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桓台县乡镇建筑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9&rec=94&run=13

建筑业是桓台县的传统产业。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隋唐时代,桓台的建筑业
就闻名遐尔,到明、清时代更加繁荣兴盛。县境内的隋文宝塔、华严寺均系当时国
内建筑的代表作,冯氏住宅被誉为“建筑之根”。明万历年间建造的忠勤祠、四世
宫保坊,以造型奇美、气势宏伟、古朴典雅、工艺精妙而成为桓台人民精湛建筑艺
术的历史见证。清末民初,桓台建筑工匠开始注册创办私人营造厂。20世纪40年代
已经有组织地在国外承建工程,到1948年,桓台县在国内外开办的建筑营造厂、建
筑公司以及包工队就多达90余家,其中国外7家(朝鲜6家,美国1家),省外20余家,
分布在18个省市,省内63家。当时,桓台的建筑工匠就已形成了“坐镇济南府,涉
足海内外”的局面。所建古代建筑以神奇壮观、新颖规范、精良细致闻名于国内外。
新中国成立后,这一传统产业得到新的发展。1951年,在县人民政府的支持下,
桓台县建筑业者联合会成立了县木瓦工会。1956年,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
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家居农村的工匠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工匠较多的
村成立了木工组、瓦工队,为集体和社员修缮房屋。技术高、施工能力强的建筑队
承揽附近村镇的建筑工程。1958年至1965年期间,随着各项事业的发展,基本建设
项目增多,建筑力量较强的荆家、车孙、王庄、索镇、田庄等村镇相继组织起建筑
队,赴外地承包工程,到1966年,共有6300余人在外地从事建筑施工业。承建的郑
州“二七”纪念塔,成为一大景观,颇为观光者赞赏。荆家镇孙村工匠李光功,因
参建北京人民大会堂有功,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并参加了庆功群英会。文
化大革命期间,在极左路线的干扰下,建筑业的发展经历了一段曲折的道路,被当
作“资本主义尾巴”,建筑队伍被勒令解散,建筑者的积极性受到很大挫伤。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桓台建筑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1981年,
在县委、县政府“桓台要致富,发挥优势搞建筑”和“一半劳力在家种田,一半劳
力外出抓钱”的方针指导下,实行了行业归口管理,建筑业走上稳定、健康、发展
的轨道。
1985年,桓台县抓住国家大规模建设的机遇,提出了“立足山东,服务全国,
走向世界”的奋斗目标,狠抓企业内部改革,不断完善经营机制,实行承包责任制、
用工合同制、劳动保险制、设备租赁制和经营股份制等,大力抓人才、设备投入,
强化科技素质,生产能力迅速提高。到1987年,施工人数、建安产值分别比1984年
增加了2万人、1.26亿元。
1989年后,在国家压缩基建规模,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的严峻形势下,桓台县实
施了“由单纯劳务密集型向劳务、智力、技术密集相结合型转变;由单纯搞主体工
程向设计、施工、安装、装饰、室内设施配套一条龙方向转变;由粗放型经营向集
约化经营转变;由单一经营建筑业向一业带动多业、多元化经营方向转变”的四大
战略转变,坚持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以提高企业素质为重点,抓管理、抓经营、
抓市场、打基础、上水平、增效益,形成了阵容整齐、实力雄厚的建筑企业集团。
可承接高层建筑、大跨度厂房以及豪华装修工程。1992年该县建筑队伍施工的山东
省老干部活动中心及淄博市博物馆工程,以工期快、质量好受到了高度赞扬。
1995年底,全县有乡镇建筑企业113家,其中二级资质企业22家,三级48 家,
四级43家。装备总额2.2亿元。有职工62335人,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施工人员9025人,
其中高级38人,中级2681人。近7万名建筑队伍遍布全国十几个省、市、区, 并出
国到西亚承包建筑工程。1995年完成建安总产值27.07亿元。1986-1995 年先后承
建了中科院外国专家公寓、亚运村华侨公寓装修、山东外贸大厦、山东省政府办公
厅大楼、黄台电厂、蒲松龄建筑馆仿古建筑群和齐鲁石化综合大楼等一批名优工程,
工程合格率100%。1995年承建工程优良品率达到了45%, 并获部优样板工程两项,
部级优良工程2项,省优质样板工程62项,参与承建的济南佛山苑小区获“鲁班奖”

1985年3月彭真委员长视察桓台,欣然题词“建筑之乡”。1994年10月, 省政
府命名桓台为“建筑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