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隋(581年-618年)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rec=17&run=13

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灭亡了南朝陈,结束了东晋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局面,统
一了中国。当时政区既多且滥,“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
所置民少官多,十羊九牧。”鉴于这种情况,隋文帝采纳度支尚书杨尚希“存要去闲,
并小为大”的建议,于开皇三年(583年) 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二级制。炀帝
大业三年(607年) 又“并省诸州,寻即改州为郡。”(《隋书·地理志》)全国计有郡
19 0个,县1255个。隋代今山东地区分属济阳、东平、济北、渤海、北海、齐郡、东
莱、高密、鲁郡、琅邪等10郡,另有东郡、彭城、武阳、平原、下邳、清河等郡的部
分县,共有113县。
东平郡
治郓城(遗址在今郓城县城东张营一带) 。后周曾于此置鲁州,开皇十年(590年)
置郓州,大业初改为东平郡。辖郓城、鄄城、须昌、宿城、雷泽、巨野6县。
济阴郡
治济阴(遗址在今定陶县城西南境力本屯乡五里长寨一带)。北魏置西兖州,后周
改称曹州,隋大业三年改为济阴郡。辖济阴、外黄、济阳、成武、冤句、乘氏、定陶、
单父、金乡9县,其中除济阳、外黄二县在今河南省外,余均在山东省。
济北郡
治卢县(遗址在今茌平县南境韩集乡高垣墙村)。旧置济州,隋大业初改称济北郡。
辖卢、范、阳谷、东阿、平阴、长清、济北、寿张、肥城9县。
渤海郡
治阳信县(遗址在今阳信县城南五里洼) 。隋开皇六年(586年)于此置棣州,大业
二年(606年)改称沧州,次年改为渤海郡。辖阳信、乐陵、 河、厌次、蒲台、饶安、
无棣、盐山、南皮、清池10个县。其中饶安、盐山、南皮、清池4县在今河北省境内。
北海郡
治益都(今青州市益都镇) 。北周置青州总管府,隋开皇十四年(594年)废府,复
为青州,大业初改为北海郡。辖益都、临淄、千乘、博昌、寿光、临朐、都昌、北海、
营丘、下密10县。
齐郡
治历城(遗址在今济南市历下区西北境,即旧城厢)。隋初为齐州,大业初改为齐
郡。辖历城、祝阿、临邑、临济、邹平、章丘、长山、高苑、亭山、淄川10县。
东莱郡
治掖县(今莱州市莱州镇) 。隋初为光州,开皇五年(585年)改称莱州,大业初改
为东莱郡。辖掖、胶水、卢乡、即墨、观阳、昌阳、黄、牟平、文登10县。
高密郡
治诸城(今诸城市中城关镇) 。北魏置胶州,隋开皇五年(585年)改称密州,大业
三年(607年)改为高密郡。辖诸城、东莞、 城、安丘、高密、胶西、琅邪7县。
鲁郡
治瑕丘(今兖州市) 。隋大业二年(606年)改兖州为鲁郡。辖瑕丘、任城、邹、曲
阜、泗水、平陆、龚丘、梁父、博城、嬴10县。
琅邪郡
治临沂(今临沂市临沂城)。北魏曾置北徐州,北周改称沂州。隋开皇初废。大业
三年(607年)置琅邪郡。辖临沂、费、颛臾、新泰、沂水、东安、莒县7县。
平原郡
治安德(《隋书·地理志》作安乐,清代学者杨守敬考证当作安德。甚是。) (遗
址在今陵县陵城镇)。辖安德、平原、将陵、平昌、般县、长河、弓高、东光、胡苏9
县,其中弓高、东光、胡苏在今河北省(一说胡苏县在今山东省宁津县西南十公里。)。
清河郡
治清河县(在今河北省清河县西北境)。辖清河、清阳、武城、历亭、漳南、 、
临清、清泉、清平、高唐、经城、宗城、博平、茌平14县。其中清河、漳南、经城、
宗城、临清(今临西)、武城等县全部或大部在今河北境。
武阳郡
治贵乡县(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北)。辖贵乡、元城、繁水、魏、莘、顿丘、观城、
临黄、武阳、馆陶、堂邑、武水、冠氏、聊城14县。其中繁水、顿丘、观城、临黄四
县在今河南省境; 贵乡、魏县、馆陶3县在今河北省境;堂邑、冠氏、聊城、莘县、
武阳、武水、元城7县在今山东省境(一说元城在今河北省境。)。
此外,彭城郡(治彭城,在今江苏省徐州市) 的滕县、兰陵、方与3县,下邳郡的
郯县,东郡的离狐县、梁郡的楚丘县等亦在今山东省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