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山东省优秀科技成果(进步)奖及省科学大会奖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8&rec=199&run=13

  新玉瓷 博山陶瓷厂陈东恒、高夙忠、孙永正等研制。1980年11月通过山东省
一轻厅和淄博市科委共同主持的技术鉴定。该项成果是以含铁、钛较高的焦宝石为
主要原料(配方含量40%左右),通过合理选择配方,提高了长石含量,适当引入着
色剂,较好地解决了瓷坯变形、色调不纯正和热冲击性能差等问题,采用二次烧成
生产出半透明度较高、釉面光润平整、色调淡雅柔和、规整度高、热稳定性较好的
日用细瓷。各项工艺参数和物性指标,都接近或超过出口细瓷的标准,为利用当地
原料发展高级日用细瓷开创了良好的前景。获山东省1979-1980年度优秀科技成果
三等奖。
  骨瓷 淄博瓷厂孙可正、韩礼治、张锡琪于1979年6月开始研制,1980年7月研
制成功,同年11月通过省一轻厅、淄博市科委主持的技术鉴定。该研究利用骨胶厂
提胶后的废骨粉为主要原料,较好地解决了骨灰煅烧、洗涤等原料制备过程中的技
术问题,优选了坯料的最佳组成和与之相匹配的熔块釉配方,采用高温瓷烧、低温
釉烧二次烧成工艺,制成“磷酸盐-高岭土-石英-长石”系统瓷。该瓷具有高强度、
高白度、透明度好的特点,主要指标均达到或高于英、日等国同类产品水平,填补
省内空白,并为发展高级细瓷生产开辟了新途径。获山东省1979-1980年度优秀科
技成果三等奖。
  无光釉 博山陶瓷厂张敦良、谭瑞建于1979-1980年研制,1981年10月通过淄
博市科委主持的技术鉴定。该项研究通过调整透明釉的化学组成和烧成温度,研制
成功适合细陶坯料和炻器坯料的半光泽釉。釉面浑厚、平滑,表面呈蜡状光泽或石
光效果,在强光下不刺眼,手感滑腻,含蓄柔和。具有装饰性强、热稳定性好、釉
面硬度高等特点,可用于工艺美术瓷和炻器制品。制成的棕色无光釉和白色无光釉
产品古朴、典雅,在国际市场上深受欢迎。1982年获山东省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
  TC-ZC2.5吨球磨机 1984年淄博陶瓷机械厂王平旭、毕延坤等研究设计,同年
通过山东省一轻厅主持的技术鉴定。该机系中心传动式原料细磨设备,采用液力偶
合器传递动力,淘汰了旧式的齿轮传动,具有传动合理、整机重量轻、造价低、节
能、操作方便、维修期长、干净卫生等优点。与同吨位齿轮传动球磨机相比,耗电
降低44%,设备造价降低15%,整机重量减少5吨,大修期由原2年延长至7年,具
有显著的经济效益。1990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仿大理石微晶玻璃饰面板材的研制 该项目系山东省经委和山东省一轻厅下达
的重点技术开发项目,由山东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与滨州市陶瓷厂共同承担,刘凯
民、刘军璋、孙玉兰等参与研制。1989年7月通过山东省经委、一轻厅主持的技术
鉴定。该项研究对国外生产的两种具有天然石材外观的结晶玻璃饰面板材进行了工
艺岩石学系统研究,研制出黑、白、浅茶、淡翠绿、肉红等五种颜色的结晶玻璃大
型(900×450×16mm)饰面板材,具有玉石般的质感和淡雅美丽的斑状花纹,外观装
饰效果和理化性能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并显著优于天然大理石和花岗岩。其
生产工艺简单,不需要成型设备即可制造大尺寸板材,生产成本显著低于花岗岩、
大理石等天然石材,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一代高级建筑内外装饰材料。1990年
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奶油黄色瓷的研究 淄博瓷厂孙可正、韩礼治、谭秀武研制,1976年上半年研
制成功,下半年投入生产并出口。1978年1月通过山东省一轻厅主持的技术鉴定。
该瓷系利用淄博富产的焦宝石为主体原料,加入适量着色氧化物研制成功的一种新
材质日用细瓷。与白瓷相比较,风格独特,颇具精细炻器的特点,在国内外市场深
受欢迎。1978年5月获山东省科学大会奖。1984年获山东省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
  TC-QM8吨球磨机 该项目1986年由山东省经委下达,淄博陶瓷机械厂王平旭、
毕延坤、白廷武等研制。1987年10月通过山东省一轻厅主持的技术鉴定。该机结构
简单合理,运转平稳,具有装量大、耗电少、效率高等特点,与2.5吨以下球磨机
相比,年节电10万千瓦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88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高档炻器餐具的研制 淄博瓷厂谭秀武、张广文等完成。1987年通过试验室试
验,1988年转入工业性试验,1989年通过省一轻厅主持的技术鉴定,同年投入工业
生产。该项目系利用当地原料,引入适量废匣钵料,严格工艺控制生产的精美炻器
成套餐具。其理化指标及外观质量均达到QB873-83标准。产品造型、装饰新颖,先
