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末釉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8&rec=110&run=13

  起源于唐代中期,成熟于唐末。是一种含有结晶结构矿物的半无光釉,因釉中
布满微细如尘、状似茶叶细末的片状结晶而得名。由于制作工艺和烧成方面的差异
导致色调上的变化,故有鳝鱼青、鳝鱼黄之分,以介于青黄之间者为上品。古人称
“茶叶末,黄杂绿色,娇娆而不俗。艳于花,美如玉,范为瓶,最养目”。是中国
古代名釉之一,元末失传。清末民初,由博山工艺传习所陶瓷艺人陈希龄研制恢复。
所制茶叶末釉器皿及雕塑品,时称博山瓷器中的佼佼者,被许多古玩铺收购充作古
物。日本人则从北京大批购回国内冒充中国古瓷牟利。后陈希龄将茶叶末釉制作方
法传于其子怀慈。建国后,在釉料配制、成型、施釉、烧成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研究
改进,使之面貌一新。所制文具及瓶、尊、盂等仿古器皿,古色古香,主要代表作
有双耳瓶、双凤瓶等。1957年开始出口。后多次出国展览,获得较高赞誉。1979年
被命名为山东省一轻名牌产品。现由淄博美术陶瓷厂生产。其制作工艺是以含硅、
铁、钙高的粘土与适量草木灰和含钴矿物原料配料,经粉碎、细磨制成釉浆,用浸、
沾等方法挂在胎上,在氧化焰中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