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唐(618年-907年)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rec=18&run=13

唐初沿袭隋开皇之制,实行两级行政。武德元年(618年) 改郡为州,至天宝元年
(724年)又改州为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州,故《新唐书·地理志》中州与郡名同
时并列。贞观元年(627年)于州之上设置“道”,作为监察区域。开元十一年(733年)
将道作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于是形成道、州(郡)、县三级政区。山东地区大部
分属河南道,如郓、兖、青、齐、曹、濮、密、沂、莱、淄、登等11个州和徐州、宋
州的部分县; 北部的部分地区属河北道,如博、德、棣3个州,以及魏、贝、沧诸州
中的部分县。今山东地区共有县92个。

一、河南道
今山东境内属河南道的州县有:
郓州(东平郡)
本治郓城,贞观八年(635年)移治须昌(遗址在今东平县州城镇北15公里埠子坡村)。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东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郓州。辖须昌、寿张、郓城、
巨野、卢、平阴、东阿、阳谷、中都9县。
齐州(济南郡)
治历城(遗址在今济南市历下区内) 。旧置齐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改为齐州,
次年置总管府 (总管府肇设于北周,职在协调重要地区各州军事。唐初,改郡为州,
仍于“缘边镇守及襟带之地,置总管府,以统军戎”(参《旧唐书·地理志一》)。),
管齐、邹、东泰、谭、淄、济六州,贞观元年(627年)废总管府。天宝元年(724年)改
为临淄郡,五年改称济南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齐州。辖历城、章丘、亭山(元和
十五年即820年省入章丘)、临邑、长清、禹城、临济7县。
兖州(鲁郡)
治瑕丘(今兖州市兖州老城东北侧) 。隋为鲁郡。唐武德五年(623年)置兖州。天
宝元年(742年)改为鲁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兖州。辖瑕丘、曲阜、乾封、泗水、
邹、任城、龚丘、金乡、鱼台、莱芜10县。
青州(北海郡)
治益都(今青州市益都镇) 。隋为北海郡。唐武德四年(622年)置青州总管府,管
青、潍、登、牟、莒、密、莱、乘八州。八年省乘、潍、牟、登四州。贞观元年 (62
7年)废总管府。天宝元年(742年)改青州为北海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青州。辖益
都、临淄、博昌、寿光、千乘、临朐、北海7县。
曹州(济阴郡)
治济阴(今定陶县西境力本屯乡五里长寨一带) 。隋济阴郡。唐武德四年(621年)
改置为曹州,领济阴、定陶、冤句、离狐、乘氏、蒙泽、普阳七个县,是年废普阳县。
次年以废梁州之考城县属曹州。贞观元年(627年) 省定陶、蒙泽二县入济阴县。贞观
十七年(643年),以废戴州之成武县属曹州。天宝元年(724年)改曹州为济阴郡。乾元
元年(758年)复为曹州。辖济阴、考城、冤句、乘氏、南华、成武6县。其中考城县在
今河南省境。
濮州(濮阳郡)
治鄄城(今鄄城北旧城镇)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濮州,领鄄城、廪城、雷泽、
临濮、昆吾、濮阳、永定、安丘、长城九县。次年废安丘、长城、昆吾三县。八年废
永定、廪城二县。贞观八年(634年)由济州划出范县属濮州。天宝元年(724年)改为濮
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濮州。辖鄄城、濮阳、范、雷泽、临濮5县。其中濮阳、
范县在今河南省境。
密州(高密郡)
治诸城(今诸城市城关镇) 。隋高密郡。唐武德五年(622年)改为密州,领诸城、
安丘、高密三县。贞观八年(634年)废莒州,莒县划属密州。天宝元年(724年)改为高
密郡。乾元元年(758年) 复为密州。辖诸城、辅唐(乾元二年由安丘县改名辅唐)、高
密、莒县4县。
沂州(琅邪郡)
治临沂(今临沂市临沂城)。隋琅邪郡。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沂州,领费、临沂、
颛臾三县。不久又置兰山、临沭、昌乐三县。六年省此三县入临沂县。贞观元年(627
年)废颛臾县入费县,废 州,以原属承县属沂州。贞观八年(634年)废莒州,以原其
属新泰、沂水二县属沂州。天宝元年(724年)改为琅邪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沂州。
辖临沂、承、费、新泰、沂水5县。
莱州(东莱郡)
治掖县(今莱州市)。隋东莱郡。唐武德四年(621年)置莱州,领掖、胶水、即墨、
卢乡、昌阳、曲城、当利、曲台、胶东九个县。六年废曲城、当利、曲台、胶东四个
县。贞观元年(627年) 废卢乡县入胶水县,并将登州之文登县、废牟州之黄县划属莱
州。麟德元年(664年)置牟平县,属莱州。如意元年(692年)划出黄县、文登、牟平三
县置登州。天宝元年(742年)改莱州为东莱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莱州。辖掖、昌
阳、胶水、即墨4县。
淄州(淄川郡)
治淄川(今淄博市淄川区) 。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淄州,领淄川、长白、莱芜三
县。武德六年(623年) 废长白、莱芜二县。八年废邹州,将其所属长山、高苑、蒲台
三县划属淄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淄川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淄州。辖淄川、
长山、高苑、邹平4县。
登州(东牟郡)
治蓬莱(今蓬莱市) 。唐如意元年(692年)由莱州划出文登、牟平、黄县三县置登
州,初治牟平(今烟台市牟平区宁海镇) 。神龙三年(707年)改黄县为蓬莱县,并移州
治于蓬莱。天宝元年(742年)改登州为东牟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登州。辖蓬莱、
牟平、文登、黄县(先天元年〈712年〉由蓬莱县析置)4县。
此外,河南道还有徐州的滕县、宋州的单父(今单县)、楚丘等县亦在今山东省境
内。

