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8&rec=1&run=13

  山东位于黄河下游,地处沿海,是中国经济、文化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境内
陶瓷原料、燃料资源丰富。早在距今约8000多年前的后李文化时期,境内的先民们
便已抟土制器,掘地筑窑,焚柴而陶。
  大汶口文化时期(约公元前4300-前2400年),今山东境内陶器生产的分布已相
当广泛。先民们发明了陶车,采用慢轮成型,用高岭土烧制白陶。大汶口文化晚期
出现漆黑光亮的薄壁陶,表明当时制陶业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发展到距今
4000多年前的山东龙山文化时期,先民们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黑陶文化,以烧造“
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硬如瓷”的“蛋壳”陶彪炳史册。
  从商代到西周,山东的制陶工艺显著进步,烧造出原始青瓷,制陶技术进入一
个新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山东制陶业空前繁荣。不仅大量烧造生活器皿,而且开始制作
砖、瓦、下水管道等建筑用陶,还出现了用灰陶制作的量器和随葬用的彩绘陶、陶
俑及动物雕塑等。生产方面,出现了官营和民营两种组织形式。齐国临淄附近制陶
作坊规模较大,设有主管制陶手工业的官吏--陶正。
  秦汉时期,山东制陶业仍以生产日用陶和建筑用砖瓦为主。西汉陶塑艺术发达,
各种人物、动物雕塑神态逼真,栩栩如生。陶工们掌握了铅釉制作技术,烧制出低
温绿色釉陶器。
  南北朝时期,山东制陶工匠们从技术上完成由陶向瓷的历史性飞跃,淄博寨里
窑、峄县中陈郝北窑、曲阜宋家村、河套村、何家店一带窑场均能烧制青釉瓷。北
齐时,寨里窑生产的青瓷莲花尊,胎质坚致,釉色青翠,雕刻精致,技艺超群。《
中国陶瓷史》(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称“山东省淄博寨里
窑这是目前唯一已知的北方青瓷的产地之一。它位于淄博市淄川区城东约十余[公]
里,年代为北齐时期。它发展较早,持续生产的时间颇长,是北方青瓷一个重要的
产地”。
  隋唐五代,山东各地又有一批新窑场兴起,今淄川、峄县、临沂、泰安、德州
等地,有烧造青釉瓷的窑场10余处。淄川磁村窑自唐代中期开始,由烧制陶器转入
生产黑釉瓷、青釉瓷及酱色釉、茶叶末釉等产品。其黑釉瓷产量较河南、陕西为多,
釉质晶莹滋润,色黑如漆。五代,淄川、峄县窑始制白釉瓷器,发明绿斑彩装饰,
为宋代制瓷工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北宋至金,山东窑场数量增多,新品迭出,生产规模扩大,烧造地点之多、品
种之丰、产量之大,均属空前。主要生产地区有淄川、德州、峄县、临沂等。产品
除青釉、黑釉、酱色釉、黄釉、白釉外,还有不少艺术釉品种,装饰手法分剔花、
刻划花、白地黑花、绞胎、凸白线和釉上彩等。著名窑场,淄川有磁窑务(今磁村)、
颜神店(今博山)、坡地、万山、八陡等十余处;峄县有薛城中陈郝南窑、齐村柏山
窑、渴口南窑和北窑等。淄川磁窑务窑场规模最大,官府在此设“务”收税,故该
村在宋代称“磁窑务”村。时至今日,该地宋代瓷片仍俯拾即是。
  元代,由于连年战乱,大部分地区的陶瓷业受到严重摧残,不少地区的窑场因
兵燹天灾而废弃,许多传统技艺失传。世祖以后,虽部分窑场得以恢复,但烧制品
种很少,器形厚重,装饰单调,多系黑釉、褐色釉、白地黑花。至元末,一些著名
窑场,如淄川磁村、坡地、万山,峄县中陈郝、柏山等窑,已烟消火冷。
  明朝,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以及工奴制度的废止,山东陶瓷业发
展较快。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益都县颜神镇(今博山)出现了“陶者以千数”的
盛况,主要窑场有北岭、大街南首、八陡、西河、窑广、山头、李家窑等。天启年
间(1621-1627年),西河窑场有大、小窑百余座,成为省内著名的陶瓷产地。
  清代前期和中期,山东陶瓷业继续发展,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最。产品
