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辑 蒙阴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rec=174&run=13

位于临沂市北部。北邻淄博市的沂源县,南接费县,西界平邑县和泰安市的新泰
市, 东连沂水、沂南2县。面积1602平方公里。人口52.5万。辖蒙阴、岱崮、常路、
坦埠、垛庄、高都、野店、桃墟、界牌9镇,旧寨、联城2乡。县人民政府驻蒙阴镇。
夏为蒙山有施氏地,西周属颛臾国。东周为蒙邑、堂阜邑、艾邑地,分属鲁国和
齐国。秦属琅琊郡。西汉高帝二年(前205年) 始置蒙阴县于蒙邑(今崔家城子),因在
蒙山之阴而得名,属泰山郡;又置虑县,治今坦埠镇故县,属城阳国。新莽时蒙阴县
改为蒙恩县。东汉蒙阴、虑2县俱废,地属泰山郡盖、牟2县。三国魏初复置蒙阴县,
属徐州东莞郡,仍治汉蒙阴县城。西晋属徐州琅邪国,县治东移至今公家城子。西晋
末因乱蒙阴县废,其地分属盖县和东牟县。北魏于故蒙阴县东置新泰县,属南青州东
安郡,与属北徐州东泰山郡之新泰县并存。东魏将东安郡所属之新泰县改为蒙阴县,
属南青州东安郡,治晋蒙阴县城(今公家城子)。北齐废蒙阴县入新泰县,属东泰山郡。
自此经隋、唐、五代、宋、金至元初,今蒙阴县境一直是新泰县的一部分。
隋、唐、宋属琅琊郡,金属泰安州。元中统三年(1262年)原蒙阴地由新泰县析出
为新泰镇,隶属益都路莒州水县;皇庆二年(1313年),复置蒙阴县,属益都路莒州,
在东汶河之阳新筑城邑,即今蒙阴县城。明蒙阴县属青州府。清初仍属青州府,雍正
八年(1730年)改属莒州。十二年随州属沂州府。
1913年属岱南道(次年更名济宁道) 。1925年属琅琊道。1928年废道直属于省。1
936年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三行政督察区。
1939年12月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析蒙阴县南部第二、四区和沂水县南部之第五、六、
九、十区设南沂蒙联防办事处(县级,后改为沂南县) 。1940年7月建立蒙阴县抗日民
主政府,初辖于中共鲁中区党委政府工作部;1941年2月设沂蒙专区(鲁中第二专区),
蒙阴县属之。 1941年9月析蒙阴县西部之张黄、大崮、野店、高都、寨子等区及新泰
县东部地区为新蒙县,属鲁中泰南行政联合办事处领导。同年同月蒙阴之鲁村划归博
莱县,汶南区划归泰宁县,大庄、团埠2区(即原曾划归南沂蒙的老四区)划归费北县;
蒙阴县时辖坦埠、旧寨、官庄、高湖、艾山等区,属鲁中行政区第二 (沂蒙) 专区。
1943年3月蒙阴县一度撤销,同年9月恢复,同时撤销新蒙县,原蒙阴县地划回。蒙阴
县仍属沂蒙专区。1944年7月新泰之北师、龙廷2区划入蒙阴。
1945年8月撤销泰泗宁县,汶南区复归蒙阴;撤销费北县,大庄、团埠2区还属蒙
阴; 沂南县之官庄区划入蒙阴。同年10月北师、龙廷2区划回新泰县,张黄区划入沂
源县。1948年7月蒙阴属鲁中南行政区第二(沂蒙)专区。
1950年5月属沂水专区。1953年8月属临沂专区。1967年临沂专区改称临沂地区,
1994年撤销临沂地区,设立地级临沂市,蒙阴之隶属关系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