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发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0&rec=23&run=13

〖生产〗〖发展〗〖内燃机〗〖柴油机〗〖柴油机〗〖历史〗
〖内燃机〗〖建国前〗
20世纪初,民族工业兴起,以柴油机作动力的工厂日增,但需耗资购买外国生
产的柴油机。应社会之需,1930年前后青岛复记铁工厂、济南陆大铁工厂、潍县华
丰机器厂等相继仿制出柴油机。华丰机器厂是唯一成批生产者,1932年试制成功首
台11千瓦卧式低速柴油机,继而试制成功6千瓦、18千瓦、30千瓦3个品种,产品在
1935年铁道部于北京举办的全国铁路沿线产品第三届展览会上获“超等”奖状,成
为北方省市最早成批制造柴油机的厂家,产品供不应求。1939年日本侵略军为了军
事需要,将华丰机器厂的主要设备、物资劫至济南,建为制造军火的工厂,使山东
的内燃机制造业受到极大的摧残。
1947年,胶东解放区环海铁工厂在威海观里夏家村仿制成功8 千瓦单缸低速柴
油机。1948年从合并到胶东第六兵工厂的环海铁工厂抽调12人、9台设备, 到潍县
坊子筹建大华机器厂。在筹建中边建设、边生产,于1949年制造成功8千瓦柴油机。

〖扩建〗〖调整〗〖1950-1965〗
1950~1952年,为适应工矿生产和兴修水利的急需,山东省组织制造或修理过
柴油机的工厂赶制动力机械。烟台机器厂、潍坊大华机器厂、济南工业局第一厂与
第二厂、济南三兴元铁工厂、济南齐鲁机器厂、济南文德机器厂、黄海修船厂等分
别仿制出6千瓦、8.8千瓦、10千瓦、11千瓦、18千瓦、22千瓦、30千瓦、38千瓦低
速柴油机。其中,烟台机器厂于1950年承制水电部6千瓦柴油机30台; 济南工业局
第一厂承接了300台11千瓦柴油机的订货任务,并与潍坊大华机器厂分别试制出250
公斤、600公斤、1200公斤柴油机打桩机,支援了治淮工程和抗美援朝战争。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以扩建的方式建起了4个初具规模的动力机专业厂。 济
南工业局第一厂、潍坊大华机器厂于1953年上交第一机械工业部直接管理,分别改
为济南柴油机厂和潍坊柴油机厂,由国家陆续投资扩建为国内生产大中型柴油机的
骨干企业,两厂的产品都完成了低速到高速、小型到大型的转变,开发了6108型和
160系列柴油机(包括1160、3160、4160、6160)。 省地方工业发展了小型农用柴油
机的生产。1953年莱阳隆茂铁工厂试制成功1140型柴油机后,替代了所有的低速、
杂牌农用柴油机;潍坊华丰机器厂解放后在旧址上重新建立后,也于1953年恢复生
产柴油机。这期间,企业确定了产品方向,编制了成套工艺卡片,根据工艺要求设
计制造了工装,提高了生产能力,稳定了产品质量,产品畅销全国。隆茂铁工厂生
产的1140型8.8千瓦柴油机1956年开始出口,两年即向亚洲、非洲的7个国家出口93
台。潍坊柴油机厂生产的6108型51千瓦、6160型99千瓦柴油机也于1957年开始出口。
主要生产厂产品产量见表1-3。
“大跃进”期间,全省大力发展动力机械的生产,1958年生产柴油机的企业即
达39个,原有4厂的职工人数倍增,隆茂铁工厂改名莱阳动力机械厂, 职工人数增
至2047名,济南柴油机厂增至2798名,潍坊柴油机厂增至3789名,潍坊华丰机器厂
增至1200名。全省柴油机的产量逐年增加,1958年增至8.7万千瓦,1960年达24. 3
万千瓦。产品多达30余种,济南柴油机厂新增88千瓦、176千瓦大型柴油机,潍坊柴
油机厂试制出1470千瓦内燃机车用柴油机,青岛联成修船厂设计制造出1100型18千
瓦、3100型55千瓦船用柴油机,但多数厂还是生产1140型和一些已被淘汰了的低速、
低效机型。由于浮夸风严重,追求高产,忽视科学,管理混乱,加之新工人多,平
