转炉自投产至1987年,累计产钢
47.07万吨。
  青钢3座15吨氧气顶吹转炉工程是按烟气治理项目经山东省经委批准兴建的,
一期工程投资2100万元,建设3个炉座基础、2座15吨氧气顶吹转炉及2座50吨化铁
炉。由石油部第七工程公司和青岛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承建,在原侧吹转炉不停产的
情况下施工,1984年4月2座化铁炉建成投产。后由冶金部第二十二冶金建设公司接
替进行转炉系统工程施工。到1984年底2座15吨转炉基本完工,翌年1月31日1号转
炉热负荷试车炼出第一炉钢水,2月13日2号转炉投产出钢。1986年5月3号转炉建成
投产,形成年产钢50万吨的生产能力。氧气顶吹转炉生产时,烟气经除尘系统净化
处理后排放,彻底改变了原侧吹转炉烟气污染严重的状况。
  1964年济钢炼钢分厂恢复生产后,开始酝酿筹建氧气顶吹转炉,初定3座13吨
氧气顶吹转炉并报山东省重工业厅。1967年4月国家经委对济钢改建氧气顶吹转炉
批示“中央给予投资1000万元,供应1台3200立方米/时低压制氧机,要求1969年建
成,1970年达到年产钢30万吨”。山东省冶金工业公司召开专门会议部署,确定3
座13吨转炉由济钢设计科承担设计,翌年6月完成设计任务。1969年进行施工准备。
1970年初破土动工,建成1台3350立方米/时制氧机,同年8月3座13吨转炉竣工,9
月1日1号转炉炼出第一炉钢,当年产钢5.57万吨。1971年9月4日2座300吨混铁炉建
成投产。1972年5月1日第一台板坯连铸机建成投产,当年钢产量达到15.22万吨。
1973年6月20日第二台板坯连铸机建成投产。至此,已形成年产钢30万吨的生产能
力。1974年受“批林批孔”影响仅生产钢2.64万吨。1977年对炼钢生产进行全面整
顿,建立健全多项管理制度,同时改造除尘系统,当年钢产量达到23.03万吨。
1978年钢产量上升到27万吨,钢渣水淬生产线建成投产。鉴于除尘系统改造后炉口
溢烟仍很严重,1980年11月进行第二次改造,并对上料,密封、仪表等系统做了调
整。1982年开展企业整顿,推行经济责任制,并研制采用滑动水口、整体钢包、绝
热板等新技术,炼钢生产有了新的起色,1983年钢产量突破设计能力达到32万吨。
1983-1984年将2台连铸机的5辊拉矫改为7辊拉矫。1984年钢产量达到34.63万吨。
后产量逐年上升,1987年钢产量达50.07万吨。从1970至1987年,累计产钢435.56
万吨。
  济钢二分厂建有2座6吨氧气顶吹转炉,从1969年到1987年累计生产钢89.42万
吨。1966年该厂着手改造制氧站和铁水热装线,1967年在原炼钢车间厂房西端新建
2224平方米高标准厂房,与原车间厂房相连接,安装2座6吨氧气顶吹转炉。采用活
炉座吊装,半干半湿法除尘。1969年7月11日转炉试炼出第一炉合格钢水,浇注160
毫米开口锭,后改浇200毫米开口锭及210毫米挂绝热板锭,当年钢产量达到1.02万
吨。1974年受“批林批孔”影响曾一度停产。1975年恢复生产,11月份进行氧气低
吹煤粉试验。1978年进行炉龄攻关,采用小块砖贴补法,转炉炉龄高达738炉,当
年钢产量达到5.54万吨。随后炼钢生产稳步发展,1984年起钢产量逐年上升,1987
年钢产量达到10.23万吨。
  1979年潍坊钢厂动工将原2座3吨空气侧吹转炉改造为1座3吨氧气顶吹转炉,当
年800立方米/时制氧机建成。1980年8月转炉竣工投产,铁水由原2座10吨化铁炉供
给。转炉采用湿法除尘。生产220毫米沸腾钢和镇静钢锭。1984年建成1000立方米/
时制氧机,改造了化铁炉,同时采用滑动水口、整体钢包等新技术,提高了生产率。
1985年钢产量达到4.29万吨,到1987年累计产钢22.38万吨。
  1970年初,烟台钢厂着手将原1.2吨空气侧吹转炉改造成氧气顶吹转炉,炉体
未动,只增加了一套氧枪装置,安装了地区会战制造的一台150立方米/时制氧机,
8月1日转炉正式投产。1974年底,在原厂房东端转炉易地改造,转炉扩大到1.5吨,
原3吨化铁炉改为5吨,并增加了热风窑和除尘设备。1.5吨转炉于1975年4月投产,
同时易地重建了制氧车间,增加了1台150立方米/时制氧机。1981年5月将5吨化铁
炉改造扩大为7吨,又增加了1台150立方米/时制氧机,转炉使用镁质白云石炉衬。
1982年转炉平均炉龄达到753炉,钢产量提高到3.47万吨。1984年对化铁炉进行改
造,同时改造了化铁炉热风窑,提高了废钢比。另外,采用滑动水口、整体钢包等
新技术,钢产量稳步提高,1986年产钢4.47万吨,1987年提高到5.03万吨。从1975
年到1987年累计产钢36.91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