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潍坊市建置沿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rec=113&run=13

山东省辖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偏东,莱州湾南岸。东邻青岛市、烟台市,南与日
照市、临沂市毗连,西与淄博市、东营市接壤。面积15749平方公里。人口840.1万。
辖潍城、坊子、寒亭、奎文4个区,青州、诸城、寿光、安丘、高密、昌邑6市和昌乐、
临朐2县。市人民政府驻奎文区。
夏有寒国(今寒亭) 及斟 (今坊子区治浑街)、斟灌(今寿光斟灌城)、三寿(今潍
城区)等古国。西周为丰(今青州)、州(今安丘)、纪(今寿光)等国地。春秋为齐、纪、
鲁等国地。战国除今境南部属鲁国外,其余大部为齐国地。秦分属临淄、琅邪、胶东
三郡。西汉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置北海郡,治营陵(今昌乐县东南),辖营陵、
剧魁、安丘、 、淳于、益、平寿、剧、都昌、平望、平的、柳泉、寿光、乐望、饶、
斟、桑犊、平城、密乡、羊石、乐都、石乡、上乡、新成、成方、胶阳等26县。东汉
改为北海国,移治剧县(今寿光市东南纪台一带)。三国魏徙治平寿(今潍城)。南朝宋
复为北海郡,寄治青州治所(今青州市)。北齐改称高阳郡,徙治下密县(今潍城西关)。
隋开皇初高阳郡废,复置北海郡。开皇十六年(596年) 分北海郡置潍州,仍治下
密,以境内潍水为名。大业二年(606年) 废潍州入北海郡,郡治益都(今青州市),辖
益都、临淄、千乘、博昌、寿光、临朐、都昌、北海、营丘、下密10个县。唐初改北
海郡为青州,仍治益都。武德二年(619年) 于北海县分置潍州,武德八年州废,县仍
属青州。天宝元年(742年)改青州为北海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称青州。北宋建隆三
年(962年)以青州北海县(今潍城)建北海军,并辖昌邑县。乾德三年(965年)改置为潍
州,辖北海、昌邑、昌乐3县,属京东东路。金属山东东路。
元属益都路。明洪武十年(1377年),州废,原辖之潍县、昌邑、高密三县改属莱
州府;又升青州为府,领益都、寿光、昌乐、临朐、安丘、诸城等县。清沿明制。顺
治初,分属青州分巡道莱州海防道;光绪三十年(1904年)属登莱青胶道。
民国元年(1912年),沿晚清旧制,今市所属各区、市县仍属登莱青胶道。1913年,
废除清代道制,另置4道,今市辖境均属胶东道。1925年全省改4道为11道,潍县、昌
邑、 高密、 安丘、诸城等5县属莱胶道,寿光、益都、临朐、昌乐等4县属淄青道。
1928年废道,各县直隶于省。
抗日战争时期多种政权并存,建置亦不一致。国民党山东省政府1938年春设第八
行政督察区, 潍县、昌乐、益都、临朐、安丘、高密、诸城、昌邑等8县属之;1939
年11月设第十三行政督察区, 昌邑县属之;1945年1月设第十七行政督察区,高密、
昌邑、潍县属之,同年2月,第八区的诸城与第十七区的潍县互换所属。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
(山东省政府前身)和有关地区的行政主任公署根据斗争形势的需要,在今市境先后推
行了各种不同的行政建置,析、并、置、废的变化十分频繁。
东部的高密自1944年起先后隶属于鲁中行政区第三专区(沂山)、滨海行政区滨北
专区、胶东行政区南海专区、胶东行政区滨北专区。东南部的诸城 (包括诸莒边、诸
胶边) 自1943年起先后属滨海专区、滨海行政区滨北专区、胶东行政区滨北专区。东
北部的昌邑(包括昌南等县)自1941年起先后属胶东行政区西海专区、渤海行政区第五
专区。
中北部的潍城、坊子、寒亭、奎文各区即原潍县地 (包括潍南、潍北及寿潍、昌
潍等边联县有关部分) 自1943年起先后或分别隶属于清河行政区清东专区(1944年3月
后改称渤海行政区第五专区)、胶东行政区西海专区、昌潍专区;1948年4月至1949年
6月期间建立的潍坊特别市则直属于时驻山东省益都县的中共华东中央局。
中南部的安丘(包括潍安县、老安丘--丘南县、新安丘县)自1943年起先后属于鲁
中行政区第四专区(沂山) (后改序为第三专区)、昌潍专区。西部的青州(益都,包括
益北、 益东及益寿临广、益寿、益临淄博--淄河县、益临长桓等边联县的有关部分)
自1939年起先后或分属于清河专区、清河行政区清东专区、鲁中行政区第一专区 (泰
山专区)、鲁中行政区鲁山专区、昌潍专区,并曾一度直属于中共中央华东局。
