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质量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9&rec=232&run=13

50年代至70年代,多数乡镇企业以手工操作为主,主要生产为当地农业生产、
生活服务的传统手工业产品,少量的农机修理企业兼搞一些农机零配件和铸锻件加
工,绝大多数没有形成批量生产,产品的内在质量主要由从事生产、掌握主要技艺
的工人凭经验把关。这一时期的质量管理与日常的生产管理结合在一起,没有形成
专业化的管理。进入80年代,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各级主管部门和企业开始重视
产品质量管理,逐步建立了质量管理机构,通过职工培训和引进人才技术,加强基
础工作,并在一批企业中开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开展了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和争创
优质产品活动。省乡镇企业局重点抓了水泥厂的化验和检验设施建设,中小农具的
择优定点、择优供料和食品工业的产品评比创优等工作。
1985年根据国家经委的统一部署,山东乡镇企业开展工业产品质量普查活动。
普查结果表明,经过几年的工作,乡镇企业产品质量有了较大提高,质量管理得到
进一步加强,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乡镇企业发展较好的烟台市调查了1402个产品,
合格率为67.2%,食品行业的产品合格率仅为45%。主要原因:一是乡镇企业数量大、
行业多、情况复杂,产品质量管理的难度较大;二是部分企业的经营承包责任制不
完善,承包合同中没有完整的产品质量指标,承包期限又短,产品质量易被忽视;
三是有些企业缺乏最基本的质量保证条件,无标准无计量,检测手段不全;四是市
场尚未完全放开,原材料供应渠道不稳定,也影响产品质量。针对这些问题,1986
年3月召开了全省乡镇企业质量工作会议,在全省范围内采取了4项主要措施:一是
认真贯彻“质量第一”方针,正确处理质量与数量、效益与速度的关系,真正把提
高产品质量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上来,要求乡镇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都要建立健全
质量管理机构;二是加强企业的标准计量、全面质量管理等基础工作;三是主动与
行业管理部门积极配合,抓好行业评比和开展产品创优活动;四是依靠技术进步,
加强技术质量培训工作,促进产品质量提高。
1987年12月,省乡镇企业局和省标准计量局联合召开了全省乡镇企业标准计量
工作座谈会,研究确定了加强乡镇企业标准计量工作的4项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标
准计量管理网络的建设。在乡镇经委和工办设标准计量管理人员,负责乡镇村办企
业的标准化、计量、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工作。二是在工业比较发达的乡镇建立以
乡镇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质量检验、计量测试站。有的以乡镇为单位建立,有的
打破乡镇区划界限,以骨干企业为基础,采取授权、划片的办法,实施标准计量监
督管理。三是大力提高乡镇企业的标准化工作水平,提高产品标准覆盖率。明确了
为协作厂配套及来料加工、按有关的合同规定要求生产的产品为有标准产品;中外
合资、合作企业的内销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四是搞好乡镇企业计量
器具的检定测试工作,强化产品的监督检验工作。要求全省标准计量部门把乡镇企
业的标准、计量工作纳入统一的管理范围,实施统一的指导服务和监督。
1993年省乡镇企业局根据农业部乡镇企业局的部署,在全省乡、村两级骨干工
业企业中开展了质量教育,要求到“八五”末,职工受教育面达到40%, 其中中层
以上领导干部、专职质量管理人员受教育面达到100%。乡镇企业主管部门的领导干
部和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专职干部也必须接受质量教育。教育形式以职工自学为主,
各地根据情况开展面授辅导或电教,学习时间一年,考试合格者由农业部乡镇企业
局审核发证。为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质量教育,省乡镇企业局组织市地乡镇企业局
制订了1993年教育计划和后两年教育规划。1994年“实施名牌战略,开展争创名牌
产品活动”以后,要求争创名牌产品的企业都要达到教育要求。至1995年底,产值
在100万元以上的乡村工业企业普遍开展了质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