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会计核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2&rec=203&run=13

  建国初期,山东冶金企业按照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开展了清产
核资工作,制定了企业提交折旧基金、上交利润、成本计算规程等办法,建立了企
业会计核算制度。
  “一五”期间,山东冶金企业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经济核算制,开始建立成本
核算体系。会计核算工作“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群众”,同生产和群众相结
合,对改进企业管理、加强生产经营发挥了作用。通过贯彻财政部修改颁发的各种
会计制度,国营企业统一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进一步完善了企业会计核算制度,
加强了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但这个时期会计核算主要是学习搬用苏联的模式,会
计核算科目、会计报表、会计制度过细过繁。
  “大跃进”时期,财会工作出现了破除一切规章制度、缩减财会机构等做法。
一些企业出现管理和帐务混乱、花钱大敞口的状况。
  1960年,山东冶金企业在贯彻调整方针中,整顿了会计核算工作,健全了财务
机构和各项制度。同时组织企业财会人员学习国务院批转财政部拟定的《国营企业
会计核算规程》和国家计委、财政部联合发出的《关于加强国营企业成本管理的通
知》等文件,明确会计核算的基本任务、方法和会计人员的职责等,改变了帐目不
清、家底不清、责任不明和“以表代帐”、“无帐会计”等混乱现象,保证了会计
核算工作的正常进行。与此同时,对过去会计核算工作中过于繁琐复杂、不切实际、
重复劳动、无效劳动的核算办法也作了改进。为便于群众参加管理和监督,便于专
业核算与群众核算相结合,在企业初步建立了“领导、群众、专业人员”三结合的
会计核算管理体系,并积极推行了资金分级归口管理和资金限额管理、成本定额管
理等比较有效的管理方式,使会计工作的地位在企业管理中得到加强,会计核算的
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对全省冶金工业顺利进行调整,扭亏增盈,发展生产起到了
很大促进作用。
  “文化大革命”时期,许多冶金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再度处于十分混乱和半瘫
痪状态。财产不清、帐目不实、管理混乱、产品成本上升、亏损增大、盈利下降。
在处境艰难的情况下,全省冶金企业的广大财会人员仍做了大量工作。1971年在贯
彻中央提出解决3个突破问题(职工突破5000万人,工资突破300亿元、粮食销量突
破300亿斤)和1972年的清产核资中,企业财会部门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1975年,
中央发出“狠抓增产增收,扭转企业亏损,努力节约支出,加速资金周转,更好地
完成国家信贷计划”的指示,各企业财会部门认真贯彻中央这一指示,对增产增收,
扭亏增盈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1982年,国务院批准发布了整顿企业的6条标准。山东冶金总公司结合实际情
况制定了直属企业财务整顿验收的6项要求:(1)建立健全财会机构,充实财会人员;
(2)建立健全财会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和经济核算体系;(3)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各
项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4)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5)坚持
勤俭办企业,反对铺张浪费,讲求经济效益;(6)实行财务民主,接受群众监督。
从1982年到1984年,企业结合贯彻《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工业企业会计人
员岗位责任制》、《会计人员工作规则》,先后整顿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
企业的财会基础工作和核算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
  1987年,山东省冶金工业总公司针对企业财会核算基础仍较薄弱的状况,又提
出了《关于加强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意见》。为使财会工作进一步适应经济改革的
需要,配合企业管理升级工作,制定了《山东冶金企业加强财务基础工作和财务管
理工作要求细则》,保证了财会工作按规定有秩序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