后设计出折边、介梅、圆形、12棱、圣诞5个系列,300多个造型和画面,主销美国
市场,并销往澳大利亚、加拿大、东南亚等34个国家和地区。1988年获美国专利。
1990年先后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国轻工业优秀新产品三等奖。
  高级硒红釉的研制 1989年由山东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王义宽、王元芬、张儒
岭、逄锦玉、孙叶凤、钱景浩共同完成。同年11月通过山东省科委主持的技术鉴定。
该项研究采用“基础釉组成保护法”和“多熔块法”,分别研制成功1000~1100℃
低温硒红釉和1200~1300℃高温硒红釉。工艺稳定,产品红色鲜艳,釉面光润,釉
中布满装饰性流纹,独具风格。该项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对发展高级艺术陈设瓷
有重要价值。1992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钠长石质高级日用细瓷-鲁光瓷的研究 山东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樊震坤、刘
贤纪、孙仁花、王志义、张儒岭等共同研制,1991年5月完成。同年10月在淄博工
业陶瓷厂转入工业试验。1992年5月通过山东省科委主持的技术鉴定。该项研究是
利用淄博储量丰富的彭阳瓷石(即钠长石石英岩)为主体原料,突破了钠长石一般不
用作瓷器坯体主熔剂的传统观念,较好地解决了钠长石高温粘度小、易变形、烧成
不易控制等关键技术问题,研制成功新材质高级日用细瓷。该瓷瓷质细腻,规整度
好,强度高,透明度高,耐热震性能优良,各项理化指标均达到或超过GB4003-83
高级日用细瓷标准,为开发山东陶瓷资源,发展高级日用细瓷生产开辟了一条新路,
填补了国内高级日用细瓷空白,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2年获山东省
一轻厅新材质产品一等奖。1993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煤烧半隔焰隧道窑棚板裸烧琉璃瓦一次烧成新工艺 1992年由临沂市陶瓷二厂
刘绪宽、王景俊、主硕宪、张洪银、李正敏共同完成。同年6月通过临沂地区科委
主持的技术鉴定。该研究对琉璃瓦的传统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研制成功一次烧成
的生料釉取代生铅釉,采用煤烧半隔焰隧道窑棚板裸装一次烧成代替二次烧成,使
琉璃瓦的使用性能显著改善,实现了优质低耗:万件产品烧成耗煤降低50%,产品
合格率达到95%以上,各项技术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GB9197-88标准。1993年获省
科技进步三等奖。
  快速自动烧成梭式窑(抽屉窑) 淄博市硅酸盐研究所、淄博瓷厂、博山陶瓷厂
共同设计,主要参加者有沈惠基、王乃彬、张恩正。1974年12月建成,翌年上半年
调试,下半年正式投入生产,10月安装电子程序控制装置。是一种新型的间歇式烧
成窑炉。该窑利用窑车出装产品,全部用轻质耐火材料砌筑,以柴油为燃料,采用
高速喷燃器,升温可用自动程序调节。日用陶瓷烧成时间比一般倒焰窑缩短一半以
上,提高周转效率4~5倍,烧成合格率达到95%以上,特别适用于生产高级细瓷和
美术陈设瓷。1978年获山东省科学大会奖。
  明焰快速烧成推板窑 1976年11月由淄博市硅酸盐研究所热工组研制。该窑采
用轻质耐火材料和保温材质砌筑,以柴油为燃料,采用小型高速无焰喷嘴燃烧。温
度自动控制,窑车运转自动化。烧成温度1320~1350℃,烧成周期2小时,比传统
隧道窑快10倍,热耗为传统隧道窑的30~40%,产品质量稳定。该项成果为日用陶
瓷生产走向机械化、自动化提供了新的经验,填补省内空白。1978年获山东省科学
大会奖。
  快速干燥循环成型机 1974年由淄博瓷厂赵玉太、谭秀武等研制。该机包括自
动给泥、单头滚压、快速干燥器烘干、循环链式传送模型四部分。干燥温度150~
200℃,粗坯脱模时间为3分钟,脱膜后二次干燥时间7分钟,从压型到修坯,全部
干燥周期为11分钟,比原链条成型缩短近2个小时。整机结构简单,布置紧凑,占
地面积小,生产周期短,效率高,占用人工少,可生产6寸碟、7~8寸盘,系省内
首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78年获山东省科学大会奖。
  220千伏瓷横担绝缘子 1968年由山东淄博电瓷厂张克柱等人完成。该项目对
220千伏瓷横担绝缘子制造工艺、电气绝缘性能、机械性能、线路施工及运行、经
济技术评价等作了系统研究,试制成功高压输电线路220千伏瓷横担,具有重量轻、
维修量小,便于施工、检修和带电作业,简化杆塔型式,缩小线路走廊,提高导线
对地限距等优点。可节约钢材50~70%,降低工程造价30~50%,具有显著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1978年获山东省科学大会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