以黑釉为主,枣庄、博山的黑陶被列为贡品。博山成为山东陶瓷的集中产地和销售
中心,以“瓷城”闻名遐迩。当时,窑场遍布城区四方,终日烟火不断。部分手工
业户已逐步发展成为作坊生产,窑户间的分工也已形成,有的专制坯、釉,有的专
制匣钵,有的专事烧成,产品各具特色。城内则瓷器张列,窑货设市,商贾辐辏,
产品除销省内,还远销河北、河南、江苏、东北三省。《山东通志》称“其利民不
下于江右之景德镇矣”。
  19世纪末,帝国主义竞相扩大对山东的经济掠夺,大量倾销“洋瓷”,山东陶
瓷业受到严重冲击,各地窑场日见萧条,昔日繁盛的瓷城博山亦黯然失色。
  进入20世纪以后,在维新势力的推动下,为摆脱外国资本对山东陶瓷业的威胁
和打击,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山东官府拨库银2万两,在博山下河兴办工艺传
习所,以改良制瓷工艺技术,改进博山瓷器品质,促进各地窑业复兴。该所提倡创
新,生产易以新法。经过试验,恢复了失传多年的茶叶末釉,在白瓷、彩绘、烤花
及陈设品的生产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连年亏损,不久
倒闭。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乘欧洲列强无力东顾,扩大和加强了对山
东的军事占领和经济掠夺。日人渡部逸次郎于1916年在博山建立日华窑业工厂,聘
用日本专业技术人员,雇用当地陶工制造陶管及耐火砖。1918年12月,日人大隈信
常、中村康之功、林十次郎等约同华人林长民、王克敏出资收买该厂,以中日合办
的方式(实由日人控制)成立日华山东窑业株式会社,生产硬质陶管、耐火砖、普通
粘土砖、高低压电瓷,并经营煤矿采掘与贩卖、骸煤制造、电力供给及运输各业。
与此同时,日商还建有三益公司,生产陶管、耐火砖、耐火粘土、石灰及其他陶瓷
等。日商陶瓷工厂以其先进的机械设备进行工业生产,一方面使大批家庭手工业作
坊破产,另一方面也刺激了淄博民族陶瓷工业的发展。
  在“洋瓷”充斥、各地陶瓷业萎靡不振的情况下,一些政府官员和实业界人士
主张改革,采用科学方法生产新式瓷器,以开拓市场,与舶来品抗衡。1919年山东
省工业试验所成立后,两次赴淄博进行窑业调查,后对改良博山瓷器生产提出报告。
从1929年动议,历经周折,1931年4月山东省农矿厅筹款3.4万元,在博山柳杭原玻
璃公司旧址建立山东省立模范窑业厂(后改称山东省立窑业试验厂),采用机械设备
和新式倒焰窑试产透明细瓷,成为山东陶瓷工业历史上的创举。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山东陶瓷工业受到沉重打击。是年
底,日军占领淄博地区,不久便垄断当地焦宝石等陶瓷原料,控制煤矿;日伪当局
采取收买、强占等手段,直接开办窑场。他们以伪币(联银券)100万元强行收买山
东省立窑业试验厂,并在原址成立名古屋碍子株式会社,后又改名为博山窑业股份
有限公司。
  日伪统治时期,由于南北交通不畅,景德镇瓷器货源断绝,加之日商对陶瓷工
业大量投资,后期产量较战前有所增加。1944年前后,淄博生产陶瓷的窑户增至
600家,窑炉260座,陶瓷工人有3200多人,主要生产黑、白釉碗及套五盆、坛、盆、
缸等。
  日本投降后不久,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大批窑厂、作坊倒闭,工人流
散四方。到1947年底,除淄博有零星生产外,其他地区已全部停产。
  1948年山东大部地区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支持下,陶瓷业走出
绝境,焕发新的青春。人民政府接管国民党山东省工矿管理委员会经营的山东省模
范窑业厂,在淄博建立起山东第一个国营陶瓷企业,恢复了细瓷及部分电瓷和耐火
材料的生产;采取发放贷款、燃料、救济粮及包销产品、减税等措施,组织各地倒
闭的工厂、作坊恢复生产。1948年,北海银行发放贷款1.45亿元(北海币)、煤444
吨,扶持淄博地区404户窑厂、作坊恢复了生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山东陶瓷业由分散走向集中,逐
步纳入社会主义经济轨道。经过四十余年的经营建设,山东陶瓷工业在科学技术的
推动下,不断革新工艺,研制开发出一大批具有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材质、新
