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设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5&rec=13&run=13

  山东机械化棉纺织厂的原有机器设备,在新中国成立前大都为1937年前后日本
纺机厂家制造。
  抗日战争胜利后,各纺织企业在纺织专业设备方面,主要围绕清花机棉卷自动
补给装置、梳棉机棉条换筒信号装置、并条机管形齿轮自停装置、精纺机后罗拉逆
转防止装置、J-2式大牵伸、机械着水、石井式摇纱机、皮辊心清扫及加油机、皮
圈弹力长度厚度测验器、浆纱机浆箱温度自动调节器等10个方面进行技术改造。
  在工场设施方面逐步增设了:
  (一)防火防盗设备:除工场仓库均装有自动撒水装置(仓库所装为空气式以防
冻结)、灭火龙头外,原棉仓库内还装有自动报警器,如管生火灾,温度上升,报
警电铃自动振动。为了防盗,仓库门楣装有防盗警铃,当门启动时,即自动报警。
  (二)温湿度调节装置:工场各部均有喷雾装置,可调节工场内的温湿度。精纺
车间装有冷气设备,用以夏季降温。
  (三)专用运输工具:工场、仓库内原料、半成品等的搬运,均有特制的专用运
输工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旧中国留给山东棉纺织业的主要生产设备,除日本阪
本、丰田等厂制造的30年代产品外,还有英国蒲拉特、萨克拉尔等厂制造的20年代、
30年代产品。这些设备,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流程长,单机产量低,劳动强度大。
  新中国成立后,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一五”时期,加强了安全措施,改进
了通风降温设备,改善了车间劳动条件,通过企业内部挖潜、革新、改造和填平补
齐,平衡工序之间的生产能力。在“二五”和3年调整时期,技术改造主要围绕着
混棉的自动化;梳棉、并条、粗纱流程中的大卷装,提高牵伸倍数;缩短工艺流程;
细纱锭子采用滚珠轴承,以提高锭速和单产;织布机改半自动为自动化等方面进行。
  随着纺织产品逐步打入国际市场,除对原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选用先进机型,
采用高速高效新技术、新工艺外,从1957年起,开始增加生产高档织物所需要的捻
线机、棉精梳机和阔幅布机。1965年末,山东棉纺织业的捻线锭发展到16.29万枚,
棉精梳机61台,阔幅织机2168台。
  “三五”、“四五”时期,随着化纤工业的逐步发展,纺纱主机更多地发展了
适应化纤加工的设备。1975年,新增加了适应纺棉与纺化纤产品两用的A272C型并
条机680台,A153W型细纱机85万枚。
  “五五”计划开始以后,特别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山东棉纺织
业开始引进、吸收、消化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自1980年开始,先后引进气流纺纱
机41608头,新型织机1056台(其中箭杆织机570台、喷气织机394台、喷水织机40台、
片梭织机52台),并对136万枚纱锭、20816台布机进行了更新改造。
  新中国成立40年来山东棉纺织主要设备演变情况见表1-2。