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生产发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5&rec=34&run=13

  20世纪初,济南和省内各地官办的工艺局、劝工所、传习所(习艺所)等共有
114处。其中有78处生产单织产品,占68%。
  1909年(清宣统元年),山东抚部院批准在济南建立山东工业高等学堂,内设机
织、色织两科,为发展织布业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材。
  30年代前后,山东机器棉纱厂日益增多,织布用纱资源丰盛,进一步促进了棉
织业的发展。1929年,山东省各地普遍设立平民工厂(后改为民生工厂),全省共有
107处,其中98%的工厂织布。
  在官办织布业兴办的同时,民间织布业也日益兴隆。据宋润章《济南织布业发
展概略》记载,1932年济南单织工厂约50户,其中多为色织厂,白织厂很少。1934
年,全省共有棉织厂257家,从业人员5485人。尤其是潍县一带(包括安丘、昌邑、
昌乐、寿光、高密、平度等部分县区在内)发展迅速,到1935年已形成为号称“十
万大机”的鼎盛地带。据南京国民政府棉业统制委员会1935年(民国24年)调查,山
东67个县的棉布产量为1736万匹,其中年产10万匹以上的计有长清、乐陵、邹县、
菏泽、定陶、鄄城、堂邑、高唐、临清、武城、德平、临邑、平阴、即墨、潍县、
益都、广饶、寿光、昌邑等19个县。
  1936年,时局动荡,棉织业处于停滞状态。到1937年末日军大举侵略山东时,
敌占区的织布业户相继停业。
  抗日战争胜利后,棉织业一度出现复苏现象。1947年底,济南织布业达297家,
开工155家,工厂规模一般为织机10台左右。1948年9月济南解放前夕,中小织布厂
共有220户,其中白织厂占78%,色织厂占22%。此时,青岛电力单织工厂有106家,
拥有织机2413台,最大的大福染织厂有织机120台。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将许多分散经营的织布厂家和业户按行业、
产品合并,以便统筹规划,集中管理,提高工效。1955年底,全省单织行业共有单
织、染织工厂900余家,拥有织机19040台,主要分布在青岛(占46.5%)、昌潍(占
23.4%)、济南(占13.4%)等市地。规模最大的厂家有织机519台。
  1956年单织企业实现公私合营后,通过调整、组合,到1958年末,山东省单织
企业共有54家,其中济南15家,青岛16家,其余分布在昌潍、烟台、淄博、聊城、
济宁等地。
  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原料锐减,全省系统内单织企业仅剩下17个。后经调整,
1965年底单织厂有12个。“四五”期间,又有所发展,到1975年底,单织厂增至48
个。1980年增加到83个,总产值47524万元。比1975年增长86.4%。
  山东单织业通过40年的建设发展,到1988年底,有企业105个,拥有固定资产(
原值)48448万元;拥有棉织机17571台,占纺织系统内棉织机总数的1/3。单织企业
主要分布在潍坊(3141台)、青岛(2799台)、临沂(1820台)、烟台(1693台)、济宁(
1495台)等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