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丝织生产设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6&rec=201&run=13

    〖丝织〗〖生产〗〖设备〗〖丝绸〗〖建国前〗〖演变〗〖丝织机〗
  山东省丝织业主机设备──织机,大体可分成三个演变阶段: 1956 年前多为
人力织机,1956~1966年土法改造人力织机, 1967 年后逐渐换为国产定型机种。
1920年前,周村一带的丝织机系用丝线或棉线做机心和曲线(现指综),下用竹签
做坠条拴于机上,前有两综、六综或八综不等,用来开绞或提花。全机长约3.5米,
宽约1.5米,上设一个四柱六撑宽约1.5米、3米见高的机楼(供一人在上面拉花)
。机的前后各安一轴,以作缠经线和缠绸之用,两边各有一晃杆,前有一框镶竹筘
(现用钢筘)。安装时需在平地上挖一个一立方米的深坑,以备坠条下落于此坑内,
坑前再挖一个半米深的小坑,这小坑就是机工的操作场地。1908年,周村地区有这
种老式的人力木织机300余台。
  1920年,省内始有铁木提花机。该机安装简单,仅在地上挖一条踏板小沟即可,
平地安机,一人操作,比木织机(两人操作)节省一半劳力,工效则提高35%。当
时国内尚无生产铁木织机机件的厂家,机件多由日商供应。1926年后,上海、天津
等大城市已能生产铁木机机件,周村的铁木机从此剧增。1928~1936年间,周村及
附近村庄有铁木织机8000余台。
  烟台一带加工柞丝绸使用手扔梭木织机,1936年,铁木织机渐兴,次年又从天
津引进铁木电力织机,1940年前后出现了铁木提花织机。1941年统计,烟台芝罘区
的阜丰、汇昌泰、长盛和同利4厂有铁木平素机120台,烟台蚕丝学校实习工厂有30
台;阜丰厂有电力提花机20台,协昌厂有人力提花机20台。
  1946年青岛第三实验绸厂(青岛丝织厂前身)被国民党政府接收时,有铁木织
机196台,丰田式全铁机2台,另有上百台准备工序设备。1949年6 月国民党军队从
青岛撤退前夕,工厂设备遭到严重破坏,大部分织机已不能使用。
    〖建国后〗〖丝织机〗〖丝织〗〖生产〗〖设备〗〖演变〗〖丝绸〗
    〖1950-1985〗〖数量〗〖类型〗
  1950年少部分设备开始运转。后来陆续安装修复。至1958年,原有196 台铁木
织机全部恢复生产,新增60台国家定型设备K251 (全铁丝织机,自动换梭)也投
入生产。
  1956年以后,许多丝织厂开始土法改造人力织机。淄博丝织一厂1959年改机42
台,每台织机日产量比过去提高80%,1962年又全部改为电力织机。1963~1964年,
该厂又将24台土改电力织机改装为丰田式全铁织机,1965年又在24台丰田机上改造
安装了自动换梭和自动送经装置。同年,淄博丝织二厂和三厂也将人力织机全部改
装为铁木电力织机。
  昌邑柳疃的脚踏板手扔梭小木机一直沿用了数百年,1957年手扔梭改为手拉梭。
同年,昌邑丝织一厂开始用脚踏大机织棉布。1961年,该厂将脚踏大机改装为铁木
电力织机,1965年购进12台64型全铁机,1966年试制成功自动换梭、自动纬停和经
停等装置,1968年购进20台坂本全铁丝织机。
  1956年统计,烟台市区有手扔梭木织机464台, 栖霞桃村丝绸厂改手扔梭为手
拉梭,提高工效50%。1964年,烟台丝织厂改手拉梭织机为电力织机,工效提高十
几倍。1967年底,全市有电力铁木机250台。1968年,木织机被淘汰。
  1967年后,山东省丝织机开始逐渐更新,国产定型丝织机开始取代杂乱的自制
机种。
  淄博丝织一厂1967年淘汰了60台陈旧的铁木织机,改换新型K251织机。同年,
该厂在110台机上推广安置自动换梭,基本实现了换梭自动化, 减轻了工人的劳动
强度,扩大了看台,由过去每人挡2~3台扩大到4-6台,效率提高30%。1970年6月,
淄博丝织三厂10台无梭喷气织机投入生产。1972年9月试制成功提花龙头,1974 年
试制成功光电探纬自动换梭装置,1985年推广该装置100台。1977年, 淄博丝织一
厂试制成功800针复动式光电提花丝织机,但因造价过高,没有应用推广。
  70年代初,昌邑丝织一、二厂全部淘汰木织机,改用铁木机。1973-1974 年,
昌邑丝织一厂购进28台TK212型提花装置,28台丝织机始织造提花织物。1978 年后
购进了K251、K76、ZK272、K251A等新型丝织机。
  1970年,烟台丝织厂更新56台K251自动丝织机。1971年,乳山经纶丝绸厂安装
了4台电力提花机。1978年后,烟台地区各丝织厂相继淘汰了自制铁木织机,更新
津田、K76等型号丝织机。
  1985年,山东省丝织业丝织机主要有K251、K252型,以及仿津田、伊滕、F01、
F65型等铁木织机。 乡镇企业仍有使用手扔梭或手拉梭木机加工传统丝绸产品以供
出口的。
  丝织准备工序主要设备也由过去的纺车、丝篮子、拧穗车子、顿丝把棍子、浆
丝杆子、浆丝盆、缯机、牵床、机叉子、拖爬子、杼等变为络丝机(分筒子和 子
两种)、K071并丝机、GD和K091捻丝机、整经机(分筒子和 子两种)、 浆丝机(
有烘筒区、烘仓区、 烘筒烘仓联合式、 整浆联合机等)、 卷纬机(B101 和自动
K2192)等新型设备。
  1981年后,山东省丝绸公司开始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无梭喷水织机和剑杆织机。
1985年,济南丝绸厂从日本引进96台喷水织机,烟台丝织厂从意大利、瑞士引进了
C-401剑杆织机和真丝络筒机/分条整经机。
  1985年,山东省丝织业有各种型号丝织机4319台(不含乡镇企业织机台数),其中
和自动丝织机1453台,提花丝织机1052台,每台丝织机时产量2.09米,看台能力为2-4
台/人。

    〖丝织〗〖设备〗〖维修〗〖管理〗〖建国后〗〖生产〗
  随着丝织设备的更新,设备的维修管理日趋重要。60至70年代各企业实行“计
划预修制”,对设备进行周期修理。但是多数企业存在重生产轻维修现象,致使设
备完好率和一等一级车率较低。据1982年设备检查情况统计,全省丝织企业一等一
级车率仅为26. 38%,设备完好率为62%。
  1983年5月省丝绸公司制定了《山东丝绸设备管理条例》,多数企业建立了厂、
车间、班组三级设备管理网。淄博、烟台、青岛、昌邑等地丝织厂逐步采用新的设
备管理手段“生产维修制”,对设备从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购置到使用、维修、
改进、更新、报废进行全过程的综合管理。从1985年设备检查情况看,一等一级车
率已上升到51.2%,设备完好率达81.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