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沿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0&rec=500&run=13

〖改革〗〖沿革〗〖机械工业〗〖科研〗〖机构〗〖企业〗〖研究所〗
1919年,山东省实业厅在济南建立山东工业试验所,开始引进国外机械工业技
术进行试验推广。但由于帝国主义入侵、军阀混战,不久即解散。到1955年,全省
没再设立任何机械科研机构。
1956年9月,第一机械工业部在济南第二机床厂筹建锻压机械设计研究处,建
立省内第一个专事机械研究的独立机构。
“大跃进”期间,为适应机械工业大发展的需要,科学研究院系统、省机械工
业系统、农业机械系统都开设机械科研机构。1958年,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青岛
分院及济南市科学院都设立机械动力或机械研究所。同年7月,省机械工业厅设立
机械设计室,10月又草拟了《山东省机械工业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确
定筹建机械研究所。1959年2月,经省委工业部批准成立山东省机械工业厅机械科
学研究所。同年7月,按照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关于“每省每地每县都要设一个农
具研究所”的指示,在省农科院设立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继而一些专区、县(市)也
成立了农机(具)研究所。1959年9月,第一机械工业部锻压机械设计研究处扩大为
锻压机械研究所筹备处。1960年6月,省机械工业厅确定成立设计院,1961年4月,
厅属的院、所合并为山东省机械工业厅机械设计研究院。至1961年5月,省内已有
47个专事机械、农机研究的独立科研机构,并有了厂办研究所,计有:第一机械工
业部锻压机械研究所筹备处、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机械动力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
岛分院机械科学研究所、济南市科学院机械动力研究所、山东省机械工业厅机械设
计研究院、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及济南、青岛、烟台、昌潍、济宁、聊城、
惠民7个专区(市)农机研究所和潍坊、昌乐、益都、诸城、昌邑、寿光、临朐、济
宁、金乡、曲阜、滕县、宁阳、章丘、肥城、泰安、历城、新泰、烟台、牟平、威
海、蓬莱、文登、乐陵、沾化、邹平、淄博、微山、邹县、泗水、寿张、夏津、平
阴、成武、莒县等34个县(市)农机(具)研究所。专业科研机构的职工总数达1000余
人,其中农机科研机构42个、412人。同时,烟台机床附件厂、青岛铸造机械厂等
成立了厂办研究所。
1961年开始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科研机构被列为精简的
重点,县农机(具)研究所全部撤销,专区(市)农机所只剩下烟台1个,3个科学院相
继解散。1962年末,全省仅剩下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机械动力研究所、山东省机械
设计研究院、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等7个独立机械科研机构。
1963年开始纠正忽视科研工作的倾向,并贯彻国家科委发布的《科学研究工作
条例》。3月,省机械工业厅提出了《关于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工作的意见》,强调
加强机械科研机构,重点是加强农机科研机构的建设。经中共山东省委、省人委批
准,原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机械动力研究所并入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并批
准在济南、青岛、淄博、烟台、昌潍、聊城、泰安、济宁建立8个专区(市)农机研
究所,由机械工业厅和专署(市)双重领导。1964年,潍坊市成立了动力研究所。
1965年11月,省经委、省科委又批准成立厂所合一的山东省青岛粉末冶金研究所。
至1965年末,机械工业系统独立的研究机构发展到15个,职工超过1000名。科研单
位实行科研与生产相结合、专业科研与群众性的技术革新相结合和选、改、创相结
合的方针,广大科技人员深入工厂、农村,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研究工
作。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一开始,科研机构就受到冲击,至1972年,济南、青岛
两个机械研究所和菏泽农机研究所相继撤销,济南、泰安、淄博农机研究所被并到
工厂,济宁地区农机所被迁到乡下,其他科研单位的科技人员被分批下放到工厂、
农场接受“再教育”,科研机构动荡不定,多数科研项目无法按期完成。厂办研究
所全部解散。
1971年,第一机械工业部提出了逐步建立专业科研机构的意见,8月召开的第
二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强调建立健全农机科研机构。1972年1月,省机械工业局
召开全省农机科研工作会议,呼吁恢复、整顿、建立、健全农机科研机构,2月省
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转发了会议纪要,各地开始恢复或重建农机研究所。1975年
5月,省革命委员会下达《关于地、市农机所的几个问题的通知》,对农机研究所
的编制、经费、材料和必要的试验设备提出了具体解决办法。至1978年,机械工业
系统的独立科研机构发展到21个。这期间,机械工业各级主管部门比较重视科研机
构的作用,“会战”建设项目、重大技术改造、新产品的开发都组织科研机构参加。
重大科研项目由机械工业部、省科委下达计划,省机械局统一组织,以科研机构为
主与工厂、学校联合研究。在科研与生产结合中,锻炼出一批富有实践经验的科技
骨干。多数研究成果得以应用,其中有90余项获得1978年全国、省科学大会奖和
1979年全国机械工业科学大会奖。
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推动了科研机构的建设。省机械工业厅强调
巩固、充实、装备独立的科研机构,号召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厂办研究所。至1985年,
系统内独立科研机构发展到23个,职工总数达2932人,其中科技人员1325人,有80
多个企业办起了厂办研究所。这期间,科研机构在改革中发生重大变化,国民经济
从单纯的计划经济转变为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后,国家不再全包科研计划和经费,
只下达部分重点研究项目,鼓励科研单位在完成国家计划的前提下,与企业直接挂
钩,承担企业的研究项目。科研单位对外实行有偿合同制,对内实行课题承包责任
制,科研与经济效益挂钩,从而调动了科研单位创收和科技人员研究、推广科技成
果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