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刻瓷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8&rec=119&run=13

  刻瓷,是中国传统的陶瓷装饰手工艺术,20世纪60年代末由北京传入山东。
1974年,淄博瓷厂彩绘艺人张明文、刘瑞云去青岛工艺美术研究所学习刻瓷技术,
不久,淄博美术陶瓷厂、博山陶瓷厂也相继投入刻瓷制作。70年代从事刻瓷生产的
还有成武县工艺美术厂。
  刻瓷艺术传入淄博后,艺人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根据淄博陶瓷的不同材质和
釉面色彩特性,不断创新刀具和装饰技法,研究出堆雕与刻凿结合,喷花、绘画与
刻凿结合等工艺,使艺术表现力更加丰富。在表现手法上,以平口刀为主,运用捻、
转、平、侧等刀法,使点、线、面结合得体,画面设计、构图布局严谨,色彩搭配
得当,风格粗犷、活泼。不论是雕刻诗文,还是刻制山水、花鸟、人物,既有书法、
绘画的神韵,又有刀与瓷的“金石味”,刀刀见笔,笔笔见刀,奔放处不离法度,
精微处而有气魄,在中国自成一派,被国外誉为“有独特技术的刻瓷”。
  80年代,刻瓷艺术发展迅速,除淄博、临沂、枣庄、烟台、威海等地的陶瓷企
业外,不少乡镇陶瓷企业及个体美术工作者,包括军队美术工作者也致力于此。
1990年,淄博地区先后成立淄博市刻瓷艺术家协会和淄博市老年刻瓷协会。至1993
年,全省有从事刻瓷生产的厂家20多个,刻瓷工匠艺人百余名。主要厂家有淄博瓷
厂、博山陶瓷厂、淄博美术陶瓷厂、张店陶瓷厂、淄川工艺美术研究所、临沂瓷厂、
淄川陶瓷厂、威海瓷厂等。著名刻瓷艺人有张明文、冯乃江、李梓源、罗晓东、王
长永、崔思烈、沈松龄、吕则泉、董善习和被誉为“军中刻瓷第一人”的解放军画
家李世典。其中,张明文、冯乃江获“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有7人赴日本、
美国、德国、墨西哥、澳大利亚、瑞士、新加坡、丹麦、加拿大、韩国、香港等国
家和地区作刻瓷表演。山东刻瓷工艺品已遍布五大洲,为国际艺术界许多知名人士、
文博部门所珍藏。
  刻瓷工艺,一般需经起稿作图、雕刻、赋色三个步骤。所用工具主要有钻石刻
笔、合金钢小凿(铲形、尖形)和小锤。赋色颜料分釉上陶瓷颜料和油画颜料两种,
前者需经高温烤烧,后者则用特制固色剂固定,均经久不变。
  山东刻瓷有各种挂盘、座盘、瓷板画、壁画、文具、茶具、花瓶及其他艺术器
皿等。曾多次参加国际展览,被中国政府选为国家礼品赠与日本、朝鲜、西德、伊
朗、泰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前苏联、斯里兰卡等20余个国家的元首或世界
知名人士。在1982年慕尼黑第34届手工艺品国际博览会上,淄博瓷厂刻瓷艺人李梓
源刻制的鲁青瓷五头文具获金质奖章。此系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陶瓷在国际上获得的
第一枚金牌。1983年,该厂“山川”牌刻瓷工艺品获国家银质奖。至1993年,山东
刻瓷共获得6枚国际奖牌,12项国家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