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服装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9&rec=70&run=13

1949年以前,山东农村的服装业,靠人工缝制,家庭作坊式生产。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后,随着农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乡村中开始出现人工和小型缝纫
机结合从事服装加工的缝纫业。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农村
中一批有制衣技术的人员组织起来组成服装合作社。
1958年,山东农村兴办了一批社办服装厂。至1950年,社办服装产量达到1287.
6万件。1960年棉花受灾,山东省人民委员会于11月1日指示各地停止服装帽子的生
产,一部分社办服装厂开展了服装拆旧翻新业务。直至“文化大革命”期间。山东
省社队办的服装厂大都规模很小。
进入80年代后,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功,山东一些传统的产棉区,象聊城、德
州、菏泽、惠民等地棉花大面积丰收,为当地乡镇纺织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
料,而乡镇纺织工业的发展又带动了乡镇服装业的发展。1980年,社队服装企业拥
有缝纫机43872台,生产各类服装2473万件。此后,逐步淘汰了落后设备, 改为分
工序的流水作业生产,许多企业开始使用锁眼机、钉扣机、双针平缝机等专用设备,
产品的档次也逐步提高,主要品种有西装、猎装、风雨衣、牛仔装、毛呢服装、衬
衫、男式中山装、女式裙装和童装。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企业通过引进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与
国内的服装研究机构合作,扩大了生产规模,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改
进了服装的花色款式,创出了自己的名牌产品,从而带动了整个乡镇服装业的发展。
如山东金泉发展集团总公司,是一个村办集体企业。1985年3月, 开始与大连服装
研究所联合,研制开发新产品。1986年10月,引进的西服流水线正式投产,首批生
产的服装经外贸部鉴定完全达到了出口标准。 生产的“翠春”牌男西装、 套装在
1988年全国城运会服装展览中被评为优秀产品,“翠春”牌男女茄克衫1990年被评
为省优质产品。高密县兴华服装厂,主要生产出口服装,其中“美漪牌”涤棉立领
男长袖衬衫1987年荣获农业部优质产品奖。1990年,完成产值1230万元,实现利税
121万元,出口交货额1200万元。1990年,山东乡村两级服装企业1710处, 从业人
员86159人,产值15亿元,拥有各类服装加工设备86853台,生产各类服装13807 万
件,引进外资项目22个,合同利用外资额186.09万美元,出口交货值19671 万元,
成为乡镇企业主要出口创汇行业之一。
1995年,全省乡村两级服装企业1569处,从业人员116246人,产值88亿元。全
省乡镇企业服装产量达到79060万件,其中衬衫4370万件、西装 4039 万件、 童装
7253万件,实现出口交货值49736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