产品,发展成为门类齐全、结构完整、技术先进的工业体系。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国家一方面扶持私营窑厂恢复发展生产,一方面发展国营
经济。从1949年开始,淄博专署和各县机关团体分别在博山、淄川组织机关陶瓷生
产,至1951年上半年,先后建立了淄川县益民窑厂、博山建华、市府、建博等10处
公营窑厂。1952年根据政务院有关决定精神,陆续将这些窑厂改组为地方国营淄川
窑厂和博山窑业总厂,淄博国营陶瓷企业的经济比重由1949年的2.2%上升至19.6
%。是年,陶瓷行业实行民主改革,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
的政策,整顿和恢复了陶瓷行业的生产秩序。继烟台新生合记瓷厂(今烟台瓷厂)
1950年实行公私合营后,博山鼎丰窑厂也实行了公私合营。年末,全省日用陶瓷产
量由1949年的1849.2万件增长到4564.9万件,超过了建国前的最高年产量;工业陶
瓷达到8100多吨。其中淄博市产量分别占全省的92.39%和100%。新增主要产品品
种20余个,并试制出日用细瓷,1955年建成山东第一个日用细瓷专厂--淄博瓷厂。
  自1953年始,山东陶瓷行业逐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至1955年上半年,全省成
立29个陶瓷生产合作社(组),从业人员1180人。至1956年初,淄博市陶瓷个体手工
业者全部加入合作社。在全面实现合作化的基础上,进行了并社改组。1957年底,
全省陶瓷业建立12个生产合作社,有社员3850人。在个体手工业者实行合作化的同
时,私营窑厂在联营的基础上,逐步实行公私合营。至1956年1月,全省106个私营
窑厂全部实现公私合营。下半年进行企业改组,联营并厂,有的直接并入地方国营,
有的改组成大型公私合营企业。1957年10月,由省手工业管理局投资,在临沂三个
陶瓷合作社的基础上组建临沂泉庄陶瓷厂(今临沂瓷厂)。至此,山东省陶瓷业由分
散的、作坊式的生产走向新的经营发展道路。1957年,全省日用陶瓷年产15576万
件,比1952年增长2.4倍。其中,淄博12065万件,占77.46%;烟台473万件,占3
.04%;济宁560万件,占3.6%;临沂2100万件,占13.48%。工业陶瓷年产26000
吨,增长215.64%。全省除生产一般日用陶瓷、低压电瓷和陶管外,已能生产各种
细瓷、高压电瓷、耐酸陶瓷、卫生陶瓷等250余种产品。产品远销江、浙、皖、豫、
晋、陕及东北三省和京、津地区,日用细瓷和美术陶瓷打入国际市场,出口欧洲、
亚洲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从1958年开始,山东陶瓷工业转入以技术改造为中心的陶瓷基地建设。是年,
国家投资兴建了一批专业厂和科研教育机构。到1960年,相继建立起淄博市硅酸盐
研究所、淄博电瓷厂、淄博卫生瓷厂、博山陶瓷厂细陶车间、淄博美术陶瓷厂和淄
博陶瓷工业学校。同时,加强原料矿的建设,掀起了大搞技术改造和产品质量赶超
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一批以木代铁、铁木结合的原料加工
设备和单刀、双刀成型机械及运输设备相继出现,博山陶瓷厂试制成功国内第一台
链式干燥机。这些设备有的尽管使用时间不长,但对当时的生产起了很大的作用,
为后来的工艺改革开了先河,奠定了基础。但1958年前后,由于“大跃进”“左”
的错误影响,尤其是全民大办钢铁,陶瓷生产被迫“停车让路”,部分企业改产耐
火材料,甚至直接用大窑炼铁,造成产量和经济效益严重下降。
  1961年,山东陶瓷工业转入调整时期。调整期间,压缩了部分企业基本建设规
模,停建一批在建项目,改变了部分企业的所有制性质。淄博市精减1149名“大跃
进”时期从农村招收的工人,撤并了部分企事业单位。其中淄博卫生瓷厂、博山陶
瓷厂细陶车间、淄博电瓷厂先后撤销,并入淄博瓷厂;停办陶瓷中专学校。枣庄市
撤销国营齐村陶瓷厂,分建为“三社一厂”(即制缸、制盆、制碗合作社和白瓷合
作工厂)。同时,全省开展了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
动,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自力更生的精神,重新开始进行企业技术改造,取得
丰硕成果。到1965年,国营陶瓷企业的原料处理工序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成型工
序试制成功双刀自动成型机;缸类产品生产实现了机械成型。淄川陶瓷厂研制成功
