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发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0&rec=418&run=13

〖企业〗〖生产〗〖发展〗〖历史〗〖武器〗〖兵工厂〗〖产品〗
近代武器的制造始于清末,1875年11月,山东巡抚丁宝桢关于创办山东机器制
造局(简称山东机器局)的奏章得到清廷批准,丁宝桢遂于当年选址济南泺口东,买
地300余亩,自烧砖瓦,动工建厂。至第二年秋,先后建起机器厂、生铁厂、熟铁
厂、蒸硫房, 炭房、碾药房、合药房等大小厂房30余座,建成山东第一座近代兵
工厂。其建厂费用,杂项开支不计,共耗银18.68万两。1876年仿制出“马梯尼”
枪,试验射程2000米。1877年正式开工造枪、制药。1894~1897年,山东巡抚李秉
衡筹银12万两,增建大枪厂、枪子大厂、轧铜大厂等,添置造台枪、“毛瑟”枪设
备60余台,并于无影山建起火药库20座,规模扩充三分之二。
1899年,德国侵略军在青岛小港建立水雷枪械修理所,制造水雷,修理枪炮。
1914年德军撤离青岛时将其彻底破坏。
1902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在德州大西门外运河东岸征地850余亩,
耗银80.6万两,建立了以制造枪弹为主的北洋机器制造局(简称德州机器局),同时
也承担修枪、修炮的任务。
辛亥革命后,山东机器局、德州机器局由北京政府接管,1912年8月分别改为
山东兵工厂和德州兵工厂,此时已能制造炮筒、炮架,并能承修“65”、“79”套
筒步枪和新“毛瑟”枪、“自来得”手枪、山炮等。1915年德州兵工厂试制新式机
枪,1917年增设机枪厂,月制“马克沁”机枪6挺。
1925年张宗昌督理山东军务后,德州兵工厂与山东兵工厂合并为济南新城兵工
厂,员工达2500余名,分设机器、枪弹、制药、炸弹4个厂,开始生产“84”迫击
炮,月产12门。同年,在青岛原德军水雷枪械修理所旧址建立山东第四兵工厂,员
工400余名,拥有设备80余台,以造枪为主,月产各种枪支185支。
1928年,北伐军入鲁,山东第四兵工厂停办。同年5月,日本侵略军攻占济南,
新城兵工厂遭到日军的炮击和抢掠,失去了制造枪、炮的能力。1936年,山东省保
安司令部在济南市趵突泉前街设修理所,修理枪械。
1937年,日本侵略军侵入山东后,采取强占、抢劫等手段,在山东先后建立4
个以制造和修理枪炮为主的兵工厂。1938年,日军侵占山东保安司令部修械所,改
名“山东警卫厅修械所”,1943年增设枪厂,月产机枪14挺。1939年,日军又将潍
县华丰机器厂的设备、物资劫至济南,建立了制造枪炮的“历山工厂”。1940年初,
郓城县伪县长刘本功强占民营的泰兴工厂,建起伪县大队修械所,下设3个厂,
1942年有员工100余人,每月制、修机枪5~6挺。1944年迁至济宁,进行扩展,由3
个厂增至5个厂,员工总数达到1000人,一厂造机枪,月产150挺;二厂造步枪,月
产300支;三厂造重机枪和炮,月产重机枪7~8挺、“82”及“60”迫击炮4~5门;
四厂、五厂分别生产弹、药。1944年日军又从天津、青岛等地掠夺机器、设备,在
济南建立“昭和园工厂”,有300余人,主要制造步枪、马枪。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兵工从修枪起步,逐步制造出步枪、机枪、掷弹筒、迫
击炮等轻重武器。1938年,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三大队在黄县圈杨家建立胶
东第一兵工厂,建厂当年即仿造出步枪和“75”迫击炮,1939年,每月已能制造“
82”、“75”迫击炮3~5门,步枪20~80支,1940年仿制成功捷克式轻机枪,月产
5~6挺,1944年生产出掷弹筒。1938年建立的鲁中兵工厂,在两个月内即制造“75”
迫击炮4门。1938年,八路军山东纵队八支队在寿光建立兵工厂,开工生产1个月即
造“82”迫击炮4门,继而又试制出捷克式轻机枪,1939年3月改编为山东纵队第二
兵工厂。1941年3月,八路军115师兵工厂由鲁南转移到滨海地区后,开始制造步枪,
1944年制成55毫米小炮7门,并能成批生产枪榴弹筒。1941年成立的胶东第三兵工
厂,1943年先后制造出步枪、机枪、掷弹筒。各地兵工厂制造的武器补充了抗日部
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军队接管并改编了济南、青岛、济宁等
地的日伪兵工厂,联勤总司令部兵工署第四十四兵工厂、山东省政府机器工厂、山
东保安司令部修械所及保安司令部第二师修械所等均加紧制造和修理武器,用于发
动内战。四十四兵工厂仅1947年即制造信号手枪2600支、60毫米炮15门,修理重机
枪1222挺、冲锋枪66支、步骑枪8938支、手枪648支、各式火炮501门、迫击炮38门、
掷弹筒131具、刺刀1610把。山东省政府机器工厂1948年1~8月累计出厂“中正”
式步枪1299支。
为了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山东的重点进攻,保卫胜利果实,解放区的人民兵工厂
亦加紧修理和制造武器,胶东军区发展到9个兵工厂,其中有3个厂制造枪炮,胶东
兵工六厂制造步枪、掷弹筒和重迫击炮,兵工七厂制造步兵炮,并修理山炮、野炮、
榴弹炮、兵舰用炮和加农炮等,兵工八厂主要生产掷弹筒。1947年5月,原华中军
工部的兵工厂转移到渤海,渤海军区兵工厂整编为8个厂,其中兵工四厂是武器制
造厂,后随军南下。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人民解放军在战争中缴获的武器日
渐增加,各兵工厂转向制造弹药、修理枪械为主,武器生产基本停止。
60年代初,为了巩固国防,山东省按照中央的备战部署,在省内进行“三线”
建设,建立地方军事工业,先后建起5个以生产武器为主的军工企业,并在地方企
业建立了军工车间,建成了以军工厂为主体、军民结合的防御武器生产体系,形成
了生产半自动步枪、冲锋枪、高射机枪、手枪、高射炮、迫击炮、无后座力炮、火
箭筒等武器的生产能力。1979年后,在改革开放的方针指引下,按“平战结合”的
原则,各军工厂开发了民用机电产品,保留军品生产能力。
1985年末,省军事工业系统有5个具备制造武器能力的企业,均为全民所有制,
拥有各类设备5649台,主要技术储备有半自动步枪、班用机枪、冲锋枪、手枪、高
射机枪、高射炮、迫击炮、无后座力炮、40毫米火箭筒。主要生产民用机电产品,
民用品的年总产值451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