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沿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6&rec=85&run=13

    〖蚕种场〗〖最早〗〖概述〗〖数量〗〖清朝〗〖民国〗
  山东省的蚕种场,最早兴于清末。1904年成立的青州中等蚕桑实验学堂和1907
年成立的山东高等农业学堂,都附设了蚕种场,生产桑蚕种。1918年成立的山东省
蚕丝劝业场(北伐战争后改称山东省蚕种制造所,1929年称山东省蚕业试验场,
1937年“七七事变”后停办)和1919年成立的临朐县蚕种制造所,专门从事繁育桑
蚕种。1922年,华洋丝业联合会开办的烟台蚕丝学校(1932年改为烟台蚕丝专科学
校)内设试验场,是省内第一家从事柞蚕种繁育的部门(也繁育桑蚕种)。学校下
设屯车夼(牟平)、广泉寺(牟平)、凤凰崖(牟平)、班山(栖霞)和口子后(
文登)5处蚕业传习所和分场。1936年,学校及下属传习所和分场全部停办。1937
年,在烟台蚕丝专科学校原址上由全国蚕丝改进委员会、山东省建设厅、烟台海关
监督公署三方改办山东省蚕丝改良总场,下设上述5个分场。1938年日军侵占烟台
后,进占蚕丝改良总场,房屋、桑园、机械设备均遭破坏,其中口子后分场被破坏
殆尽。1939年经烟台丝业公会孙厚甫等人多次交涉,日军始交出。同年,烟台丝业
公会的孙厚甫和绸业公会的孙直芳等人,以丝业公会的名义恢复了蚕丝改良场,下
设屯车夼、广泉寺、凤凰崖、班山4个分场。1942年后,烟台市伪公署在改良场址
办起了师范学校。

    〖建国前〗〖解放区〗〖蚕种场〗〖数量〗
  1941年,胶东地区大部分解放,胶东行政公署在昆嵛山无染寺成立了胶东蚕丝
改良总场,统管胶东地区的蚕丝业务。总场下设屯车夼、广泉寺、班山、凤凰崖、
黄山寺(乳山)5家分场。1942年又设丛麻院(海阳)、执护寺(乳山)2家分场。
1944年夏,胶东蚕丝改良总场撤销,其所在地改为东海蚕种场,归属东海专署;各
分场划归各所在县管理。同年秋在栖霞南院成立胶东蚕业研究场,指导各县蚕种场
的业务。1945年烟台第一次解放,人民政府迁走了师范学校,恢复了蚕场,又相继
建立黄窝寺(威海,1954年划归荣成县)、太平庵(威海)蚕种场。1946年,胶东
蚕业研究场改称胶东蚕业改良总场,恢复了1944年前胶东蚕丝改良总场的管理体制,
下辖屯车夼、广泉寺、班山、丛麻院、黄山寺、无染寺、烟台、太平庵、黄窝寺等
蚕种场。1947年,国民党重点进攻胶东时,烟台蚕种场迁至黄山寺。1948年,烟台
第二次解放,胶东蚕业改良总场恢复了烟台蚕场。1947年后,解放区政府在鲁中南
一带相继建立了日照(1947)、五莲(1948)、临朐(1949)、沂水(1949)蚕种
场。

    〖建国后〗〖蚕种场〗〖数量〗〖管理〗〖1950-1985〗
  1948年,山东省实业厅在原山东蚕丝劝业场旧址重建青州蚕丝改良场。1950年
改称山东省蚕业改进所,归属省农林厅,下设胶东分所(原胶东蚕业改良总场)和
胶州、临沂两家蚕业指导所,省内各蚕种场也归属蚕业改进所。1952年,撤销胶东
分所,在原址成立南院蚕种场(1964年划归省蚕业研究所,1984年停办),班山蚕
种场为其下属分场,撤销无染寺蚕种场,屯车夼与广泉寺两场合并为牟平县蚕种场。
1953年,省蚕业改进所迁至山东省农林厅办公,原址于1955年改为益都桑蚕育种场。
益都桑蚕育种场和南院蚕种场为省直属场,省内其余各蚕种场归属地方领导。蚕种
场的财务、基建投资归省农林厅统一管理,物资供应由省农林厅统一安排。蚕种场
定为事业单位,采取省财政差额(经费亏损)补助,一直实行到70年代后期。
  50年代到60年代,省内相继建立了14家蚕种场。1951年建泰安县蚕种场(1953
年撤销归林场),1953年在栖霞县建方山蚕种场(原为林场兼蚕种场,1953年改为
蚕种场),1956年建胶南县铁山蚕种场和莱芜县蚕种场,1958年建郯城县(1979年
撤销归县林业局)、新泰县、曹县、临朐县盘阳蚕种场,1959年建菏泽、聊城蚕种
场(1984年撤销),1960年建邹县蚕种场,1963年建温泉蚕种场(威海市),1971
年建平度县蚕种场,1976年建苍山县蚕种场。
  到1985年,全省共有蚕种场22处,其中桑蚕种场12处,柞蚕种场5处,桑柞蚕
种兼营场4处,蓖麻蚕种场1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