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起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7&rec=4&run=13

    〖烟草〗〖种植〗〖中国〗〖历史〗〖吸烟〗
  烟草原产于中南美洲。15世纪末,哥伦布探险队把种子带回西班牙、葡萄牙种
植。16世纪中叶,经欧洲大陆传入亚洲,16世纪末由菲律宾传入中国。途径有三条:
1、从菲律宾传到台湾与福建的漳州、泉州,再传到北方;2、由南洋传入广州;3、
从日本经朝鲜传入辽东。
  烟草传入中国的名称,按其译音为:“淡笆菰”、“淡巴姑”、“檐不归”、
“打姆巴古”等。源于哥伦布命名的多巴哥岛,西班牙人称烟草为“多巴哥”。此
后各国对烟草的称呼多用西班牙语译音,如:英文“TOBACCO”、葡文“TOBACO”,
法文“TABAT”,德文“TABAK”,日文“タバコ”,俄文“TAБAK”,汉语为菸、
烟、烟草。
  据明末名医张介宾著《景岳全书》记述:“烟草自古未有,近自我万历时,出
于闽广之间。……求其服食之始,由闻以征滇之役,师旅深入瘴地,不无染病,独
一营安然无恙,问其故,则众皆服烟,由是遍传,今则西南一带,无分老幼,朝夕
不能间矣”。当时视为药物,但不见于《本草纲目》记载。以后渐渐变为兴奋剂、
消遣品、嗜好品,吸烟人数大增。1638年(明崇祯十一年)朝廷诏谕禁烟。之后,清
朝也曾禁烟,但屡禁不止。淄川蒲家庄蒲松龄故居展品中有蒲松龄(1640~1715年)
用过的烟具。
  清康熙年间,海宁相国陈文简及溧阳相国史文靖,酷嗜吸烟,不能释手,“清
圣祖恶之,时南巡驻跸德州,特以水晶烟管赐之,二公甚喜,用以吸烟,火焰直冲
喉际,呛甚,惧而不敢再吸,康熙乃传禁天下吸烟。”以后逐步放松,种烟、吸烟
遍及各地。
  乾隆年间,郑板桥在潍县任知县时,刻有“潍县永禁烟行经纪碑文”,反映了
当时的山东潍县烟叶市场贸易已具相当规模。见图1-1。
  1819年(嘉庆二十四年),峄县城内拔贡陈本泉开设“全兴”烟丝店,其弟陈本
和开设“泉泰”烟丝店,烟丝制作技术是其高祖从福建龙岩来峄县定居时传来,每
店雇工十数名,每天生产烟丝200多斤(1945年停业)。1824年(道光四年),枣庄山
亭区城头镇张灿开办“和顺”烟店,生产水烟丝(牛毛丝)、旱烟丝、杂拌烟,年产
量8~10万斤,已初具水润、抽梗、加香等制丝技术(1946年停业)。1829年济宁生
产烟叶为大宗,业专者6家,每年买卖至白金200万两,其工人400余名。
  光绪年间修撰的《临朐县志》记载:“淡巴姑稍减于丝,岁进亦数十万,宜沃
土。以利厚故,农家多种之。远估麇集,常以冬月辘轳捆载。是名烟叶,其切如细
发者,直谓之烟,名色繁多,货贸运及寿光、利津诸县”。

  图1-1 潍县永禁烟行经纪碑(郑板桥书)
    〖潍县〗〖永禁烟行经纪碑〗〖郑板桥〗
  释文
  乾隆十四年三月,潍县城工修讫。谯楼、炮台、垛齿、睥睨,焕然新整。而土
城犹多缺坏,水眼犹多渗漏,未填塞者,五六月间,大雨时行,水眼涨溢,土必崩,
城必坏,非完策也。予方忧之。诸烟铺闻斯意,以义捐钱二百四十千,以筑土城。
城遂完善,无复遗憾。此其为功岂小小哉?查潍县烟叶行本无经纪,而本县莅任以
来,求充烟牙执称者不一而足,一概斥而挥之,以本微利薄之故。况今有功于一县,
为万民保障,为城阙收功,可不永革其弊,以报其功,彰其德哉!如有再敢妄充私
牙、与禀求作经纪者,执碑文鸣官重责重罚不贷。

  由于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烟民增多,吸烟已成为民俗习惯,走亲访友多有“敬
烟”之礼。烟具也在逐步改变。民国以前,农民多使用旱烟袋,用火镰火石取火,
尔后,地主、社会上层人士及达官显贵多使水烟袋,燃纸取火。
  1840年,西方研制出卷烟机,使烟草加工开始进入机器生产时代,烟叶用量增
加,烟叶干燥靠自然凉晒已不能满足生产,遂发展到用人工烘烤干燥,烟叶品味更
好。继而改良种子,提高栽培技术,逐步形成新品种。
  1890年(光绪十六年),美国“老晋隆”洋行将机制卷烟运进中国,以后又在上
海、香港等地开办卷烟厂,中国开始进入卷烟销售时代。人们习惯地称之为“洋烟”

  1913年,美英烟公司在山东潍县坊子种烟,使用美国种子,烟叶干燥用人工烘
烤。从此,人们称这种烟为烤烟,而把过去晒干的烟叶称作晒烟。多雨地区把烟叶
挂在室内或檐下晾干,则称为晾烟,把两种自然干燥的烟叶合称为晾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