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发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0&rec=15&run=13

〖汽轮机〗〖生产〗〖发展〗〖蒸汽机〗〖历史〗
1958年,青岛动力机械厂仿制成功1500千瓦冷凝式电站汽轮机。后改名为青岛
汽轮机厂,并规划建成包括锅炉、电机、汽轮机在内年产30万千瓦的火力发电设备
生产厂。1959年试制成功750千瓦、6000千瓦汽轮机。1960年产量达到42台/7.35万
千瓦。1961年,转产工业锅炉、船用柴油机、军用改装汽车、电站阀门等。
1965年,第一机械工业部决定青岛汽轮机厂恢复生产汽轮机,1966年拨款166
.7万元扩建改造。1967年,制造成功国内自行设计的首台N1.5-24型1500 千瓦快装
组合冷凝式汽轮机和N3-24型3000千瓦冷凝式汽轮机,产品性能、 效益与运行安全
系数均超过仿制品。1968年,试制成功 1500 千瓦自由活塞式卡车电站燃汽轮机和
RZS-1100千瓦自由活塞式船用燃汽轮机,产品向多品种发展。1970年5月, 省革命
委员会决定将青岛汽轮机厂全部迁至肥城县,建立山东汽轮机厂。1971年变搬迁为
包建,新厂的产品方向为汽轮机和大型矿山通用设备,取名肥城通用机械厂,经 10
年建设,累计投资3263.8万元,建成8个生产车间,建筑面积9.14万平方米,安装设
备773台,职工发展到780人,在国民经济调整中转归省冶金公司,停产汽轮机。
青岛汽轮机厂在包建肥城通用机械厂的同时,1971~1977年累计完成投资1176.
32万元,新建厂房面积3万多平方米,新增大型、精密设备50余台。1973 年汽轮机
的年产量突破10万千瓦,并研制成功N60-35型5万千瓦中压冷凝式汽轮机。1974 年
又研制成功既能提供热能,又可产生廉价电力的B3-35/5型和B3-35/10型3000千瓦背
压式汽轮机,使背压式热电站的能源利用率达89%。1977年试制成功可同时提供电
力和工业用汽的C3-35/5型抽气冷凝式汽轮机。1979年生产电站汽轮机52台/22.2万
千瓦。同时,自行设计试制成功国内第一台D3-1.7/0.5型二次扩容式地热汽轮机,
共生产两台,装备了西藏羊八井地热电站。
1981年,以青岛汽轮机厂为主组建由省内13家企业参加的齐鲁发电设备公司,
配套生产电站锅炉、汽轮机附件、电站附机等。1982年青岛汽轮机厂在地热汽轮机
的基础上,研制成功D3-1.7/0.5-1型低温低压汽轮机,在湖南长岭炼油厂安装发电,
开辟了利用工业废热发电的新途径,填补了国内空白。1983年设计制造的B6- 24/2
型背压式汽轮机,作为中国第一套热电联产汽轮机出口泰国,1984年又有2 台 N3-
24-3型冷凝式汽轮机出口坦桑尼亚,开拓了国际市场。历年产量见表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