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丝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9&rec=69&run=13

早在周朝时期,山东农村许多地方即植桑、养蚕,临淄是当时的丝织中心,今
昌潍一带的柞蚕丝织品,海内著名。丝绸在昌邑柳疃兴盛,成为海内外闻名的丝绸
之乡。元朝时,山东产丝地区比较普遍,丝织业有较大的发展。清朝时期,周村成
为新兴的丝织业中心。
据1933年的《胶济铁路经济调查资料汇编》记载,柳疃绸兴盛于200年前, 有
机1万余架,从业者10万多人,年产丝绸60万匹,远销天津、上海、 香港和海外的
日本、印尼、荷兰等国,成为当时的纺织业中心。民国以后,蚕茧丝源因军阀混战
而减少,加之海外销路受西方人造丝排挤,山东的丝绸业日趋萧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山东农村各地丝绸业开始了有组织的发展。1956年,
在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山东农村各地的一大批丝绸生产合作社建立起来。
1976年9月28日,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在栖霞县召开了全省丝绸、缫丝工作会议。 当
年全省农村社办丝绸业产值达161万元。1977年全省社办缫丝业和丝绸企业已有 92
处,从业人员4797人,缫丝产量达289吨,年产丝绸80万公尺。
1979年,全省社队企业的缫丝年产量达603吨,丝织品380万公尺。到1980年全
省社办缫丝和织绸企业60处,从业人员5000人,产值1800 万元, 拥有柞蚕缫丝机
616台,丝织机1882台。主要分布于烟台、潍坊、菏泽、临沂、济宁和德州。 主要
产品有缫丝、丝织被面。1985年,全省乡村两级丝织企业发展到163处, 从业人员
13500人,年产值达1.3亿元,年产丝织品达2444万米,丝织被面97.4万条。1990年
山东乡村丝织企业发展到196处,从业人员1.7万人,总产值4.2亿元, 拥有丝织机
6433台,缫丝机2726台,缫丝488吨,桑蚕丝340吨,丝制品4352万米,丝织被面26
万条。1995年,全省乡村两级丝织企业128处,从业人员15515人,产值238 亿元,
产丝2882吨、丝织品15889万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