的大缸刀板成型机,荣获国家创造发明三等奖。博山陶瓷厂用三年多的时间,研究
成功国内第一条煤烧日用陶瓷隧道窑,实现了产品烧成连续化。这一技术成果得到
轻工部的肯定并在全国推广。淄博市硅酸盐研究所研制成功了高热稳定性匣钵和一
批日用陶瓷、工业陶瓷、陶瓷颜料新品种。此外,还新建陶瓷专用设备制造厂,加
强了山东陶瓷工业的机械设备配套生产能力。至此,山东陶瓷工业基本实现了机械
化、半机械化生产,初步建成基础工业配套、品种比较齐全、有自己特点的陶瓷生
产基地。1965年,全省日用陶瓷总产量达到17669万件,其中出口陶瓷1298万件,
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管理工作混乱,生产严重滑坡。至1969年,全省
陶瓷企业严重亏损,亏损面达64%。1970年,淄博市建立陶瓷工业公司,对全市陶
瓷工业实施统一领导;新建洪山陶瓷厂,发展了60多处乡镇陶瓷企业。枣庄市在
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间,由国家投资近400万元,新建市陶瓷一厂、陶瓷二厂、
陶瓷研究所,组建了市陶瓷四厂。临沂、烟台、潍坊、德州等地新建日用陶瓷、工
业陶瓷厂8家,新增日用陶瓷生产能力2100万件,新增电瓷生产能力1500吨。山东
陶瓷工业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究和推广应用,研制成功并推广滚压成
型、快速干燥、机械注浆、自动施釉、重油烧成及梭式窑、辊道烤花窑等热工设备,
部分工序实现了自动控制连续化生产;研制成功滑石瓷、色瓷、硬质陶、无光釉炻
器和各种技术陶瓷,如压电陶瓷、高频瓷、“九五”瓷、刚玉瓷等。此外,还研制
成功30余种颜色釉、窑变花釉及无苯金水,发展了调墨印刷颜料、耐酸丝网颜料、
刻瓷、彩陶绘画等新型装饰材料和装饰技法。山东陶瓷工业生产水平又有进一步提
高。到1976年,全省日用陶瓷总产量达到23076万件,其中出口瓷5234万件,工业
陶瓷83523吨,分别比1965年增长30.6%、298.2%、99.44%。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党中央又提出沿
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山东陶瓷工业抓住机遇大力改革经济体制,把企业广泛推向
市场,从而使全行业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生产方面,通过扩大基本建设,挖潜、革新、改造及引进外资,发展了一批新
企业,扩建了部分老企业,加强了科研工作和基础配套工业,提高了行业的整体实
力。从70年代后期开始,淄博、临沂、烟台、枣庄、惠民、泰安等市地,相继发展
起12个陶瓷厂,27个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建立了临沂地区陶瓷研究所、省日用陶
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和陶瓷工程设计研究院,从而推动陶瓷工业生产向新的深度
和广度迈进。1979年,轻工部提出《关于加强轻工业专业化协作的初步意见》,要
求各地“因行业制宜,因地制宜,建立各种不同类型的专业公司(总厂)或联合公司”
,“直接负责归口管理全行业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山东陶瓷工业经过几年的
实践和探索,相继成立山东陶瓷联合总公司、枣庄市陶瓷公司、文登陶瓷工业(集
团)公司等17个生产、经营、科研联合体,对陶瓷行业的专业化生产和协作配套、
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质量等,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博山陶瓷厂、淄博瓷厂、
张店陶瓷厂、临沂瓷厂、诸城陶瓷厂、文登陶瓷工业(集团)公司、淄博工业陶瓷厂、
鲁南瓷厂、烟台瓷厂、淄博福山陶瓷厂、淄博陶瓷机械厂等骨干企业,分别组织实
施了高档精炻器、强化瓷、象牙黄瓷、鲁玉瓷、高级装饰釉面砖、高级耐火材料及
新型窑具、陶瓷机械等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2.3亿元。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