均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普遍差。如在当时风行改制、代用和“割盲肠”中,潍坊
柴油机厂的产品中有163个必要的零件被当作“盲肠”割掉, 126 道工序被撤销,
6160型柴油机上的956个钢件中,材料常被代用的达90个之多,致使1960 年生产的
1948台柴油机报废,企业被迫停产整顿3年,损失6000余万元; 潍坊华丰机器厂生
产的1140型8.8千瓦柴油机,将双飞轮改为单飞轮,并通过提高转速, 把工率增加
到13千瓦,于1959年生产1000余台销往农村,因无法使用,农民纷纷退货,省机械
工业厅只得拨款20万元照价收回。新增企业的产品质量更差,不少产品不能使用,
成了农业生产队的“拴马桩”。
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后,柴油机制造业列为调整重
点,通过“关、停、并、转”,将“大跃进”中一轰而起的柴油机生产厂改为专业
配件厂或转产其他农机产品,并普遍精减了职工。对保留的4 个主机厂分别进行了
整顿,潍坊柴油机厂作为重点,限期停产整顿,对莱阳动力机械厂、潍坊华丰机器
厂两个农用小动力机生产厂进行了重点装备,并组织了专业化协作。企业恢复了规
章制度,并实行了岗位责任制,扭转了混乱局面,产品开始更新换代。济南柴油机
厂于1964年划归石油工业部后,开发了190系列大功率高速柴油机, 成为生产石油
工业用柴油机的专业厂;潍坊柴油机厂试制成功8V160型368千瓦柴油机;潍坊华丰
机器厂与省农业机械研究所合作,试制成功185F型4.4 千瓦单缸风冷立式柴油机,
成为省内第一个为拖拉机配套的机型;莱阳动力机械厂于1966年与省农业机械研究
所联合研制了195型8.8千瓦轻型柴油机。同时企业开始设计、制造专机,建设流水
作业和自动生产线,潍坊柴油机厂先后设计制造了加工机体、缸头、曲轴等主要零
件的专用机床,使6160型柴油机的定额工时降低了54%,产品成本降低了15.3%;
莱阳动力机械厂对装配车间进行了密封,并建成部装、总装、试车等流水作业线;
潍坊华丰机器厂在省机械设计研究院的协助下,设计制造了多种专机,于1966年建
成省内第一条缸体加工自动线和5条机械加工流水线,形成年产万台185F 型柴油机
的能力。

〖1966-1985〗〖调整〗〖优质〗〖产品〗
1966~1978年,贯彻第一次、第二次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精神,柴油机制
造业形成以农用动力为主的发展高潮。同时,汽车、船舶、工程机械和其他机械的
发展也对柴油机生产起了促进作用,出现了省、地、县齐抓柴油机制造的局面。柴
油机制造业发展到全省各市、地,先后生产过柴油机的企业多达50多个,1978年仅
生产柴油机的专业主机厂即达20余个,协作厂遍布城乡,年产量达261.26万千瓦,
是1965年的55倍多。这一时期的柴油机制造多是采用“会战”的方式进行的,设备、
工装分到省属、地属、县属各骨干企业加工制造,并在各自范围内组织协作配套。
企业的建立则各有不同,有分迁的、分建的、改建的,也有新建的。聊城内燃机厂
是由青岛内燃机厂抽调了110余人、100余台设备在聊城新建的,沂源柴油机厂是集
临沂地区之财力、物力新建的,潍坊动力机械厂是在建民农具厂的基础上扩建的,
益都柴油机厂是在农机修造厂的基础上分建的,滨州柴油机厂是在北镇拖拉机修配
厂的基础上建成后分立的,牟平发动机厂是从牟平农业机械厂中分立的,烟台动力
机械厂是在烟台农业机械厂的基础上改建的,济南内燃机厂是由风动机械厂扩建的,
济南发动机厂是由山东拖拉机修配厂改建的,德州和泰安柴油机厂、济宁动力机械
厂、淄博内燃机厂等均是在小厂的基础上扩建或改建的。兼业厂多是农机修造厂或
拖拉机修配厂。此间,发展了系列产品,160、190系列进一步发展了新品种,95系
