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财会制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9&rec=250&run=13

乡镇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大体经历了3个不同的阶段。 1979
年以前乡镇企业规模较小、 管理粗放, 企业基本上与农业实行统一的管理核算。
1980年以后,自上而下建立起了独立的乡镇企业财会制度,并不断改革、完善,有
力地推进了乡镇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1993年以后,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需要,乡村集体企业开始实行全国统一的《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和
分行业的财务制度、会计制度,使乡镇企业进入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时期。
1979年以前,全省没有统一的乡镇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会计制度及成本开支范
围。企业主要沿用农业的财务管理办法,企业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平时只记工分,
年终由生产队比照务农社员的劳动报酬,实行统一分配。企业的会计记录不完整,
成本核算不全面,如不提取设备折旧、职工工资不计成本而作为收入分配,使利润
核算不能准确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情况。
1980年以后按照全国统一部署,开始执行财政部、农业部《农村人民公社社办
企业财务管理办法》和《农村人民公社社办企业会计制度》,并根据山东实际情况,
由山东省公社工业局与山东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了《关于农村人民公社社办企业财务
管理办法、会计制度的补充规定》。《补充规定》对会计科目的设置和核算内容,
以及财务管理办法进行了调整和补充。多数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开始与农业
的管理和核算分开,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单位。1980年,山东省 10089
个社办工业企业都按照统一的财会制度规定,编报了会计报表,包括资金平衡表、
利润表。1981年以后,由于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进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各级乡
镇企业主管部门相继建立,对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范围也随之扩大。
从1981年开始,全省各级主管部门对乡(镇)办非工业企业财务状况进行统一的财务
汇总。1983年,在汇总乡(镇)办工业及非工业企业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村办企业的
财务报表。
1986年,财政部和农业部制定了《乡镇企业财务制度》、《乡镇企业会计制度》
和《关于乡镇企业成本开支范围的规定》。新制度在许多方面作了重要改革。( 1)
会计科目的设置和会计报表的编制适用于乡、村两级工业、商业、建筑业、交通运
输业和饮食服务业等企业。为便于各行业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设置了适应性较
强的“生产经营费用”科目。(2)在管理上增加了资金筹集管理等内容, 在核算上
增加了“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等内容。(3)以用活资金为宗旨, 改革了资金
核算方法。将资金按用途核算改为按资金来源渠道进行核算,打破了原来固定资金
不能转为流动资金,流动资金也不能形成固定资金的老框框。固定资金的转移价值,
通过折旧收回可以直接参与生产经营周转,不再形成专用基金,也不再减少投资基
金。此方法既简化了会计核算手续,又用活了资金,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果。为了
结合山东实际贯彻农业部、财政部颁布的乡镇企业财会制度,山东省财政厅、山东
省乡镇企业局联合制定了《乡镇企业财务制度补充规定》、《乡镇企业会计制度补
充规定》、《乡镇企业成本开支范围的补充规定》。《补充规定》除对财务管理、
资金筹集管理、流动资金管理、工资管理、利润管理等作了进一步明确外,重点突
出了乡、村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增置了原材料、燃料及动力、工资及福利费、车间
经费、企业管理费5个成本项目,并对其具体核算内容作了明确规定。此外, 还增
设了“新产品技术开发基金”和“劳动保险基金”。1986年12月,山东省乡镇企业
局、山东省财政厅在济南举办了由全省各市地县(区)乡镇企业主管部门、财政、税
务部门共400人参加的新财会制度学习班, 各市地也相继举办了乡镇企业财会制度
培训班。据统计,全省共培训20多万人次,为1987年1月1日顺利贯彻实施新制度,
初步形成完整的乡镇企业财会体系奠定了基础。
1993年7月,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规范企业财务行为, 统
一会计核算标准,并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财政部颁布了全国所有企业统一执行的
《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和分行业的财务制度、会计制度( 简称“两
则”、“两制”),山东乡镇企业的各级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密切配合, 层层举办
财会知识更新培训班,培训财会人员达30万人次。到1993年底,16万处乡村办企业
基本上按照“两则”、“两制”要求,设置了会计科目,更换了会计帐簿,按照新
的格式编报了会计报表。从而顺利地实现了新旧财会制度接轨,新的企业会计核算
体系基本形成。为了深入贯彻“两则”、“两制”,1994年,省乡镇企业局与省财
政厅联合制定了《山东省乡村工业会计工作规范化办法》,对企业的会计机构设置、
人员配备、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等提出了具体标准和要求。经
层层贯彻落实并逐级检查验收,全省乡镇企业系统的财务管理水平大为提高。一部
分骨干企业开始建立起以“两则”、“两制”为标准的核算机制,以目标成本管理
为核心的内部控制机制和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资本运营机制,实现了由单纯核算型
向管理核算型的转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有显著提高。1995年,省财政厅和省
乡镇企业局联合表彰了200个财会先进集体和500个优秀财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