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装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8&rec=53&run=13

  唐代以前,陶瓷生产均系明焰无匣烧成,坯件直接置于窑中与火焰接触裸烧。
装窑方法一般是先内后外,先大后小,顺序排列。某些产品开始采用套装或叠装。
坯与坯之间以陶泥制作的垫饼相隔,上下左右留有一定空隙,以利火焰畅通。南北
朝至北宋早期,烧制青釉瓷及施釉产品时,以垫柱纵列放在窑台上,用耐火粘土细
料埋其下部使其固定,垫柱顶端放一胎泥,上面放置坯件,坯内再放支具,通常碗
类和小型高足盘用三叉形,盆类用齿形,支具上的钉尖或齿朝下,平面朝上,上面
加泥条垫稳,再放置同种产品。宋代以后,淄博、枣庄一带窑厂开始用匣钵、碗笼
(支圈)装烧产品,装窑时一般是先将坯件装入匣钵,然后再将盛有坯件的匣钵置窑
内码成柱。装钵则按不同器形及其在烧成中的受力情况选用不同垫饼和支钉将坯件
垫平放正。金代,盘、碗采用刮釉叠烧。即在盘、碗的中心刮去一圈釉,其大小比
底足稍大,装时在上面直接仰放规格相同的坯件,依次重合装至满匣。采用此种方
法可增加装窑量,但产品无釉处留下一露胎的环形圈痕,故称之为“砂圈碗”。壶、
杯、瓶等,则是几件同时装在较大的匣钵中。明、清以后,半倒焰窑容量普遍增大,
坯件装窑需先在窑外装匣。不少产品采用专门窑具。装碗用垒子(一种直筒匣钵)。
装时先将碗坯叠码,每15~20个码一摞,然后用批带拢紧碗的盔部,轻轻提起放进
垒子内,上面再放垒子重复上装。装至中部,窑工需搭架上梯操作,顶部呈阶梯形。
接近窑顶处留一定空隙,上面摆放罐类杂件。钵柱间留有一定间距,靠窑墙处稍稀。
缸、盆装窑用套装,大缸套中缸,中缸套小缸,一仰一合,缸沿对缸沿,缸底对缸
底,依次上装。最顶端装盆,盆上放罐。装至上部需架板、登梯,均由人抬肩扛。
  倒焰窑由于窑室不高,装窑一般不需搭架上梯。装匣也逐步改为一匣一器或一
匣多器。匣钵入窑,最下面须先安放耐火材料制成的垫座,一般每一钵柱用三个。
为防止产品被烟熏火燎,匣钵上下接触处用泥条封口。码叠钵柱多用平行排列,排
布内密边稀,钵柱间和钵柱与窑墙间均留一定间隙,以保证火焰畅通。为防止靠近
窑墙的一排钵柱向外倾倒,码柱时让其稍向中心倾斜。柱间空隙内每隔一段距离用
废匣钵片塞紧,柱顶端距窑顶留15~20厘米的距离。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装窑时要
首先根据所烧制品的坯釉性能和窑内温度分布情况选择最佳火位,确定匣钵柱的稀
密程度和大小件产品位置。
  隧道窑装车,是先将坯件装入匣钵,然后再把匣钵排列在窑车的垫脚上面,依
次上装。坯件装匣,与倒焰窑基本无异。匣钵柱排列多用平行和错列两种形式。柱
和柱之间保持3~5厘米的间隙,两侧最外一排与窑墙保持10~15厘米的距离,柱的
上部向中心线稍微倾斜,保持稳固不晃动。装缸、盆及大件产品时,仍采用叠装和
套装,也与装匣钵一样保持上密下疏,坯件之间要有较大空隙,以保证火焰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