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生产发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5&rec=4&run=13

  山东棉纺织业始于元末明初,约有700年的历史,它是古代丝、麻纺织业的延
伸。
  山东棉纺织业的发展,大体经过了民间手工纺织、半机械化生产作坊、机械化
大生产三个阶段。其中,民间手工纺织历史最长。山东自明初手工棉纺织业兴起之
后,人们的衣被主要由土棉布制作,在机器纺织业兴起以前,山东手工纺织业遍及
广大农村,每到农闲季节,几乎是“家家纺车转,户户机杼声”。
  随着家庭手工棉纺织业的发展,至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临清出现了土
布作坊,之后织布作坊在城乡陆续增多。
  1913年,北京政府财政总长周学熙去职后,筹资120万银元在青岛筹建华新纱
厂。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签订《关于山东之条约》,将德国侵占山东的特权转让给
日本。自1916年至1935年间,日本商人凭借各种特权,先后在青岛创建了内外棉(
又称银月,1916年7月)、大康(又称大日本,1919年11月)、宝来(又称国光,1920
年3月)、富士(又称青岛,1921年6月)、钟渊(又称公大,1922年4月)、隆兴(又称
日清,1922年4月)、上海(1934年2月)、丰田(1934年5月)、同兴(1935年7月)等9个
机械化棉纺织厂。其间国内一些官僚及实业界人士,标榜“自强求富”,相继开办
纱厂。1915年山东实业司司长潘复倡议,由山东巡按使蔡儒楷、军阀靳云鹏等筹资
120万元,在济南创建鲁丰纱厂;1932年6月由苗杏村、苗星垣合作招股150万元,
在济南筹建成通纱厂;同年12月,穆伯云、马伯声等集资250万元,在济南筹建仁
丰纱厂。
  机器棉纺织业的兴起,使山东的手工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逐步解体。“洋纱
洋布”的倾销,冲破了山东手工纺织业的自然经济基础,由自纺自织向着购纱织布
专业化生产过渡,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山东手工棉纺织业
向半机械化生产转化。山东的棉纺织业生产形态,逐步形成了三个层次并存的局面:
一是分散在广大农村中的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土纺土织;二是以城镇为依托的私
营生产作坊;三是外商和民族资本家创办的纺织工厂。后者虽然数量不多,但它拥
有较大的制造工场,生产工具较先进,产品档次也高,代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方向。
  1937年8月12日济南玉符河与黄河合流泛滥,使刚刚建起的鲁丰、成通、仁丰
三个纱厂损失惨重。同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南京政府海军第三舰队司令
兼青岛市长沈鸿烈在12月18日撤退前下令,将日商在青岛开设的棉纺织厂全部炸毁。
同年12月27日日本侵略军攻入济南,处于半停产状态的纺织厂完全停产。由于战乱
造成交通中断,也使一些以城镇为依托的纺织作坊生产停滞。
  抗日战争期间,为了粉碎日本侵略者在经济上的封锁,解决军需民用,抗日根
据地民主政府积极扶持手工和半机械化的棉纺织业,使山东的土纺土织业蓬勃发展。
据山东解放区鲁中、鲁南、渤海、胶东、滨海五个行政区于1945年末的统计,共有
纺车1062517辆,布机201413架,年产布2077147匹。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于1945年10月4日,委派马伯声为济南仁
丰纱厂监理人,同年11月20日派周同、李路奎、苗海南为成通纱厂的监理人,派李
子厚、于槔民接收了成大纱厂。1946年1月25日,南京国民政府中国纺织建设公司
青岛分公司,先后接收了日本在青岛的大康、内外棉、隆兴、丰田、上海、公大、
富士、同兴、宝来等9个纱厂,并筹备开工生产。
  1946年至1948年,山东解放区各级人民政府积极发展纺织工业,大力扶持纺织
业的生产。1946年11月,胶东人民政府从辽宁东北民主联军输入了7140枚纱锭的纺
纱设备,在今栖霞县桃村一带营建“华丰纱厂”。1948年8月,华东局后勤部决定
将该厂迁至淄川城,更名为“鲁新纱厂”。当时有纱锭5040枚,织布机20台。这是
在共产党领导下,山东解放区办起的第一家机械化纺织工厂。
  1948年9月24日济南解放后,华东财贸办公室生产部委派吾纪元、杨琳等人接
管了济南仁丰纱厂。同年11月又接管了济南成大纱厂。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人
民政府接管了中国纺织建设公司青岛分公司及所属各厂。
  山东的机械化棉纺织业,自1913年兴办,经过近40年的曲折发展,到1949年末,
已拥有纱绽454000枚,占全国纱锭数的9.1%。当年生产棉纱158300件,占全国棉
纱总量的7.5%;有布机23239台,年产棉布23108万米,占全国棉布产量的12.23%。
产值4.199亿元,占山东省工业总产值的44.34%。
  新中国成立后,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及“一五”期间,山东棉纺织业主要是恢
复生产,进行民主改革和建立健全生产管理制度,总结推广了“郝建秀工作法”、
“一九五一织布工作法”、“一九五三纺织机器保全工作法”等,为加强企业管理
打下了基础。
  进入“二五”期间,山东的机械化纺织生产,首次跨出青岛、济南两城市布点
建设新厂。1958、1959年的两年间,省及地方筹划新建7个棉纺织厂。总体设计规
模30.72万枚纱锭、布机6347台。但因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棉花减产,在贯彻调整、
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中,新筹建的棉纺织企业多数停建或缓建,仅有
潍坊、德州纺织厂建成了一定规模。
  1961年、1962年,山东棉花产量锐减,全省原有机械化棉纺织企业中只有3个
