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小农具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9&rec=7&run=13

中小农具生产在山东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生产已
具有一定的水平,犁铧、锄镰等农具开始广泛应用于农业。
乡镇企业是中小农具生产的主体,其生产量约占全省总产量的80%以上, 主要
产品有锄、镰、锨、镢、木锨头、水桶水斗、开山工具、手推车上棚、地排车上棚、
车马挽具、农用钢丝绳及铁丝等,其中又以铁制农具为主。
建国前,由于小农经济的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中小农具主要是个体分
散生产经营,手工锻打制造。50年代中期,随着农村手工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
推进,山东农村各地开始把一些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组织起来,成立起铁木业合
作社(组)和农机具修造厂。1957年,仅潍坊地区就有铁木业社(组)40个,生产铁木
制小农具234万件,水车1542部,人力车6024辆。60年代至70年代, 中小农具一直
是山东乡镇工业的重点行业。1979年,全省社办工业中从事中小农具生产的企业达
到1069处,产值2.7亿元。在长期的发展中, 全省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传统名牌
产品,如昌邑的“北孟锨”、临沂的“八角锤”、滕县的“羊桥镰刀”等,深受农
民的喜爱。
进入80年代后,由于农村普遍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对中小农具的
需求量增加,进一步推动了中小农具的生产。1980年,全省社队两级中小农具工业
企业发展到9199家,其中社办企业1552家,队办企业7647家;实现产值67188万元,
其中社办41389万元,队办25799万元;生产铁制农具3054万件,木制农具404万件,
竹制农具90万件,其中有锄255.7万件、镰651.4万件、锨247.3万件、镢188.2万件。
1980年以前,中小农具生产和原材物料的供应由省二轻厅管理。1981年,根据
国务院(1979)“关于发展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精神,中小农具生
产、计划、材料供应、产品销售、技术指导等业务工作,由省二轻厅划归省公社工
业局统一管理。随同生产计划的主要原材料一并由省公社工业局供销公司组织供应。
主要有:废次钢材边角料59979吨、生铁8300吨、木材5万立方米、猪皮50万张、牛
皮3万张。济宁制锨厂、烟台制锨厂、桓台制锨厂、博山镰刀厂、潍坊农具厂、 滕
县官桥镰刀厂、济阳镰刀厂等几家二轻集体企业作为省定点企业,由省公社工业局
统一下达年度生产计划,实行材料直供到厂。8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市
场经济的发展,由国家计划供应的材料逐年减少,直到后来全部由生产企业在市场
自行采购。
80年代起,一些重点生产企业陆续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和生产工艺,中小农具的
生产逐步向机械化、专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福山县农具厂通过技术改造,制锨
成型工序由120吨冲床改为160吨摩擦压力机,使锨面平整光滑,斑痕、麻点减少,
铁锨质量明显提高。 滕州市官桥镰刀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 年生产能力达到
250万把,品种达40多个。由于生产工艺的改进和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 产品质量
进一步提高。1980年至1987年,滕州市官桥镰刀厂生产的“羊桥牌”镰刀,济宁制
锨厂生产的“铁塔”牌农用锨和机制尖锨,桓台制锨厂生产的“云涛”牌农用锨,
济阳镰刀厂生产的“蝎子”牌镰刀,周村大华锻压厂生产的“凶猛”牌机制煤锨先
后被评为省级以上优质产品。其中,滕州市官桥镰刀厂生产的“羊桥”牌镰刀以其
坚固耐用、清钢利刃、轻便顺手、适用于多种农作物收割等特点,于1981年荣获国
家银质奖。1990年,全省乡镇工业共生产铁制农具10098万件,木制农具1519万件,
竹制农具67万件,开山工具517万件,车马挽具523万件,铁制水桶水斗564 万件,
锄900万件,镰2021万件,锨1034万件,木锨头75万件,钢镐127万件。进入90年代,
中小农具依然是乡镇企业支持农业生产的重点产品。1995年,全省乡镇工业生产中
小农具62304万件,其中乡村两级工业企业生产33103万件,占总产量的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