列迅速发展为全省农用和与拖拉机配套的主要产品,并研制或引进生产了4130型、
6130型、6120型、1105型、175型及90系列等机型, 其中潍坊动力机械厂试制成功
的6ESDZ43/82B型二冲程船用柴油机额定功率2200千瓦, 产品规格基本适应了各种
需要。新、老企业都注重了生产手段的改进,专业厂主要机件加工多数使用专机,
建立了部分流水作业或自动化生产线,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但是由于各市地乃至
县、社都要生产主机,生产厂点太多,重复建设浪费了人、财、物力,许多兼业厂
并不具备生产柴油机的条件也盲目投产,产品质次价高。
1979年后,柴油机制造业又经历了一次大调整。大部分兼业主机生产厂转产柴
油机配件或其他机械产品,部分专业主机厂转产其他机械产品。菏泽柴油机厂改产
蜂窝煤机和粉煤机,济南发动机厂转产工业缝纫机后又转产气动元件,烟台动力机
械厂改为农机配件厂后又并入冷冻机厂,济宁动力机械厂并入山东推土机总厂,济
南内燃机厂改为济南汽车总厂发动机分厂。部分企业脱离了机械行业,益都柴油机
厂转二轻系统后改产轻工业产品,拥有1300余名职工、年生产能力达1.2 万余台、
生产195型柴油机的潍坊动力机械厂改为毛纺厂和轻工机械厂。调整初, 全省保留
了13个主机厂,对柴油机制造业进一步组织了专业化协作,推行了现代化管理,开
展了产品升级创优活动,并开始引进国外先进技术。1979~1985年,全省有3 种柴
油机被评为国优产品,获银质奖,3种获部优质品称号,4种获省优质产品称号。潍
坊华丰机器厂引进英国技术试制成功的R4100型柴油机,其燃油耗242.1克/ 千瓦小
时,机油耗1.1克/千瓦小时,大修期达8000小时,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获
国家经委优秀新产品奖。 该厂在消化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对老产品进行了改造, 使
495T型柴油机的燃油耗由262.6克/千瓦小时降至240.7克/千瓦小时。莱阳动力机械
厂、牟平发动机厂、德州柴油机厂等均在科研部门的配合下发展了节能产品,获省
或机械工业部的奖励。在调整中,全省柴油机的生产量曾一度下降,但随着改革的
深入发展,对柴油机的需要量回升,部分停产柴油机的企业又重新上马,生产高峰
复出,见表1-4。
1985年,山东的柴油机制造业已形成包括设计、主机及配件生产的完整体系。
包括隶属于中国重型汽车公司的潍坊柴油机厂、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的济南柴油机
厂和省内其他工业系统的柴油机厂在内,全省共有17个主机生产厂,分布于12个市
地,各自形成了协作配套关系网,年生产能力达440余万千瓦, 是国家内燃机的主
要产地之一。
1985年末,机械工业系统有12个生产柴油机的专业厂(见表1- 5) , 职工总数
19281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238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9743万元、净值12171 万
元,金属切削机床3229台,锻压设备227台;工业总产值32041万元,利润总额6137
万元。加上山东拖拉机制造厂发动机分厂和产品归口管理的德州生建机械厂,年产
柴油机363.3万千瓦。产品在省内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行销国内29个省、 市、
自治区,并出口东南亚、非洲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