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建国前的企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8&rec=225&run=13

  博山工艺传习所 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驻博山下河。创办人黄华(
候补道)。由山东官府拨银2万两为开办费,性质系官办,后归山东劝业道管辖,每
年拨白银3000两。其目的是改良当地瓷器,故所有出品只求精细而不求多。黄华委
任河北人王子久为该所总办。所内技工多从北岭、山头等地招录,另招江西工人数
名。生产“半沿土法,半用新法”。除研究白瓷的烤花、着色外,还进行仿古陶瓷
及艺术瓷的试验研究。曾恢复唐代名贵色釉茶叶末釉,制作成功蓝釉、绿釉、黑釉
等装饰品,其茶叶末釉制品在省内外风靡一时。1914年王子久离任,由博山商会会
长石冠英继任总办。为扩大影响,该所更名为“瓷业公司”。但因管理不善,工效
低,价格昂,销路不佳,约5年后即告停办。后由陈尔延出资购买,改为商办(《续
修博山县志》记载民国三年改商办。)。经营约四五年,亦因销路不佳而倒闭。
  山东省立模范窑业厂 1931年4月由省农矿厅筹款3.4万元兴建,驻柳杭村孝妇
河东岸原玻璃公司旧址(今山东耐火材料厂厂址)。常年经费75700元,由省财政厅
支付。添置设备、扩修等费用临时专案报批。1932年10月正式投产。此系省立窑业
改良机关,采用机械设备、新式倒焰窑,以科学方法研究透明瓷器,时属省内唯一
采用机器制瓷的厂家。全厂职工约130余名,设原料、成型、施釉、烧成、模型、
绘画、动力七部。设备有锅炉2部、汽轮机2部,粉碎机、轮碾机、球磨机、搅拌机、
辘轳成型机、旋坯机、印花机、倒焰窑、烤花窑等俱全。所用原料除坊子土、文登
土、莱芜长石、山西石膏外,青土、焦宝石、方解石、坩子土、瓷石(白药石)、石
英砂岩等均取自当地。出品有各种饮食器物、文具、化学用品、电瓷、卫生器材等
40余种,仿制江西瓷、英日瓷,样式、品质俱佳,年产70余万件,销胶济铁路沿线
及天津。所制透明瓷器为山东陶瓷工业历史上的创举。1934年7月改称山东省立窑
业试验厂。1937年12月30日,日军侵占博山后停产。
  三益公司 1915年12月由日本人开办。主要生产石灰、陶管、耐火砖、普通建
筑用砖、耐火粘土及其他陶瓷类产品。1918年1月投资千余元购进机械制瓦机,增
加缸瓦生产,主要供日本在青岛建设所需。1919年被日华窑业株式会社吞并。
  博山窑业工厂 1916年由日本人渡部逸次郎开办。初建时厂址在博山火车站北
白虎山下。有倒焰窑6座,聘用日本技工,雇佣当地工人。主要产品系陶管、耐火
材料和普通耐火砖,供青岛及省内日人所建工厂用。1918年12月,拍卖给日华窑业
株式会社。
  日华窑业株式会社 建于1918年12月。由日本人大隈信常、田中唯一郎、中村
康之功等,约同中国林长民、王克敏等共同投资,收买日人渡部逸次郎所经营的博
山窑业工厂并以之为基础扩建而成。除生产各种硬质陶管、耐火砖、普通砖、瓦、
高压及低压电器瓷件、耐火熟料(烧粉)、石灰外,还经营煤炭业、电业、运输业及
不动产的投资。规模较大,多以机械生产,并设有较完备的试验室。产品销中国各
地并出口海外。1923年后,因工人不满其剥削,不与合作而停产。
  胶东瓷业窑场 建于1935年8月,由戴宗鸾创议,烟台同生泰细杂货业经理邹
子敏出面组织股东投资5.1万元(银元)兴办。厂址在烟台市大海阳河下游西岸罗锅
桥(今烟台第一染织厂)。时有职工40余人,生产粗瓷碗及低压电瓷等。1942年为该
厂最盛时期,有职工140余人,倒焰窑2座,球磨机6台,粉碎机1台,泥浆泵1台,
手压成型机20台,年产各种碗、瓷卡、瓷柱、筒子壶等180多万件。系山东民窑中
设备最好的陶瓷生产厂家。此后,产量逐年下降,1946年5月停产。1948年10月烟
台第二次解放,资方金贡山、张庠庵、张明信、王醒夫等,为响应政府发展工商业
的号召,集资黄金30两恢复生产,遂改厂名为“烟台新生陶瓷厂”。1949年有职工
52人,年产瓷器63万件,年产值60500元。同年7月因受台风袭击而停产。
  博山窑业股份有限公司 1938年夏日本侵略军以伪币100万元(联银券)强行收
买山东省立窑业试验厂,成立名古屋碍子株式会社,后改为博山窑业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除生产耐火材料外,还附设大野制陶所,用原试验厂的机械设备,生产日用
陶瓷和电瓷。
  长古川窑厂 1942年由日商长古川所建,位于博山公平庄村南。专产日式瓷器
供日本侨民。备有简易机械设备,工人20余名。1945年日军投降后被群众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