厂勉强维持生产。1963年开始,因缺乏原料停产、半停产的企业相继恢复了生产,
停、缓建的德州、潍坊棉纺织厂和济南第二棉纺织厂,于1964年8月分别恢复了建
设。经过3年调整,山东棉纺织业不仅在生产规模上得到了扩大,而且在产品结构
上也起了新的变化。1965年生产的混纺及纯化纤织物比1962年增长2.05倍,棉纺织
出口产品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全年纱、布出口量,分别为1962年的27.66倍与2.36
倍。
  1966年3月开始,贯彻“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青岛市、济南市
的一些棉纺织企业,用“老厂办分厂”的形式,采取“包投资、包基建、包设备、
包安装、包试车生产”的办法,先后在济宁、枣庄、惠民、临沂、菏泽等市、专区
驻地和临清、惠民、高唐、梁山、诸城、平阴、蒙阴等县(市),陆续布点新建了12
个棉纺织厂;烟台市通过技术改造,在合线厂的基础上改建成烟台棉纺厂;淄博市
在周村染织厂基础上,挖潜改造为淄博第一棉纺织厂。从此,山东省的13个市、地
行政区内,都有了机械化生产的新型棉纺织企业。山东的棉纺织行业布局发生了重
大变化。5年间,山东棉纺织业通过“老厂办分厂”和技术改造等措施,新增加棉
纺锭303419枚,自动布机9778台。棉纺、棉织主要生产能力分别比1965年增加了50.
2%和58.26%。
  1966-1976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干扰,管理制度遭到破坏,劳动纪
律涣散,生产一度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其中1974年棉纺织主要设备虽然比1970年
增加了纱锭5.47万枚、布机3078台,棉纱、棉布产量却均比1970年降低51.2%,生
产陷入低谷。
  为了整顿“文化大革命”期间对基础性管理制度的破坏,1975年10月起,省纺
织局分三批先后组织了15个重点棉纺织企业近200人,在临清棉纺织厂举办了“高、
严、精、细、好”的“安陆经验”学习班。并以此为起点,在全行业开展工艺上机、
操作练兵和专用设备整顿三大基础性管理,使企业技术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山东的棉纺织业得到迅猛发展。1976年,山东省革命
委员会为了帮助惠民、德州、聊城、菏泽4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决定新建禹城、莘
县、单县和邹平4个能力各为3万枚纱锭、800台织布机的棉纺织厂。同时,烟台、
聊城等市地也多方筹集资金新建了栖霞棉纺织厂、烟台第二棉纺织厂及商河、阳谷、
冠县、聊城、曹县等棉纺织厂。这11个新建棉纺织企业,设计规模共计纱锭220816
枚,布机3022台。1971-1978年间,山东的棉纺织业,通过国家、地方和企业投资
扩大了生产能力,全省纱锭增加了28.39万枚,线锭增加了14.37万枚,精梳机增加
了84套,织布机增加了8745台。其中阔幅布机增加了787台。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山东的棉纺织业,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加快
了发展的步伐。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山东的棉纺织企业打破了企业、区域界
限,积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横向联合。先是在省内开展了“东西对话”,即纺织工
业集中的城市与内地新兴地区开展经济技术协作、咨询活动。从1986年开始,又向
着行业集团化、群体化发展,截止1988年底,已有200多个企业组建各种类型的企
业群体(集团)。同时,逐步开展与其他省市的经济联合,吸引外省市资金、技术到
山东联合办厂,主要有棉纺锭22万枚、气流纺4000头、织布栅2392台。
  10年的发展,使山东的棉纺织行业的布局和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青岛、济南、
烟台、潍坊、淄博等市的棉纺织业,逐步向深加工、外向型转化;盛产棉花的惠民、
德州、聊城等地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利用纯棉中档产品畅销的有利时机加快了发
展。1988年底,惠民、德州、聊城三地区棉纺锭、布机分别占全省的28.44%与24
.87%;纱、布产量分别占全省的23.67%与21.54%;棉纱出口量占全省的26.23%。
原来机械化棉纺织业基础较薄弱的枣庄、临沂、济宁、菏泽、泰安等市地,经引进
技术,迅速崛起。1988年,这5个市地纱锭占全省的21.42%,布机占全省的21.37
%;纱、布产量分别占全省纱、布产量的21.13%和19.85%。
  随着棉纺生产能力的迅速发展,棉纺织产品产销的矛盾逐步从数量转向质量、
品种。为提高产品的应变能力,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从1978年起,山东的棉纺
织业加快了技术改造步伐。据53个重点企业统计,10年来投资91177万元,对136万
枚纱锭、20186台布机进行了更新改造。设备上的更新,技术上的进步,产品的更
新换代,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这53个棉纺织企业年增加棉纱产量310141吨、布
70717万米,增加利税34880万元。
  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山东的棉纺织行业外向型经济实力逐步增大,增强
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1979年至1988年10年间,出口棉纱92.94万件,
为1959年山东首次出口棉纱至1978年20年合计数量的2.52倍;出口棉布30.13亿米,
为1958以来山东出口棉布至1978年21年总数量的14.9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