中西部的昌乐(包括临东县)自1945年起先后属鲁中行政区第四(后改序为第三)专
区(沂山专区) 、昌潍专区。西北部的寿光(包括益寿临广、益寿、寿潍、广寿边等边
联县的有关部分和羊角沟市等) 自1940年先后或分别属于清河专区、清河行政区清东
专区、渤海行政区第五专区、渤海行政区清河专区、昌潍专区等。
西南部的临朐(包括临东县的一部分) 自1940年先后属于鲁中行政区第四(后改序
为第三)专区、昌潍专区等。
要而言之,这一时期东半部的县、市、区多分属于胶东行政区的西海、南海专区,
滨海行政区的滨北专区。西半部的县、市、区则多属于清河行政区清东专区、鲁中行
政区的沂山等专区。
1948年4月潍县城解放,于潍城、坊子及二者毗连地区置潍坊特别市,1949年6月
改名潍坊市,专区级,直属于山东省,是为潍坊设市及有“潍坊市”这一政区名之始。
1948年6月25日,中共华东中央局决定设立昌潍特区,7月15日昌潍行政专员公署
正式成立,专署机关驻昌乐,该专区隶属于山东省,时辖益临、安丘、寿光、昌乐、
潍县等5县。1948年底原直属于华东局的益都县划归昌潍专区。1949年6月安丘(南)、
淮安、临朐3县自鲁中行政区第三(沂山)专区划归昌潍专区。7月专署驻地移至益都城,
时辖益都、益临、寿南、潍县、昌乐、临朐、淮安、安丘、丘南等9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今潍坊市辖区及其隶属关系较诸其他市地,相对较为稳
定,但调整变化仍不算少。地专级行政建置自1949年至今依次为昌潍专区、昌潍地区
(1967年-1981年)、潍坊地区(1981年-1983年)、潍坊市(1983年至今)。
1950年5月撤销潍坊市, 并入潍县;撤销羊口市,并入寿光县;将淮安县更名为
潍安县。与此同时,随着省、专之间行政区的撤销和专区的合并重组,原胶东行政区
西海专区的昌邑、昌南、潍北等3县及原渤海行政区清河专区的寿光、益寿2县划属昌
潍专区。同年11月复置潍坊市(县级)。这时该专区共辖潍坊市(县级)、潍县、潍北、
昌乐、昌邑、昌南、安丘、丘南、潍安、寿光、寿南、益临、益都、益寿、临朐等共
1市14县。1952年5月撤销益临县,尧西、香山、弥东、郑母等四区划归益都,龙岗、
营子、柳山、尧山等四区划归临朐,尧沟镇划归昌乐;撤销益寿县,三元孙、边线王
等23个村划归寿光, 其余悉归益都;撤销潍安县,原辖区分别划归安丘、丘南2县。
同年寿光县羊角沟区改为羊角沟特区, 直属于昌潍专区。1953年7月淄博专区撤销,
所辖之临淄县划归昌潍专区。与此同时,撤销潍北,并入潍县;撤销丘南,并入安丘;
撤销寿南, 并入寿光。这时昌潍专区共辖1市、9县、1直属特区。1954年10月羊角沟
直属特区改建为镇,仍归寿光县管辖。同年10月原淄博工矿区所属博山县划归昌潍专
区。
1956年2月胶州专区撤销,所辖之胶县、胶南、藏马、五莲、诸城、高密6县划归
昌潍专区。同年3月藏马县撤销,其辖区分别划入胶南及五莲2县;同月昌南县撤销,
并入昌邑县。同年7月平度县自莱阳专区划归昌潍专区。是年昌潍专区辖1市15县:潍
坊市、潍县、益都、昌邑、寿光、昌乐、临淄、临朐、安丘、诸城、高密、五莲、博
山、胶南、胶县、平度。1958年12月撤销潍县,并入潍坊市;撤销博山县,并入淄博
市; 撤销临淄县,并入益都县。胶县、胶南2县划归青岛市。1961年5月胶县、胶南2
县复归昌潍专区; 10月潍县、临淄复置,仍属昌潍专区。1967年2月昌潍专区更名为
昌潍地区,时辖1市14县。1969年12月临淄县划归淄博市。
1978年11月胶县、 胶南划归青岛市。1981年5月昌潍地区更名为潍坊地区。1983
年8月撤销潍坊地区, 组建地区专级潍坊市,将原潍坊地区的昌邑、昌乐、安丘、高
密、 诸城、五莲、临朐、益都、寿光等9县划归潍坊市管辖;平度县划归青岛市;撤
销潍县,其行政区域并入潍坊市,置潍城、坊子、寒亭3个县级区。1986年3月撤销益
都县,设立青州市(县级),由潍坊市代管。1987年7月撤销诸城县,设立诸城市(县级),
由潍坊市代管。 1992年12月五莲县划归日照市管辖。1993年6月撤销寿光县,设立寿
光市(县级) ,由潍坊市代管。1994年1月8日撤销安丘县,设立安丘市;5月18日撤销
高密县,设立高密市;6月10日撤销昌邑县,设立昌邑市;5月23日设立潍坊市奎文区,
其行政区域为原潍城区白浪河以东的东关、东园、院校、新城四个街道办事处,大虞、
二十里堡、梨园3个镇和军埠口镇的刘家沙窝、李家沙窝、南家、郭家等7个村,原寒
亭区郭家官庄镇的李家朱茂、辛庄、东金等8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