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花釉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8&rec=108&run=13

  早在宋代,今博山大街一带的窑场即能烧造花釉瓷器。花釉是在单色釉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靠其颜色和纹理变幻形成自然装饰的艺术釉。釉面呈现两种以上的相
异色,构成流纹色丝斑块。因是在窑内烧成过程中自然形成复杂多变的颜色和生动
美妙的流纹,故又称“窑变花釉”。新中国成立前,淄博花釉传世品种很少,仅山
头一带窑场用红花釉、黄花釉生产有限的几种美术陶瓷。建国后,开展恢复传统产
品的研究。1959年,山头老艺人周洪田研制成功虎皮釉、云霞釉等品种。1974年至
1975年,淄博市硅酸盐研究所开展窑变花釉形成机理及可控性研究,利用市内制陶
原料研制成功唐代黄道窑和南宋吉州窑窑变天目釉,主要品种有兔毫、蓝钧、鹧鸪
斑、虎皮、玳瑁、礼花等。并研究成功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白兔毫釉,用以制作
美术陈设陶瓷,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经故宫博物院考古专家鉴定,质量超过吉州
窑的历史水平,具有色彩丰富、美妙自然、斑驳陆离、变化万千的特点。淄博花釉
由此引起国内外的注目,名声大振。70年代后期淄博美术陶瓷厂,80年代枣庄市陶
瓷研究所、枣庄市陶瓷二厂、临沂市陶瓷一厂、威海市瓷厂等,先后研制成功茄钧、
鲁花釉并投产。
  山东花釉属黑釉系花釉。采用当地含铁多的钙质粘土作底釉,以各色乳浊釉为
面釉,在氧化焰中烧成。如采用不同的施釉方法,可得到多种色彩各异、纹理不同
的品种。

(一)兔毫釉
  用氧化锡、氧化锌为乳浊剂配制成面釉,以浸釉法施于底釉上,烧成后呈现出
黄褐色的兔毫纹,并从釉层深处向外放射,犹如兔毫披覆在瓷器上,纹理清晰,生
动传神。

(二)蓝钧釉
  用含钛、钡、钙、硅等矿物组成的乳浊釉作面釉,以浸釉法施于底釉上,烧后
呈翠蓝色与玫瑰紫色交错掩映,色泽光润,绚丽浑厚。

(三)鹧鸪斑釉
  用钛、锡为乳浊剂制成面釉,以浸釉法施于底釉上,烧成后呈现出象斑鸠脖颈
上黄褐色羽毛一样的色彩,光泽颇佳。
  将兔毫釉的面釉用笔间隔涂在底釉上,烧后可形成黄褐色与黑色条纹相间的虎
皮流纹;用洒釉法把兔毫釉的面釉洒在底釉上呈大小不同的圆斑块,烧后则形成玳
瑁釉;将蓝钧釉面釉和兔毫釉面釉先后洒在底釉上,烧后呈现出节日烟火五彩缤纷
的色彩,故名礼花釉。
  以上花釉以快速烧成质量最佳,烧成温度控制在1270~1300°C。釉面厚度,
底釉0.5毫米,面釉1毫米。用以装饰飞禽走兽,皮毛逼真;装饰人物衣着,别有情
趣;装饰瓶、尊、看盘等艺术品,韵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