二、河北道
今山东境内属河北道的州、县有:
博州(博平郡)
治聊城(今聊城市东昌府区)。唐武德四年(621年)置博州,领聊城、武水、堂邑、
茌平、莘亭、灵泉、清平、博平、高唐9县。次年省莘亭、灵泉二县。贞观元年(6 27
年) 废茌平县。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博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博州。辖聊城、
博平、 武水、清平、堂邑、高唐6县 (莘亭、灵泉等县置、废时间,诸说不一,此据
《旧唐书·地理志》。)。
德州(平原郡)
治安德(今陵县城) 。隋为平原郡。唐武德四年(621年)置德州,领安德、般、平
原、长河、将陵、平昌六县。是年于德州置总管府,管博、德、棣、观四州。贞观元
年(627年) 废总管府。原属沧州之 河(《旧唐书·地理志二》作滴河。误。)、厌次
划属德州。贞观十七年,废般县, 河、厌次二县划属棣州,是年以废观州之县、
安陵二县划属德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平原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德州。辖安
德、平原、长河、安陵、将陵、平昌、县7县,其中县后属冀州,在今河北省境;
永徽二年(651年)安陵县治移至白社桥,亦在今河北省境。
棣州(乐安郡)
治厌次(遗址在今惠民县辛店乡先棣州村)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棣州,领
阳信、乐陵、 河、厌次四县。六年并入沧州。贞观十七年(643年) 复置棣州,治乐
陵县,领厌次、 河、阳信三县,又划淄州蒲台县属棣州,乐陵县则改属沧州,并移
州治于厌次县。天宝元年(742年)改为乐安郡,上元元年(760年)复为棣州。辖厌次、
 河、渤海、阳信、蒲台5县。
此外,河北道还有魏州冠氏、朝城、莘县,贝州历亭、漳南、 县 (天宝元年即
742年改为夏津)、武城,沧州乐陵、无棣等县亦在今山东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