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窑具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8&rec=51&run=13

  山东陶瓷烧制最早使用的窑具是泥条和垫饼。汉代以后,种类增加。北朝时期,
淄川寨里窑烧制青釉瓷的窑具达10余种,按用途分为垫具和产品间隔具两大类。垫
具又称垫柱或窑棒,为实心或空心圆柱体,一端呈喇叭状,耐火粘土制成。主要用
途是安放在窑台上,顶端放置坯件,起支架作用。间隔具主要用于叠烧产品,有单
面三足支钉、双面三足支钉、盂形五齿支钉、环形七支钉、圆形垫饼、环状垫圈等,
唐代以后出现泥钉。北宋以后,开始用匣钵装烧成品,烧碗类产品用支圈(碗笼)。
匣钵系用耐火粘土手工拉坯烧造而成,烧结较好,一般高21厘米、直径30厘米、厚
2厘米,底部中心处有一直径9厘米的圆孔。产品多用仰烧,或用支圈叩烧、刮釉叠
烧。明、清以后,窑具在用料方面有所改进,并注重结构设计及制作。至民国时期,
淄博地区所用匣钵已基本呈圆筒形,按其大小与用途分为“垒子”和“笼盆”两种。
《实业部中国窑业调查报告》(1935年)记载:“博山陶瓷所用之匣钵,系耐火黄土
所制成,间亦有混以少量之青土或大土为之者。其成型方法,系用陶车成为圆筒形,
上下细而中大,高约四五寸,径约自五寸以至尺余不等。此等匣钵普通可用二三次,
多亦可用四五次者。平均计之,每烧一次窑损坏二十分之一。”当时,陶瓷生产集
中的博山地区,已出现生产窑具的专业作坊。其中,胡允成、胡宝昌、胡新昌、胡
允明四户匣钵房(时称“笼坊”)规模较大,专制各种匣钵供应当地窑户。
  建国后,烧成窑具从材质到制造工艺进行了一系列改进。50年代,传统的粘土
生料匣钵,由使用单一的耐火粘土改为引入一定量的煅烧焦宝石或矾土,使匣钵的
热工性能有所提高。同时,将手工拉坯改为刀板机压。1960年后改为半干法冲压,
使之在倒焰窑中的使用次数达到10次以上。1963年隧道窑投产后,为适应连续化烧
成的需要,淄博市硅酸盐研究所以焦宝石、滑石和耐火粘土为主要原料,研制成功
堇青石质高热稳定性匣钵,使用次数比粘土熟料质匣钵提高3~4倍,平均使用寿命
达到70次左右。此项技术在全省推广,并为国内其他陶瓷产区所采用。70年代后,
对匣钵配方、生产工艺、造型进行改进,推广应用薄壁匣钵、滚压匣钵、高铝涂料
等。90年代初,淄博工业陶瓷厂又相继研制、生产出用于高级细瓷和无匣烧成用的
莫来石-堇青石质、硅线石-莫来石质、刚玉质匣钵和各种规格的棚板,在提高窑炉
热效率、节约能源、提高产品质量方面取得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