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釉下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8&rec=65&run=13

  山东釉下彩起源于五代至北宋早期。淄博磁村窑,宁阳西太平、西磁窑,枣庄
中陈郝窑当时已出现白釉绿斑彩。此系一种胎、釉、彩一次烧成的装饰方法。以笔
蘸含铜矿物配制的彩料在施釉后的生坯上涂三块对称的圆斑点,然后入窑一次烧成,
烧后呈现出绿色斑纹,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宋至元代,淄博的磁村、博山、坡地、
万山窑及枣庄地区的中陈郝南窑、柏山窑、雷村新村窑相继出现白地黑花手绘,明
代以后逐渐衰微。清末,博山的北岭、山头、福山一带窑场,用含钴矿物颜料在白
釉产品上绘制蓝色花纹,仿制“青花”器。1931年后,博山省立模范窑业厂、山头
裕业公司相继发展釉下五彩。其中,磁红、磁蓝两种颜料为舶来品,产自德国、日
本,黑色、绿色多由各厂自制。除手绘外,还自制贴花纸作贴花装饰。因工艺粗糙,
色彩单调,多用于普通产品。后成为套五盆传统装饰方法。
  新中国建立后,淄博、烟台、枣庄、临沂等地部分厂家生产粗瓷细陶仍沿用上
述装饰方法。50年代末,淄博地区逐步发展起青花和釉下五彩。70年代又增加了细
瓷釉下贴花和釉彩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