将进一步提高山东陶瓷工业的生产能力、技术装备制造能力、内部配套能力。到
1993年,全省陶瓷工业有县及县以上企业40个,乡镇企业百余个,职工46000余人;
县属企业固定资产原值由1978年的12480万元增至57175万元,提高358.13%;日用
陶瓷总产量达到58950万件,比1978年提高128.3%,列全国第三位;出口陶瓷
22135万件,列全国第二位。
  在产品质量方面,坚持以质取胜的方针,创出一批优质名牌产品,在国内外赢
得了良好声誉。自1978年全国恢复优质产品评比至1993年,山东共有50种产品获63
项国优、部优、省优产品称号,其中获国家银质奖5项,省、部优奖60项。在国际
博览会和国际性产品评比中共获得26枚金牌、16枚银牌、17枚铜牌和8项大奖。
1982年在西德慕尼黑第34届手工艺品国际博览会上,山东刻瓷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后第一枚国际陶瓷金牌。
  山东陶瓷工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专业人才。他们活跃在
陶瓷工业的各个领域,为山东陶瓷工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1978年至1993年,
山东陶瓷工业共完成重大科研项目157项,其中6项获国家发明奖,4项获国家科技
进步奖,1项获全国科学大会奖,27项获省、部科技进步(成果)奖。高石英质瓷、
滑石瓷分别在1987年南斯拉夫萨格勒布第15届国际博览会、比利时第36届布鲁塞尔
尤里卡世界博览会上获发明金牌,标志着山东陶瓷工艺技术水平在国内外已居领先
地位。这一时期山东陶瓷工业研制成功一批新的技术装备,如盘类产品自动成型机、
节能球磨机、自动控制烧成隧道窑、自动介线机等,主要技术性能达到或接近国际
先进水平,可替代进口产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出一批新材质日用细瓷、建
筑陶瓷等产品,如高长石质瓷、高石英质瓷、钠长石质瓷、骨灰瓷、系列颜色釉精
炻器等,以材质新颖、装饰优美饮誉国内外,填补了省内、国内空白;研制成功一
批新材料,加强了基础配套工业。堇青石轻质骨料耐火材料、高抗蚀丝网颜料、高
温窑具材料、稀土元素金水等,对提高陶瓷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都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山东陶瓷工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80年代后期,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入,山东陶瓷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1985年全省出口交货量5360万件,交货值2788万元,创汇1060万美元,主要出口陶
瓷企业11家。至1993年,全省出口陶瓷11777万件(不含乡镇企业),出口交货值
15705万元,出口创汇3690万美元,分别比1985年增长119.72%、463.3%、248.11
%。出口企业发展到27家。在全国20多个生产出口陶瓷的省份中,出口交货值列全
国第三位,创汇居第五位。产品覆盖面扩展到美洲、大洋洲、欧洲70多个国家和地
区。出口产品不仅有高、中档日用陶瓷、美术陈设瓷,而且有釉面砖、陶管、耐火
材料等。山东陶瓷以其精湛的工艺、独特的风格跻身国际市场,声誉显著。
  山东陶瓷行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尤其是经过新中国成立后四十余年的发展,现
已拥有日用陶瓷、美术陶瓷、建筑陶瓷、化工陶瓷、电瓷、特种陶瓷及高级耐火材
料等综合生产能力,形成门类齐全、生产协调配套、技术比较先进的现代工业体系,
成为国内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
  从远古文明走来的山东陶瓷工业,既有辉煌的历史,又为当代谱写了光彩夺目
的新篇章。山东,作为中国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凭借其沿海的地理优势、富饶的
资源优势,依靠科技进步,通过不断的开拓创新,必将为久负盛名的世界“瓷器之
国”筑起新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